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过程中,常会遇到不愿搬离、期望获得更高补偿的住户,这类人被称为“钉子户”。
在深圳,蔡珠祥与张莲好夫妇,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2007年,他们因获得1700万元拆迁补偿款,而被冠以“最贵钉子户”的称号。
然而,拿到巨款后,这对曾经的模范夫妇却分道扬镳,不再联系。
这背后的原因令人好奇。
1/ subtitle
小
标
题
深圳持续发展,高楼林立,空地日减。
为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进一步开发。
由于土地有限,拆除已建高楼不切实际,因此,旧民房成为拆迁重建的目标。
2003年,深圳市政府计划拆迁蔡屋围村,并安置居民。
起初,因补偿款不足以维持原生活,村民普遍反对。
2006年,为加速拆迁,开发商调整方案:除原有赔偿外,每户额外补偿30万,政府补贴36万,且村民未来可继续享受分红。
新方案,获得多数村民认可。
蔡珠祥夫妇原本不反对拆迁,但方案仅限深圳户口居民,而蔡珠祥为港岛居民,无法享受分红。
考虑到未来无法靠房租和分红生活,他们决定成为“钉子户”,争取更多补偿。
夫妇俩联手,一致对外,要求按附近高楼价格补偿,即每平方米1.2万元,这在当时深圳已属高价。
开发商自然拒绝,认为此价过高,难以承受。
开发商聘请专业人员,对蔡珠祥夫妇的自建房进行了估价。
由于是自建房,每平方米仅估价4000元。
这一估价,远低于蔡珠祥夫妇的心理预期。
他们坚持要价1.2万元每平方米,即便开发商提价至9000元,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无奈之下,开发商将蔡珠祥夫妇告至国土局。
国土局调查后,要求他们限期搬离。
然而,蔡珠祥夫妇不仅未执行,反而依据《物权法》起诉了国土局。
由于他们的诉求缺乏合理性,最终败诉。
不甘心的他们,决定借助媒体和舆论向相关部门施压。
2007年,张莲好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南方第一高楼之征地拆迁,令我感到弱势》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
不了解真相的公众,纷纷站在蔡珠祥夫妇一边,指责相关部门。
蔡珠祥夫妇借此机会,频繁接受媒体采访,诉说自己的遭遇。
成功塑造了弱势形象,赢得了更多同情。
与此同时,蔡屋围村的拆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唯独蔡珠祥夫妇的六层小楼,孤零零地矗立在工地上。
蔡珠祥负责持《物权法》与相关部门谈判,张莲好则全力守护小楼。
在舆论压力和工程进度双重作用下,开发商最终妥协,满足了蔡珠祥夫妇的要求,赔偿1700万元。
蔡珠祥夫妇,因此成为中国“最贵钉子户”。
获得赔偿后,蔡珠祥和张莲好关系破裂,将钱款平分给一家四口。
蔡珠祥开始享受生活,购置新房,并找了新女友。
张莲好则下落不明,原本的四口之家就此分散,令人唏嘘。
其实,蔡珠祥与张莲好家庭的破裂,早在他们婚后的经历中,就埋下了伏笔。
2/ subtitle
小
标
题
上世纪60年代,他们的故事就已悄然展开。
深圳的发展曾相对滞后,尽管与港岛近在咫尺,但发展水平却大相径庭。
村民多以捕鱼为生,产品主要销往港岛,内地市场几乎无人问津,因此深圳曾被称为“小渔村”。
这时,年轻的张莲好,来到了深圳蔡屋围村。
她面容清秀,身材婀娜,受过良好教育,待人热情,言谈举止令人愉悦。
村民们对张莲好评价极高,认为她是个好姑娘,能娶到她真是福气。
蔡屋围村的单身汉们,为了赢得她的青睐,纷纷与她搭讪,送她礼物。
虽然张莲好没有拒绝,但内心并不愿意接受。
张莲好渴望的,是踏实能干、能给她安全感的男人,而非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单身汉。
就在她几乎不抱希望时,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青年——蔡珠祥。
尽管蔡珠祥家境贫寒,但他工作努力,积极乐观,给人温暖的感觉。
张莲好被蔡珠祥吸引,而蔡珠祥也一直默默关注着她。
两人逐渐开始交往。
几年后,两人到了适婚年龄,商量结婚事宜。
当时,结婚习俗与现在不同,男方无需承担高额彩礼。
于是,他们领了结婚证,简单举办了婚礼,宴请了街坊邻居,开始了共同生活。
两人能干,初期生活还算幸福,积累了一定积蓄。
后来,张莲好生下儿子,生活开始变得拮据。
他们每月收入不足30元,还要抚养孩子,几乎入不敷出。
三年后,张莲好再次怀孕,这让蔡珠祥十分犯愁,想让她打掉孩子,因为实在无力抚养。
但张莲好坚决不同意,表示即使再困难也要生下孩子。
蔡珠祥无奈,只能更加努力工作。
在那个连自身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年代,养活一家四口极为不易。
尽管夫妻俩多打了几份工,但开销巨大。
蔡珠祥认为,必须改变现状,否则将难以维持生计。
当时,港岛异常繁荣,许多人为了生计前往港岛,既能解决温饱,又能赚取更多钱财。
蔡珠祥心动了,他不愿再在深圳过苦日子,也不愿看到妻子张莲好如此辛劳。
于是,在一个孩子们熟睡的夜晚,他向张莲好吐露了心声。
张莲好满脸疲惫与不解地看着丈夫,内心十分纠结。
她虽不舍蔡珠祥去港岛冒险,却也无可奈何。
她深知此行危险重重,两人将隔海相望,或许再难相见。
然而,她了解丈夫的执着,这也是她当初爱上他的原因。
最终,张莲好含泪答应了蔡珠祥,叮嘱他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家里,有空多写信回家。
蔡珠祥看到妻子的贤惠与善解人意,暗自发誓要闯出一番事业,衣锦还乡。
那一夜,两人辗转难眠,深知此次离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蔡珠祥连夜收拾行李,张莲好给了他一些钱,叮嘱他路上节省。
第二天,天未亮,蔡珠祥便踏上了前往港岛的旅程。
1972年,蔡珠祥成功偷渡至港岛。
此时的港岛已十分繁华,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高楼大厦令人陶醉。
但对蔡珠祥而言,他只是个外来打工者,没有文化,没有港岛户籍,港岛的繁荣与他无关。
他只能从事最底层的苦力工作,如清洁工、洗碗工、粘纸盒等。
因年轻有力,他还能在工地干活。
虽然辛苦,但收入颇丰,一个月能挣三百元,这在深圳是想都不敢想的。
蔡珠祥将大部分收入寄回家中,自己仅留够用之数。
与此同时,张莲好虽每月收到丈夫寄回的钱,生活却依然艰难,需做数份工作以维持开销。
作为外来者,她携两子独居,丈夫不在身旁,常遭村民流言蜚语。
称,蔡珠祥抛妻弃子另寻新欢。
张莲好深知丈夫赴港岛务工,却无处诉说。
她后悔当初同意丈夫外出,只能期盼其早日归来,而这一等便是16年。
1974年,蔡珠祥历经两年,终获港岛居民身份证,由“偷渡者”转为合法公民。
然而,身份转变,并未带来太大变化。
因文化程度低,加之港岛经济高速发展,他的工作量反而大增。
离家两年后,蔡珠祥思乡心切,但当时大陆对偷渡管控严格,他无法返回。
至1978年,长期劳累致其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最终被迫失业。
无法回家,绝望中,他决定与工友前往他国寻找机会。
听闻美国机遇众多,他心生向往。
1979年,他搭乘飞往厄瓜多尔的航班。
计划在美国中转时逃离机场,但未果,最终抵达厄瓜多尔。
在厄瓜多尔,蔡珠祥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
当地条件远逊于美国,华人稀少,他与家人也失去联系。
既来之,则安之,他决定寻找生存之道。
经考察后,他开设了一家中餐馆。
凭借不错的厨艺,生意逐渐好转。
萌生定居念头后,他在当地结识了一位女子并结为夫妻。
后来,蔡珠祥在厄瓜多尔定居,并有了孩子。
期间,未再与远在深圳的妻子和孩子联系。
1988年的一天,他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一位广东顾客来到他的餐馆,口音让他倍感亲切,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能遇到同乡。
蔡珠祥立刻热情地邀请这位老乡坐下交谈,这次对话,再次改变了他的命运。
老乡告诉他,在他离家的十几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变,经济迅速发展。
深圳更是从“小渔村”,蜕变为经济特区,与往昔已大不相同。
大陆正欢迎海外游子回国发展。
这番话,触动了蔡珠祥的思乡之情。
他迫切想回国看看深圳的变化,以及久别的妻子和孩子。
不久后,蔡珠祥决定回国,他离开了厄瓜多尔的妻子和孩子,先飞往港岛,再转道深圳,之后再未返回厄瓜多尔。
3/ subtitle
小
标
题
蔡珠祥重返深圳,阔别16载的故乡变化之大,令他难以置信,证实了老乡所言非虚。
记忆中的深圳,不过是个落后的小渔村。
目之所及,皆是低矮的屋舍与广袤的农田,雨后道路泥泞不堪。
而今,高楼矗立,道路宽广且井然有序,各式车辆穿梭其间,令他恍若置身香港。
蔡珠祥首要之事便是归家,凭借记忆并询问路人,终寻得故居。
昔日简陋小屋,已蜕变为二层小楼。
离家多年,他对妻子张莲好与孩子们的生活难以想象。
千里迢迢归来,此刻立于家门,心中却生犹豫。
恰在此时,门扉轻启,张莲好意外现身。
双方均未提前告知归期,一时皆愣在原地。
张莲好未曾料到,丈夫竟能归来。
16年间,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岁月艰辛,青丝渐白,容颜添皱,由少女步入中年。
蔡珠祥亦历经沧桑,长途跋涉令他背脊微驼,面容苍老,不复当年英姿。
岁月流转,人事已非。
尽管法律上仍为夫妻,二人情感却已消逝,但生活仍需前行。
彼时深圳发展迅猛,务工者络绎不绝。
蔡珠祥凭借商人敏锐嗅觉,察觉租房市场需求旺盛,遂决定将自家房屋出租。
1990年,他将二层小楼扩建为四层。
并翻新外墙,贴上洁白瓷砖,小楼焕然一新,以期获得更高租金。
务工潮持续高涨,村中房源供不应求。
蔡珠祥未曾料到,半生辛劳,竟不及如今轻松收租所得。
自此,蔡珠祥夫妇无需再工作,每月靠房租收入已足够生活开销。
1996年,深圳房价再度飙升数倍,吸引了更多追梦人前来奋斗。
原有住房供不应求,且增建房屋既不安全也不符合时尚潮流。
鉴于此,蔡珠祥夫妇决定重建居所。
他们拆除了原有的四层小楼,斥资百万新建了一栋六层楼房。
随之房租价格也大幅上涨,使他们过上了依靠租金生活的安逸日子。
他们频繁出游,光顾高档商场,生活富足惬意,计划余生就此安逸度过。
然而,尽管物质条件改善,他们的情感却已不复往昔。
蔡珠祥虽达成目的,但他的举动,却遭到蔡屋围村村民的鄙视。
且他长达一年的“维权”行为,导致村民回迁和分红延迟一年。
回迁后,村民们依旧和睦相处,多年来他们获得的分红和租金收入,早已远超蔡珠祥所得的赔偿。
面对记者的提问,蔡珠祥表示对能回国安享晚年感到满足,但这显然言不由衷。
实际上,蔡珠祥渴望与村民共处,却遭到了无情的排斥。
晚年的他,成为了村民眼中的“众矢之的”,甚至无法与子孙相见,境遇极为凄凉。
但时光无法倒流,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因此。在做决策时务必深思熟虑,具备远见卓识,切勿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