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朝贵妻兄罗际隆:被妻子劝入太平军,与湘军硬刚一夜而阵亡

网娱一纱网 2025-04-21 17:48:15

说起太平天国那会儿,太平军里头有几对夫妻档名将,那可是真刀真枪一起上战场的。要说其中最出名的夫妻,那就是罗大纲和苏三娘两口子。至于萧朝贵和洪宣娇嘛,现在的人们查了查,发现这俩人的事儿啊,其实是有人编出来的,根本不是一对真夫妻。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太平军里的一位猛将,罗际隆。这家伙原本是个书生气十足的人,满腹经纶,对历史上的事儿了如指掌。可赶上了乱世,他不仅读书,还练了一身好武艺。起初啊,他对那个拜上帝教的人是挺看不上的。但你猜怎么着?最后他被自己的老婆廖氏给说服了,竟然也加入了拜上帝教的行列。

罗际隆这人挺有远见,当时杨秀清眼睛不舒服,而萧朝贵能代替天兄传达旨意,地位特殊。说来也巧,罗际隆有个妹妹,不仅长得漂亮,还特别有才华。他就想着牵个线,没想到一撮合,他妹妹就成了萧朝贵的妻子之一。

罗际隆,老家在广西象州的妙皇乡,他和太平天国后期挺有名的将领谭绍光、谭体元都是老乡。只不过呢,罗际隆在太平军打进南京那会儿,就跟着杨秀清和湘军干仗,结果牺牲得早,所以他的名声没那几位响亮。你看,谭绍光、谭体元这些人在历史上都留下了大名,但罗际隆因为走得太早,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其实,他也是当时的一员猛将,可惜啊,命运不济,没能像其他同乡将领那样,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写下更浓墨重彩的一笔。总的来说,罗际隆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贡献和牺牲,也是太平天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清朝那会儿,象州这块地方挺穷的。除了那么几个当大官的、有钱的人,大多数的老百姓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常常是吃了这一餐,下一餐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罗际隆这人,心里头藏着大志向,是个爱读书的小伙子。他一直琢磨着怎么通过科举考试,翻过贫困这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但那时候的清王朝啊,已经烂到根里了,光有学问没用,没钱打点关系,官府连门都不给你开。罗际隆考了好几次都没中,一身本事却无处施展,心里头那个失望啊,最后干脆把书一扔,学武去了。罗际隆下了狠心,练了好几年的武功,这一练,还真练出了名堂,在象州这一带,谁不知道他的大名啊。就连那些十来岁的小娃娃,像谭绍光、谭体元,都是拜他为师,学的武艺。

冯云山在象州传教时,听说了罗际隆这个人,他觉得罗际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将来的起义大业很有帮助,于是就亲自上门去劝罗际隆加入他们的教会。可罗际隆这人思想老旧,满脑子都是忠君那一套,根本听不进去冯云山的话。还是他老婆廖氏,一直痛恨官府的腐败,费了好大劲才说服罗际隆,最后夫妻俩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

罗际隆信了拜上帝教之后,为了给即将爆发的金田起义加油打气,他专门创作了一段简单好记的歌词。

有这么一首歌谣传唱:“老天派下勇士来铲除世间不公,而那些受了不公的人,也会自己动手去对抗不公。就这样,一个接一个,那些制造不公的人被惩治,直到世间的不公都被清除,大家才能迎来真正的安宁!”

当太平军的金田起义大军行进到象州地界时,罗际隆和他的妻子廖氏带着一百多位乡亲,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西王萧朝贵办了一件大喜事,他正式迎娶了罗际隆的妹妹做自己的夫人。

说起来,太平天国表面上讲的是“一夫一妻制”,但实际上,他们起义刚开始那会儿,男女是严格分开的,就连夫妻都不能在一起吃住。不过呢,这个规矩对那些大佬们可不算数,比如全军的总头头,西王萧朝贵,他就能堂而皇之地有好多老婆,毕竟他是老大嘛。

从金田那里闹起义开始,一直到太平军打下了永安州,那时候,因为杨秀清身体不舒服,太平天国里的大权就落到了萧朝贵手上。萧朝贵的亲戚,也就是他的大舅子罗际隆,自然也得到了萧朝贵的提拔。在太平军还没打下永安州之前,罗际隆就已经因为打仗立了不少功劳,所以他和林凤祥、李开芳这些人一样,都被提拔成了带兵打仗的总指挥。

1852年8月,萧朝贵不幸在长沙城外牺牲。尽管如此,失去强大后盾的罗际隆,还是得到了东王杨秀清的青睐,杨秀清非常看重他,继续让他担任要职。

太平天国把都城定在天京那会儿,罗际隆因为立了大功,被提拔做了指挥。得说清楚,那时候在太平军里,指挥这个位子可高了,也就比王、侯、丞相、检点这些大佬低一点。说到太平天国后期那两位特别能打的人物,陈玉成和李秀成,他们那时候还只是个监军级别的呢。

1854年6月份的时候,太平军在向西征战的过程中,被湘军给打败了。杨秀清一看这形势,觉得武昌前线的防守得加强啊,不然可咋整。于是呢,他就派了俞罗际隆,让他带着自己的人马,火急火燎地赶到武昌去,帮忙守城。俞罗际隆到了武昌后,就配合着地官副丞相黄再兴,一起守护那座城。

说起来,黄再兴和罗际隆这两位,那可都是军营里响当当的猛将。不过呢,武昌守城的大头头,翼王石达开的亲族兄长石凤魁,却是个既不会文也不会武的家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话说曾国藩带着两万湘军直扑武昌的时候,那个石凤魁啊,一碰到敌人就怕得要命,胆小得跟老鼠似的。还没等到两军正式开打,他就自个儿先撤了,把武昌城外的阵地给白白丢了。

石凤魁的这种战术,让湘军将士们打得更起劲了。没几下冲锋,原本就步步后退的石凤魁,只好扔下武昌,像被打怕的兔子一样,夹着尾巴逃走了。

罗际隆见情况不妙,担心整个军队会被湘军一网打尽,便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带领一部分人留下来断后。这样一来,他们就能为石凤魁和黄再兴带领的主力部队争取时间,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撤回天京。

罗际隆手头兵力不多,就三千来人,可面对湘军那浩浩荡荡的大军,他愣是一点都不害怕。但话说回来,敌人人多势众,咱们这边人少,拼了一个晚上,太平军就只剩下几十个人了。尽管如此,在罗际隆的带头下,大家还是咬紧牙关,坚决不撤退,继续拼死抵抗。

看到眼前的情景,曾国藩心里头那个感慨啊。罗际隆这家伙,受了那么重的伤,手里还紧紧攥着大刀,跟不要命似的继续打。曾国藩觉得这家伙真是太勇猛了,不忍心看着他这么拼命送死,就让人去喊话,劝他放下武器投降算了。

不过,当敌人尝试劝罗际隆投降时,他却采取了更加坚决的行动,亲手又斩下了几名湘军士兵的首级作为回应。

看到那个场面,曾国藩大手一挥,湘军们立刻行动起来,箭如雨下,把罗际隆和那些剩下的太平军战士都给射倒在了战场上。

#百家说史品书季#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33
网娱一纱网

网娱一纱网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