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明光宗朱常洛 绘像)
朱常洛的身体,有点不舒服。
不能说不舒服,而是很不舒服。
皇帝的心情糟糕透了,因为他刚刚登基十天。
十天前,皇帝在登基大典上还健步如飞,容光焕发,可现在却栽倒在床,浑身难受,有气无力,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
皇帝想,也许这几天的确是太过疲惫了。
父亲万历皇帝朱翊钧,常年挂机不上班,政务不处理,大臣不接见,朝会不主持,甚至很多时候就连宦官宫女都不知道老皇帝藏在了什么地方。
万历穷奢极欲,自己要花钱,修房子盖宫殿要花钱,给自己的老婆郑贵妃买化妆品要花钱,国库的银子不够,他就派出宦官,到全国各地去征税,百姓深受其害,视为暴政,朱常洛一上台,立刻就把这个税种给取消了。
万历不上班,什么工作也不干,人事上的事情他也不处理,京师的人事系统乱作一团,很多官位出现空缺,很多职务不能增补,朱常洛一登基,立刻大刀阔斧,麻溜利索的启用了不少有能力,有真才实学,愿意为国家效力的大臣。
万历很吝啬,自己花钱如流水,但是九边却常年欠饷,尤其是辽饷,辽东苦寒,战事又多,辽东将士们工资一拖就是好长时间发不出来还不算,很多时候就连饭都吃不上,朱常洛即位之后,立刻从内帑支了两百万两银子犒劳将士,因此而赢得一片欢声。
即位之后,万历的宠妃郑氏还给皇帝送来了八名美女,这八名美女,那真是好看,柳叶弯眉樱桃口,个顶个的人间绝色,而且她们好像久经训练,十分知道如何取悦男人,也知道男人想要什么。
必须要承认,朱常洛很喜欢郑贵妃送来的这些女人。
(郑贵妃 形象)
是啊,朱常洛是1582年生的,1620年才坐上皇位,他足足当了三十八年的皇子,这期间他必须注意言行举止,时刻规范自己,要兄友弟恭,克勤克俭,要表现出所有他能表现出的优良品德,生怕自己有一点使得父亲厌弃的地方,就会跌入万丈深渊,更何况父亲万历从来就不喜欢自己这个儿子。
所以,朱常洛登基之前,他和女色基本上是绝缘的。
而在登基之后,就算他没有好色的天性,可是他长期的性压抑,也会以近乎于报复的形式被释放出来。
所以,这十天里,朱常洛过的很累,他不仅在工作中消耗了精神,更在女色中消耗了体力。
而至于这到底是不是他突然病倒的原因,无从确认,因为朱常洛也有点奇怪,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生病了,那就需要治疗,皇帝不差钱,皇帝也不缺医疗资源,本朝最优秀最一线的医生,几乎都成为了皇家专属的御医。
可是,朱常洛信不过他们。
从一个人成为皇帝之后,他就将深刻携带对臣下的不信任。
文官们制约他,武将们太跋扈,外戚容易夺权,妃嫔争风吃醋,皇子盼着皇帝早死,大家都是人心隔肚皮,都是各怀鬼胎,都是相互利用。
所以,朱常洛最相信的,是常年在自己身边服侍自己的宦官。
宦官伴随皇权而生,是帝王的家奴,他们不能做官,也无法离宫,他们身体也是残缺的,只会全心全意的为皇帝服务。
朱常洛最信任的宦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
崔文升不仅是紫禁城太监群体的一把手,以前还有在御药房上班的履历,朱常洛认为崔文升应该是靠谱的,于是他就说,小崔啊,朕病了,你给我配点药吃。
(出警入哔图 局部)
这个崔文升,的确很厉害,不用望闻问切,甚至连诊脉也省了,直接就给皇帝开了一堆通利药。
所谓通利药,说白了就是导泄药。
这可算是害苦了皇帝,皇帝本来身子就虚,这回一顿通利药下了肚,他是一晚上都没睡觉,不睡觉干嘛呢?两个字,腹泻。
皇帝整晚都在拉肚子,十分钟一趟,十分钟一趟,直拉到天亮,肚子里实在是没东西了,这才精疲力尽的躺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朱常洛的确是做过崔文升的背景调查,知道崔文升以前在御药房干过,这才敢让他开药,敢让他吃药,可是他的这个调查,大概也是马马虎虎,他竟然没有调查出来,崔文升以前还在郑贵妃的宫里办过差,甚至是郑贵妃最心腹的一批亲信之一。
睡了一上午,中午醒过来的时候,朱常洛感觉自己更难受了,他很饿,可是他更累,累到就算是饿了,他都没有力气吃东西,他头晕眼花,看东西重影,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
甚至,皇帝都感觉自己命不久矣了,他立刻就把文武诸僚们都叫来,准备托孤了。
大臣们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朱常洛死,立刻就建议,皇帝必须立刻找御医来进行诊治。
朱常洛的反应,很奇怪。
他说,我信不过御医,找他们治病也没用。
那么这个时候,一个叫做李可灼的大臣拍着胸脯出现了。
他告诉大家,说我早年在民间游历,拜访名山大川时,曾经偶遇一位仙长,仙长赠送给我很多仙丹,这些仙丹,有妙有,吃一粒,提神醒脑,吃两粒,永不疲劳,吃三粒,长生不老,反正药效老猛了,只要给皇帝吃下去,保管是药到病除。
大臣们抓住李可灼就是一顿痛骂,说你这不是江湖骗子,你这不是扯淡呢么?
大家就要把李可灼给撵出去,但是朱常洛说,你们别聒噪了,这个药我打算试一试。
(命丧红丸)
李可灼很开心,他这个鸿胪寺丞,主要是管礼仪的,不是什么重要的职务,如果不是能给皇帝献药,他还指不定什么时候能见到新皇帝呢。
一粒仙丹掏出来,皇帝服下去之后,您还别说,还真的见效了。
皇帝能坐起来了,皇帝能下地了,皇帝能溜达了,皇帝能小跑了,皇帝还吃了点饭,皇帝还走出宫殿到外头转悠了一圈。
看这架势,皇帝已经完全康复了,这简直是医学上的奇迹。
中午吃了一粒,朱常洛感觉自己从鬼门关里回来了,他非常的兴奋,为了巩固疗效,皇帝傍晚又吃了一粒,甚至还在吃药的时候拍着李可灼的肩膀,说你真是大忠臣,朕以后要狠狠的重用你。
皇帝吃完之后通身舒坦,又进了晚膳,一会儿就睡着了...
夜色如墨,最后一缕残星坠入宫墙时,五更的梆子声碾碎了紫禁城的寂静。
泰昌元年的秋露格外寒重,沿着太和殿的螭吻脊兽蜿蜒而下,在琉璃瓦下凝成珠串,坠地时发出碎玉般的清响。
五更天时,朱常洛无声无息的驾崩了,在位不足一个月,时年只有三十九岁。
皇帝的龙袍尚未褪尽春寒,便在风中化作一页残破的谥册。
帝王如同一枚被历史反复揉皱的宣纸团,浸透着三十八年太子岁月里积郁的寒露,终于在龙椅上蒸腾成转瞬即逝的雾气。
重重宫门次第闭合的闷响里,所有的风起云涌都轰然落幕,却将更深的裂隙投向即将倾覆的帝国穹顶。
玉阶上凝固的朱砂,原是命运在龙椅纹饰间刻下的最后一道谶语——
当君临天下的时刻来得太迟,皇权便成了锈蚀的铜钉,钉住的不再是江山社稷,而是帝王命数里注定坍缩的星辰。
其实,朱常洛真不应该吃李可灼提供的仙丹,在现在的视角来看,那纯属是三无产品,所谓仙丹,不过是民间方士炼制的丹药,而大凡丹药,都是补药,吃了都是能让人上火的,甚至说很多丹药它最早制作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催情壮阳,不然这古代的皇帝为什么如此爱吃丹呢?
我们再想一想,朱常洛刚刚发病的时候,是体虚,他透支了。
体虚,那就应该补。
只是天杀的崔文升乱开药,不仅不给朱常洛补,反而还给他下火去火,给他吃了一堆泻药,这导致皇帝越来越虚,这个时候他的身体素质就薄的像是一张纸,是旦夕将死,轻轻一捅就完了。
那这个时候,想要把朱常洛给救回来,当然还是要补,因为他此时的症状还是虚。
可是,这个时候再补,那就不能随便补了,而应该细水长流的温润滋补,不能一下子补的太猛,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常识,我们如果一下子吃了太多的补药,比如一口气吃了很多人参,那就容易流鼻血,朱常洛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李可灼 形象)
李可灼的丹药,是补药,但是问题是,他的补药太补了,药性太猛,正常的身体能接受这样的滋补,稍微虚弱的身体也可以这么补,但是特别脆弱的身体,他承受不住,也就是说,朱常洛直接就被补死了。
这就好像,朱常洛在室外已经冻僵了,本来把他放到温暖的室内,用热水啊,用炉火啊,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给他解冻才是正解,谁成想,李可灼直接把朱常洛给放到岩浆里去解冻了...
管礼仪的李可灼和朱常洛无冤无仇,也许他只是无心之失,但是我们可以头脑风暴一下,老皇帝万历在位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九嫔之一的郑贵妃,时不时就给她来个封赏,办个仪式什么的,而只要老皇帝有封赏,要办仪式,这工作就都要交给主管礼仪的鸿胪寺去办,而在这个过程中,李可灼会不会和郑贵妃有所接触呢?
郑贵妃当然和朱常洛也没仇,虽然朱常洛不是她亲生的儿子,虽然朱常洛在竞争中抢走了郑贵妃的亲生儿子朱常洵的皇位,但郑贵妃又怎么可能如此凶残狠毒,如此处心积虑,设下如此一盘大棋来谋杀皇帝呢?
朱常洵,郑贵妃的亲儿子,万历皇帝庶出的第三子,这是万历和郑贵妃最喜欢的儿子,夫妻二人曾经一度想要废长立幼,把朱常洵立为储君。
大臣们当然是不干的,他们拼死力争,捍卫万历庶出长子朱常洛,也就是这位死掉的倒霉皇帝的合法继承权和正统性,皇帝和郑贵妃越要立朱常洵,他们就越是唱反调,坚决不同意。
为了把朱常洵立为储君,万历可以说是用尽浑身解数,他软的来过,硬的来过,他威胁过大臣,打压过大臣,也恳求过大臣,他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可仍就无济于事。
十五年的时间里,四位内阁首辅下台,正部级官员数十位下台,中央和地方官员,降职,调任,革职,处罚,因受牵连者,则有百位之多。
可即便是这样,即便是郑贵妃向万历吹尽了枕边风,即便是万历想了无数的办法,他们还是没能改变这一切。
他们最为漠视,最为讨厌,最为不屑的儿子,终于还是成为了大明帝王。
而就在明光宗朱常洛废杂税,发辽饷,改人事,就在大明王朝有枯木逢春之势的时候,皇帝大行了,晏驾了,生命就此终结。
神宗,郑贵妃,看来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朱常洛死后二十四年,明亡。
而至于万历和郑贵妃心心念念,宠溺无比,百般疼爱的儿子朱常洵,已经成了一道菜。
参考资料:
《明史·卷第二百十八》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一》
朱亦灵.医疗史视野下的晚明“红丸案”——以医病关系为中心的探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0
吴仁安.论“明亡清兴”历史格局最为关键的六位历史人物(下).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