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的时候,有个来自美国的“温和说法”受到了大家的注意。美国管商务的部长通过媒体透露,说中美两边现在正找个“和事佬”,就关税那点事儿进行“友好协商”。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海关出其不意地宣布,先不对智能手机这类电子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了。这一连串的“退让”举动,明摆着表明了一件事:中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有了效果,特朗普政府之前的强硬态度开始有所缓和。
今年一开始,特朗普政府一就位就祭出了“关税武器”,大张旗鼓地说要重新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特别是那个“对等关税”策略,他更是当成了对付中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不过,这一计策最后却反过来害了自己。中国早已不是十多年前那个“全球制造基地”的代名词了,现在中国的产业链已经牢牢扎根在全球供应链的最关键位置。如果美国真的切断供应,到头来,受伤害最深的可能不是中国,反而是美国自己的企业、股市以及投资者。
以智能手机这类“对等关税”涉及的商品为例,在美国市场上卖的手机、电脑、还有那些消费电子产品,它们里头有超过七成的零件都是从中国来的。更别说整机的组装了,那更是离不开中国的工厂。要是真加了关税,那结果可不就是美国的东西贵得吓人嘛,消费者得头疼死了,就连科技股也得跟着大幅下跌,挡都挡不住。
根据彭博社与福布斯一起做的统计,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政策一出台,才短短两天功夫,全球排名前500的富豪们总共就亏了5300多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4.2万多亿。这里面,好多都是以前支持过特朗普、跟他是朋友的大老板。
要说谁最抢眼,那肯定是著名对冲基金大腕、潘兴广场资本的老大梁阿克曼。去年他还站出来力挺特朗普连任,结果这次关税大战一打响,他立马就调转枪口,猛批这互征关税的做法简直就是“经济界的核战争”,还直言“这可不是我们当初站他那边的意思”。瞧瞧,连特朗普背后的金主爸爸都开始觉得“选错了人”。
更离奇的是,特斯拉的大老板马斯克竟然也跳出来,对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团队一顿嘲笑,直言“纳瓦罗不是自视过高,就是思维不太对劲”。据统计,马斯克在4月初短短两天时间里,个人资产就缩水了310亿美元,今年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亏了超过1300亿美元,简直就是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头号倒霉蛋”。
当那些“铁杆伙伴”都纷纷倒戈,华尔街也是哭声一片时,特朗普那边就算再嘴硬,也得掂量掂量,“到底是政策重要,还是金主们的钱包更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那边传出想跟中国谈谈的风声,这就像是在给中国这边发了个想要和解的暗号。对于这事儿,中国方面的回应那叫一个淡定,控制得相当好。
美国海关那边说了,先不对电子产品加关税了。咱们中方商务部听到后,就直接回应说,美方这动作啊,也就算是“往正道上迈了个小坎儿”,离咱们中方一直强调的“得互相尊重,平起平坐谈事儿”的原则还差得远呢。
挺有意思的是,中国这边在回答的时候,压根儿没提那个“中间人谈判”的事儿,说白了,美国那边放出来的想聊聊的风声,说不定就是为了让自己国内的市场别太紧张,自个儿演的一场“秀”呢。
这种沉着应对体现了中国在应对重大较量时的坚定策略。中国心里明白,特朗普以前的谈判方式总是“说变就变”,要是随便回应,不光容易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还可能掉入“重复让步”的坑里。与其被动地去接招,还不如先等等看,直到美国真正表现出诚意来。
说白了,中国追求的不仅仅是“小打小闹的战术成功”,而是想要拿到“全局掌控的战略主动权”。
说起来,咱们瞅瞅中美贸易争端这一路,不难发现,对全球市场打击最大的,不光是特朗普政府那关税措施,更在于特朗普那种“说变就变”的风格。
从突然说要收税,到没过几天又说“可能会免掉”;从说中国搞汇率操控,到立马改口“想坐下来聊聊”;从到处树敌到自个儿宣称“我们胜利了”——这种说变就变、毫无章法的政治决定,才是股市、企业和投资者最烦恼的大问题。
现在来看,这轮关税较量的情况有点不一样了:特朗普政府一开始来势汹汹,但中方应对自如,还进行了有力的反击。而美国那边,资本市场和老百姓开始不买账了,白宫就赶紧想通过“和事佬”来找个台阶下。美国这种先强硬后示弱的招数,中方早就见过了,不是啥新鲜事儿。
说白了,贸易战这东西,谁打谁倒霉,可要是有人非得挑起事端,那最后肯定得自个儿收拾烂摊子。中国这次的做法,就是稳住阵脚,不跟着瞎起哄,这不光是为了保住自家的饭碗,更是给全世界亮个态度:咱们不怕跟人较量,但要是对方不讲规矩,不平等对待,那咱们可不会上赶着去“谈”。
真正的协商,靠的不是光动嘴皮子,而是得拿出真本事来对话。
如今的中国,是个立场坚定、手握对策、在全球能发声的大国。要是有人想靠“走到绝路式的压迫”让中国屈服,那他可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得起中国采取的所有应对措施。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