中国出手!锂提取成关键战场!看懂中国“锂盾”背后产业链大变局

憨憨的禅兄商业 2025-02-21 04:54:40

路透社周三报道,中国公司已停止出口用于处理电动汽车电池金属锂的设备,这表明制造商已经开始实施北京的出口管制提议。据知情人士和路透社看到的文件显示,久吾高科上月通知客户,从2月1日起停止出口锂吸附剂。 另一家锂提取技术公司的高管表示,江苏久吾和另一家主要吸附剂生产商蓝晓科技新材料公司正在与政府就提议进行谈判。为什么是这两家公司?简单看一下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情况即可知晓。

全球吸附法提锂设备市场:中国供应超80%的吸附剂材料及设备(2023年),久吾高科与蓝晓科技合计占其中约70%-75%份额。

蓝晓科技:占据吸附法技术市场约50%份额,主导大型工业化项目(如藏格、锦泰锂业万吨级项目)。

久吾高科:占约20%-25%份额,侧重耦合工艺(吸附+膜)及海外高难度盐湖开发(如阿根廷)。

本次出口管制的实施,对行业与上市公司会有哪些影响?简单分析一下

事件背景与核心内容梳理: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电动车产业链高速发展,锂电池核心原料锂的战略价值凸显。以江苏久吾高科、蓝晓科技为代表的中国锂吸附剂技术企业向海外客户输出用于盐湖提锂的关键装备——吸附分离材料及成套设备。这一行动被认为是对中国商务部《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中可能将盐湖提锂技术纳入出口限制的先行响应。

事件深度扩展与影响逻辑拆解:

一、技术制裁动因及政策动向

技术卡位博弈:以吸附法为核心的盐湖提锂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高镁锂比盐湖开发成本(如南美盐湖),中国企业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限制出口旨在防止技术外溢,强化本土锂资源控制权。这与美国《芯片法案》、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形成产业链对标。

合规化进程:久吾高科与蓝晓科技主动配合政策谈判,可能争取"技术特征差异化"豁免,或需调整工艺参数以满足最终限制条款。(吸附法领域:两家公司合计全球市占率约70%-75%,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全球锂吸附剂技术竞争力对比

中国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1、工业化成熟度

全球唯一实现 万吨级吸附法产线连续运行 的企业(蓝晓科技藏格项目),故障率<2%,远低于海外竞品(5-8%)。

久吾高科在西藏扎布耶盐湖实现 海拔4500米极寒环境稳定运行 ,技术可靠性得到验证。

2.专利布局

蓝晓科技 拥有 87项吸附法相关专利 ,覆盖树脂合成、模块化装置设计,构筑技术壁垒。

久吾高科 在国际盐湖提锂领域申请 12项PCT专利 ,突破南美盐湖知识产权封锁。

3.客户粘性

绑定头部锂盐厂 :蓝晓与赣锋锂业签订10年战略协议;久吾高科配套宁德时代宜春锂云母项目。

海外客户复购率 :阿根廷C-O盐湖二期继续采用久吾技术,复购率达100%。

二、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具体冲击

1. 直接受限企业

久吾高科(300631.SZ):

主要客户集中在阿根廷、玻利维亚盐湖项目。仅南美某头部矿商5万吨级项目即涉及价值2.3亿元的吸附模块订单延期交付风险。

股价影响:消息流出后三日累计跌幅达12%,动态PE回落至行业均值以下,反映市场对技术壁垒变现能力预期恶化。

蓝晓科技(300487.SZ):

吸附材料出口占总营收约27%(截至2024年6月30日),重点布局西藏扎布耶盐湖提锂示范项目后,原计划向非洲刚果(金)Manono项目输出定制化树脂。若技术断供将触发违约金条款(按行业惯例约占合同总额的15-20%)。

应对策略:紧急召开投资者沟通会,宣布加速有机-无机复合吸附剂研发,通过材料迭代规避现行目录限制。

2. 国内锂资源企业——隐形受益者

盐湖股份(000792.SZ)/藏格矿业(000408.SZ):

国内盐湖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工艺适配性提升需求迫切。吸附法技术受限将推高本土技术需求,两公司或受益于长期技术服务协议及提锂效率升级。

市场反应:盐湖股份公告"吸附+膜法"耦合技术中试成功,股价单周逆势上涨7%。

3. 中下游电池巨头——供应链变局

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

正极材料成本中锂原料占比超40%。技术封锁可能导致海外锂资源开发放缓,倒逼宁德加快宜春锂云母、刚果锂矿布局;比亚迪则可能加大与西藏城投的结则茶卡盐湖开发合作。

潜在风险:国际客户(如特斯拉、宝马)担忧原料供应稳定性,或要求电池厂商签订锂供应对冲条款。

三、海外产业链连锁反应

Albemarle(美国雅宝)/SQM(智利矿业化工):

现有提锂装置依赖中国吸附剂定期更换(3-5年周期)。若技术脱钩将导致设备维修成本增加30%以上,需自建产线或寻找土耳其、韩国替代供应商。

欧洲车企(大众/Stellantis):

动力电池本土化生产计划受挫,或被迫与中国企业合资建厂(如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模式),以获取前端锂产能配套。

四、蓝晓科技与九五高科的财务情况(简要分析)

1、毛利率

最近10年蓝晓科技的毛利率相对稳定,而久高的产品毛利不稳定且处于下降趋势,也说明公司的技术实力有待完善。

2、扣非后销售净利率

蓝晓科技:先从 2016 年的约 15% 左右逐步上升,到 2018 年时达到高点(约 25%),随后在 2019~2020 年间出现一定回落(最低时大约在 16%),但从 2021 年开始重新上扬,到 2023 年时已超过 28%,创出新高。

久吾高科:2016 年大约在 16% 左右,此后总体呈下行态势,2019 年曾短暂回升到约 14%,但从 2020 年起再度下滑,到 2023 年已降至约 4%。

从 2016 年开始,这两家公司的销售净利率还相对接近,但随后蓝晓科技的净利率逐步走高、波动相对可控,而久高则呈显著下滑。到 2023 年时,蓝晓的销售净利率远高于公司 久高,说明公司 A蓝晓在盈利能力上相对更强,或者说在经营策略和成本管控等方面更为成功。

3、净资产收益率

蓝晓科技:ROE 最终在 2023 年攀升至约 24%,表现非常亮眼,说明公司在利用股东权益创造利润方面较为有效。

久吾高科:从 2015 年的 8% 附近一路下滑至 3% 左右,反映盈利能力或资本运用效率持续走弱。

这次中国限制锂提取技术出口,影响相当大。简单来说,就是咱们手里握着全球最牛的锂提取“独门秘方”,欧美一直想学,但咱们一看这玩意太重要,不能随便送人,就先掐住了出口。

全球锂电市场就像一场火锅局,大家都想大口吃肉(新能源车发展),但锅里最关键的底料(高效提锂技术)主要是中国在供,现在咱们把底料管住了,别人就只能喝清汤寡水,甚至饿着。

短期内,国外锂矿商慌了,想找别的供应商,但现实是,这门手艺不是谁都能学会的。国内的锂资源企业倒是偷着乐,毕竟技术受限后,国内市场的需求只会更旺。对咱们国家来说,这也是战略资源保护的一部分,让锂资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外国“白嫖”了技术,回头再高价卖给我们。

0 阅读:3
憨憨的禅兄商业

憨憨的禅兄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