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侵华战争中,日本为何在局势逆转下,依旧不忘侵华之心,还将战火越烧越大。
二战期间,日本在法西斯联盟中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尽管身为小国,然而其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却颇有蛇吞象之势。
所以,很多人觉得日本是因为过于自信和骄傲,才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并一步步把英美苏拉下水。
然而,日本一开始的战略计划却是不扩大战争事态和速胜决战。
但一旦发动战争,各种波谲云诡的事件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加上天下大势瞬息万变,日本对各国力量预判失误,最终只能在战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日本最初的战略计划“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在二战期间提出的战略构想。
目的是通过控制东亚及东南亚的广阔地区,建立一个由日本主导的经济和政治联盟。
所以,紧靠日本的中国就成为其战略入侵计划的第一只待宰羊羔。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正式侵占中国东北的开端。
此时,日本的战略重点还是建立一个“满洲国”,作为其在东亚大陆的桥头堡。
早在发动以“七七事变”为标志的全面侵华战争之前,日本政府一开始采取的是不扩大方针,并希望能够速胜决战。
比如,当时的日本军方高层预计,可以在三个月内结束战争通过“华北自治”实现对北方的控制。
因为日本的军备资源有限,尤其是战略物资如石油和钢铁,这些资源对维持现代化军事行动至关重要。
虽然日本的战时的经济体制,试图将全国动员起来支持战争,但面对全面战争的长远消耗,日本即使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
这时的日本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
所以,在此背景下,日本试图通过速胜决战和以小搏大,来达成战略目的。
这一策略包括在中国的关键城市和交通枢纽,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迅速瓦解我们的抗战能力。
与此同时,日本内阁中的文职官员和部分温和派军官,也担心全面战争带来的风险,特别是与西方列强的直接冲突,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所以,日本一开始确实是打算见好就收的。
但此后,日本的政治权力逐渐向军部倾斜,尤其是陆军。
军部的扩张野心源于对资源的极度渴望,尤其是中国的煤炭、铁矿和其他重要资源。
在这种权力博弈中,内阁不得不采取一种折中策略,向军部妥协。
1937年,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面对陆军的强硬要求时,试图保持一定的外交灵活性,以避免战争扩大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但是,现实的战争进程和局势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强力抵抗以及日本军事高层的战略判断失误,迅速打破了其原本的计划。
为了确保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日本决策层最终制定了“北进”和“南进”两大策略。
北进主要针对苏联,而南进则包括东南亚地区的资源丰富国家。
与此同时,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高涨,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也逐渐升级。
这不仅是为了巩固对该地区的控制,更是为了进一步向华北地区扩展影响力。
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借机全面侵华,战争的范围迅速扩展至华北、华东乃至华南地区。
军国主义与经济需求二战期间,日本不仅在亚洲战场上发起了广泛的侵略行动,而且还在战事最胶着的时候偷袭美国珍珠港,表现出了一种越打越深入的趋势。
明明可以见好就收,实现自己猥琐发育的日本,为何实现多国作战。
其实日本这种战略选择,并非单纯的军事冒险,而是由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意识形态和经济需求驱动的。
日本在20世纪初期逐渐发展出一种强烈的军国主义文化。
啥是军国主义文化呢?简单来说,这种文化非常强调国家权力的扩展和军事力量的至上性。
军国主义在日本社会中广泛渗透,影响了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在教育和媒体中,军国主义被宣传为国民的基本价值观。
这种意识形态鼓励对外扩张,视战争为实现国家伟大的必然手段。
例如,日本陆军的《防卫研究》杂志,经常刊载关于扩张主义和军事胜利的文章。
这些文章给日本广大军人和普通民众洗脑,让他们相信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是光荣的、神圣的。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也会经常听到日本军官的一句熟悉的台词:
“为大日本天皇效忠!”
紧接着,在侵华战争初期,日军在北平和上海的胜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扩张主义的思维,激励了更大范围的军事行动。
日本
因为军国主义的兴盛,日本的政治权力也逐渐向军部倾斜,尤其是陆军的影响力大增。
日本的军部不仅在政府中占据重要位置,还通过各种方式操纵政策决策。
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标志着军部在政治上的进一步强势地位,军方势力的扩大使得内阁对军方的行动难以约束。
这种情况下,军部的领袖们,比如陆军大臣杉山元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推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
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增强日本在亚洲地位的必要手段。
而军部对战局的乐观预期和对外扩张的强烈意愿,使得日本在战事进展顺利时,往往选择继续扩大战争规模,而不是停战谈判。
另外,日本的经济在20世纪初期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发展,但国内自然资源的缺乏却是其最大的阻碍。
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日本长期依赖进口资源,来维持其工业和军事机器的运转。
尤其是石油、煤炭、钢铁和橡胶等战略物资,对于日本维持战争能力至关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仅被视为扩展领土的手段,更是获取更多资源的战略行动。
日本在华罪行
中国的广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煤炭和钢铁资源,成为日本垂涎的目标。
所以,日军在占领东北后,迅速控制了当地的工业设施和矿产资源,为其战争机器提供了重要支持。
日本政府和企业界相信,通过扩大战争,控制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可以解决日本国内的经济问题。
尤其是因资源短缺和市场饱和引发的经济困境。
例如,日本的三菱、三井等大型财团都在战争中积极参与了资源掠夺和经济开发。
他们还在中国和东南亚设立了大量的企业和工厂,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国际关系和战略误判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以外,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战略扩张,还部分源于对中国抗战能力的低估。
日本人刚打进来的时候,蒋介石还忙着“攘外必先安内”,采取消极抗日的态度。
也难怪日本人会轻视中国,觉得自己能够乘虚而入,通过迅速的军事打击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然而,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两党皆有强烈的抵抗意志,使得日本的速战速决美梦迅速破灭。
特别是在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关键战役中,日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未能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
战争往往具有自我扩展的内在逻辑,在我国军民的同仇敌忾下,日军只能不断扩大控制区域,以应对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游击战术。
同时,日军也只有通过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占领更多地区才能确保其后勤线的安全和资源供应的稳定。
例如,在1938年的武汉会战之后,尽管日本已经占领了大部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军方仍决定继续向内地推进,占领广州和南昌等战略城市。
这样一来,即使日本部分领导想见好就收,全身而退,此刻也已深陷僵局,不得不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战事最为吃紧的时候,日本不但没有选择退缩,反而在1941年12月发动了对美国的珍珠港攻击。
这也是令许多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日本人是不是越打越发疯了呢?
不是,日本之所以以卵击石,是因为在二战前期,日本对英美国家的战略判断存在严重的误判。
日本认为,英美两国由于忙于欧洲战场的事务,尤其是英国正面临纳粹德国的威胁。
而美国则秉持孤立主义政策,因而不会对日本在亚洲的扩张采取实质性的干预措施。
此外,日本严重低估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实力和战争潜力,尤其是对美国的军事实力缺乏清晰地认识。
日本海军高层在策划珍珠港袭击时,错误地认为只要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舰队。
这样一来,就能迫使美国放弃对亚洲事务的干涉,削弱其对蒋介石的抗日支持。
最重要的是,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以及与英国的盟友关系,也使得日本感到其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扩张受到威胁。
日本人认为,只有通过击败或削弱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才能解除这种战略包围,确保其在亚洲的利益不受挑战。
再加上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政策,使得日本的资源困境雪上加霜,成为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导火索。
综合以上种种考虑,日本只能向美国发起战争,以维持它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并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反而激起了美国的全面参战,最终导致日本的失败。
当然,日本一开始就抱定了侵略中国的决心,因此,无论早晚,势必会将战火越燃越大,也必会引火自焚。
参考文献:
试析日本长期侵华的经济原因 来源:中国干部学习网《史学集刊》 2017-06-07
日本的侵华野心与美英对日绥靖政策 来源:《北京日报》2015年6月1日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真实目的 作者:荣国章 来源:北京党史 时间:2014-09-05 期刊
试分析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策略的演变作者:于耀洲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时间:2003-03-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