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家族:西晋王朝的扛把子

三国可不求甚解 2024-04-13 10:46:42

在曹魏后期,有两个姓王的,自己地位显赫不说,还分别开辟了传承兴盛几百年的家族。其中一个是太尉王祥和他背后的琅琊王氏家族(包括东晋丞相王敦、王导,书圣王羲之等),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另外一个就是今天的主角——司空王昶和他背后的太原王氏家族。

太原王氏家族号称是秦朝名将王翦的后代,但由于世系族谱有缺漏,难以考证,不知是真有其事还是后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现有史料可追述到的最早的是东汉的王柔、王泽兄弟,二人都是二千石的中层官员。而开创太原王氏盛世的王昶,就是王泽的儿子。

王昶出仕于曹丕当太子时期,历任太子文学、太子中庶子,属于东宫的属官;曹丕登基后,先后晋升散骑侍郎、洛阳典农都尉、兖州刺史,步入省部级行列;曹叡在位时,加封扬烈将军,仍任兖州刺史;曹芳继位后,逐步晋升征南大将军、荆州豫州都督,进入二品行列,已经是军界举足轻重的存在了;曹髦继位后,参与平定毌丘俭、诸葛诞两次叛乱,负责牵制东吴援军,又先后晋升骠骑将军、司空,跻身一品行列,成为领导层之一。此时,王昶在曹魏政坛中的地位名列第五,仅次于太傅司马孚、大都督司马昭、太尉高柔、司徒郑冲四人。

甘露三年,王昶时任司空,排名第五

从能力上来说,王昶文武双全。论治国,他在地方时劝课农桑,发展经济;在中央时建议改革考课制度,抑制豪华。论文学,儒家功底也很深厚。论武功,曾在江陵大破东吴军队,还曾撰写兵书。不过由于王昶担任荆州都督时战线比较平静,没有太多战争,军事才华表现的不够明显。小编粗略估计,可能和曹仁、马忠等水平差不多吧。

甘露三年,王昶时任荆州都督

于国而言,王昶功绩其实也就那样;但于家而言,王昶可了不起。他的家族在后世之所以能继续辉煌腾达,和他这个司空的铺垫脱不了干系,说他以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豪族也不为过。

请横屏观看:

太原王氏族谱

1.第一代

在以往介绍的家族中,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案例可不多,大部分都是老爹官至三公,儿子至多只到九卿的,只有钟繇(太傅)、钟会(司徒)父子是个例外。而今天我们介绍的王昶父子不仅是又一个例外,还附带了买一赠一。

王昶有三个儿子:王浑、王深、王湛。

其中,长子王浑功劳最大,官职也最高。在曹魏世时,王浑凭着父亲的功劳官至越骑校尉,虽然等级已经到了四品,但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禁卫军军官,跟其他官二代的仕途没啥区别。但到了西晋后,王浑凭借个人能力,先后任徐州刺史、淮北监军、豫州监军、扬州都督,在任期间救济百姓,屡破吴军,内政、军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王浑的仕途只是到此,那么和他老爹王昶也没啥区别,只能算是主政一方的方面大员了。但王浑的机会比他爹强,他等来了西晋灭吴之战。在整个灭吴之战中,王浑从寿春出兵直逼横江,与下邳出兵的司马伷、豫州出兵的王戎、荆州出兵的胡奋、襄阳出兵的杜预、益州出兵的王濬共同构成了讨伐东吴的六路大军。而王浑的战绩也很突出,他在江北全歼了东吴丞相张悌率领的中军主力,这也是东吴仅剩的生力军,使得东吴兵力空虚,建邺门户大开。

东晋灭吴,王浑是东边第二路

如果此时王浑勇敢一点,直接跨江进攻建邺,灭吴的首功就归他了,后世的名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就得改成“王浑大军出扬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了。可惜王浑比较保守,想等王濬的益州水军到达,一起进攻建邺,毕竟在之前作战部署时司马炎交代过,王濬从益州出发,打到荆州时归杜预统一指挥,打到扬州时归王浑统一指挥。可王濬不管这些,一路顺江而下直接就占领了建邺,抢了头功,而王浑还傻乎乎地在江北等着王濬来报到呢。战后,王浑心中咽不下这口气,和王濬为了争军功不断弹劾对方,反而成了世人的笑柄。

笑柄归笑柄,王浑的地位还是无人能撼动的。在这之后,王浑不断晋升征东大将军、尚书仆射、司徒,成为和他老爹一样的三公,真正诠释了虎父无犬子。

王浑

其次,王昶的次子王深官至冀州刺史,具体事迹不详,但地位和权柄摆在这里。

再次,王昶的三子王湛虽然只官至太守,但他很有文采,名声超大。这有一个例证可以证明:王湛的儿子王承,也很有文采,号称“东晋第一名士”,但世人给出的评论却是: “祖不及孙,孙不及父”,意思就是爷爷王昶不如孙子王承,孙子王承不如父亲王湛,这也印证了王湛的文采有多高。

最后,这一代中还出了一位对太原王氏家族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王昶的侄子——王沈。

王沈是王机的儿子,但由于王机早逝,是王昶将其抚养长大的,因此他也是王昶重要的布局之一。

我们虽然一直常说子承父业,但在封建王朝这个君权独裁的年代,大臣们想把自己的权力继承下去,其实挺难的。毕竟两代人之间至少相隔二十年,而一个大臣能爬到权力顶峰基本需要耗费他一生的时光,留给儿子铺路的时间并不多,况且古代人们还短寿。能实现这一心愿的,要么得自己长寿,如司马懿(把司马师培养起来才去世了);要么君主有良心,如诸葛瞻(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才8岁,他能担任卫将军纯是刘禅顾念诸葛亮的恩情);要么老爸留下的班底足够雄厚,如曹丕;要么就是家族中有人能实现权力的过渡,王沈就是这里的典型(赵匡胤不传位给儿子而是给弟弟,也有这个想法)。

王沈的年龄应该比王浑大十岁左右。我们看王浑和王沈的履历就能发现,曹魏灭亡时,王浑还只是一个虚职的越骑校尉,而王沈已经是曹魏二品的镇南将军、江南都督以及晋国(不是晋朝,是司马炎的封国)的御史大夫了,能参与司马炎篡位的密谋了。况且,从能力上而言,王沈也是文武双全。论文,他和荀顗、阮籍共同编撰过《魏书》;论武,他也是镇守一方的都督,长期抵挡东吴进攻,尤其是灭蜀一役,在荆州牵制了大量救援的吴军。

咸熙元年,王沈时任江南都督

西晋建立后,王沈晋升骠骑将军,二品,算是进入了领导核心圈,能够为提携王氏族人使得上劲儿了。在这之后,以王沈、王浑两脉后人为核心,逐步繁衍形成了豪族太原王氏。而当时像王昶一样的其他一些权臣,如郑冲、蒋济、董昭、卫臻等,论能力、论地位都与王昶不相上下,后代却默默无闻,家族更是寂寂无名,估计就是难以找到这么一位年龄正好、能力够强的权力传递中枢吧。

2.第二代

在第一代的耕耘下,太原王氏第二代的光辉虽略有衰退,但总体仍不遑多让。

从权势来说,撑起太原王氏的是王沈的儿子王浚。王沈一世英名,可惜妻妾都没给他生下儿子,只有一个赵氏姑娘,估计因家贫在王家打工,被王沈给偶然“临幸”了,生下了王浚。王沈开始时还一直瞧不上王浚,可等他一蹬腿,才发现王浚是他唯一的儿子,因此只好由他承继家业。

王浚历任驸马都尉、越骑校尉、右军将军、东中郎将,熬到了四品官地位,奉命镇守许昌。在许昌期间,王浚投靠贾南风,弄死了晋惠帝的愍怀太子。之后平步青云,先后晋升青州刺史、幽州都督,成为地方主政大臣。在幽州任上,王浚将女儿都嫁给了鲜卑首领,由此笼络了鲜卑族。

此后赶上西晋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王浚凭借着鲜卑骑兵的力量,左右逢源,不断晋升安北将军、骠骑将军、司空、大司马、大都督,成为太原王氏第3位三公,也成为中原沦陷后北方唯二的晋朝势力(另一支是刘琨)。期间,王浚的力量也空前强大,多次大败石勒的骚扰和进攻,把势力版图从幽州扩展到了冀州,充分展现了太原王氏尚武的基因。而石勒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建立后赵的皇帝。后来,石勒还是靠假投降才拿下了王浚,奠定了后赵的基础。

王浚势力范围

此外,权势较大的还有北军中候王佑、光禄勋王遐,前者靠计谋出名,是太傅杨骏的心腹,后者靠女儿皇后出名,是皇帝的心腹,因此仕途都比较通畅。

从才华来说,撑起太原王氏的是王昶的两个孙子:王济和王承。

王济是王浑的次子,不过他没有子承父业,而是走上了文臣的道路。王济年少时就才华出众、口才很好,名声很大,称为名士,官至侍中。不过和西晋其他开国功臣及其后代一样,王济生活非常奢侈,一次宴请晋武帝,晋武帝好奇为什么有道蒸肫非常好吃,王济回答是用人乳蒸的,结果惹得晋武帝非常不高兴,没吃完就走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实晋武帝对于开国功臣们的骄奢淫逸也是非常不满的,但他不知道是没有能力,还是没有心思去限制、纠正,结果导致西晋普遍腐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憎恨、不耻的统一大王朝。

王承是王湛的儿子,也很有文采,号称东晋第一名士,东晋时的名人王导、卫玠都是他的弟子。王承仕途不高,在西晋时也是历任三公的属官,后来被八王之乱最后的赢家司马越相中,任命为参军,很受器重。但王承已经看到了中原的乱局,因此主动申请外出任东海太守,后来又干脆辞官,投奔晋元帝司马睿,担任了从事中郎。

综上两代人物,大家也能看出来,虽然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是两晋时的豪族,但发迹点并不相同。太原王氏在西晋时更有权势和地位,如大司马大都督王浚、司徒王浑、骠骑将军王沈,名士王湛、王承、王济等,都对西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琅琊王氏在西晋时基本都是太守级人物,只有王雄一脉出了个司徒王戎、太尉王衍。而到了东晋时期,随着琅琊王氏中王敦、王导两位丞相的出现,风头又一时盖过了太原王氏,太原王氏慢慢变成了陪衬。

3.第三代

当太原王氏传到第三代时,发展态势突然就歇菜了,但原因并非是家族教育不行了,而是生育跟不上了。第二代的显赫人物中,大都督王浚没有儿子,侍中王济只有两个庶子,也不成材,因此这两脉从此就断了,压力全部给到了剩余族人。也亏得太原王氏家族人数够多,家族教育也跟得上,随便拎出来几个人,勉强也能维持住局面,才没让家族断了根。

从这点来说,大家族的优势正在于此,抗风险能力够强,东边不亮西边亮,只要有一个后代是根好苗子,传承就不会断。

第三代中,撑起太原王氏门楣的是王承、王佑、王遐的后代。

王承的儿子王述,据东晋简文帝评价:“才既不长,直以真率便敌人耳”。意思是说,虽然才能不太行,但为人很真诚,这点就比其他人强了。说白了,这就是一句废话,和咱们说“你其实是个好人”异曲同工。但架不住领导喜欢,所以王述从最初的太守逐渐晋升为建威将军兼会稽内史、征虏将军兼扬州刺史、卫将军兼扬州都督、卫将军兼尚书令,反而成为军政通吃的二品大员。

王佑的儿子王峤,长于文学,淡泊名利,性格耿直,官至秘书监,三品。

王遐的儿子王恪,事迹不详,但官职竟然是领军将军。这个领军将军小编在前面的文章中不止提过一次,它是禁军的一把手,也是三品,真正的实权派。但不知为何,担任这么重要的一个官职,史书竟然没给王恪立传。

王遐的儿子王臻,官至崇德宫卫尉,属于九卿少卿,虚职,但好歹也是三品。

王遐的女儿王简姬,她嫁给了简文帝,封为皇后,使得太原王氏一族有了外戚的身份。

统计来看,太原王氏第三代其实混的也不差,三品官职这么多,只是缺乏一个声名赫赫的领头羊罢了。

4.第四代

如果说第三代是以量取胜,那么第四代就纯粹是以质取胜了。如果不是出了一个名臣王坦之,太原王氏真的要断代了。

王坦之年少时名声就很大,号称“独步江东”。他早期仕途都是在简文帝(未即位前)、桓温手下担任属官,后来担任侍中、左卫将军。简文帝是桓温扶植起来的傀儡,郁郁寡欢,不久就去世了。去世前他心灰意冷,写了封诏书,让桓温辅政,并可以效仿诸葛亮“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王坦之看了,非常干脆,直接当着简文帝的面把诏书撕了,苦口婆心劝简文帝更改诏书。

晋孝武帝登基后,王坦之晋升中书令,和尚书令王彪之、尚书仆射谢安一同辅政,不久又出任徐州兖州青州都督,镇守广陵,为稳定晋朝立下汗马功劳,当得起名臣这个评价了。

5.第五代

到第五代时,太原王氏又一次满血复活了,身居高位者一下子蹦出来许多人,当然,这并非是因为家族中出了许多天才,而是上一代的王坦之为他们铺好了路。

王坦之执政时跟谢安通力合作,非常融洽,又和桓温、谢安联姻,巩固彼此的关系。因此,桓温、谢安都很照顾王氏族人,在晋孝武帝选皇后时,谢安也是选择了王恭的妹妹王法慧。

概括而言,这一代的名人主要是王坦之的儿子们。

为了说清楚这些儿子们之间的故事,这次咱们不按传统的长子、次子顺序来,先说三子王国宝。

王国宝迎娶的是谢安的女儿,属于联姻的工具人之一,但由于王国宝本人品行不端,不受谢安待见,在谢安执政时一直升不起来,他便投靠了当时的权臣司马道子,一起联手排挤谢安。司马道子投桃报李,也不断提拔王国宝担任太守、辅国将军、侍中、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等官职,妥妥的位高权重。但王国宝本人实在烂泥扶不上墙,成天想着整人,惹怒了同为太原王氏家族中的王恭。王恭怒而起兵讨伐王国宝,司马道子为了平息王恭的怒火,便把王国宝给杀了。命运始终捏在别人手里,王国宝看似风光,其实过得也挺憋屈的。

再说长子王恺。王恺最风光时任侍中兼右卫将军,三品,史称“兄弟贵盛,当时莫比”,很是显赫。可惜在老三王国宝被讨伐后,担心殃及池鱼,选择辞官避祸,后来在吴郡内史任上去世。

第三说说次子王愉。王愉和王恺差不多,在王国宝被讨伐前任辅国将军,也是三品,也是“兄弟贵盛,当时莫比”的写照。王国宝被杀后,王愉改任江州刺史,当然了这也是司马道子的安排,王愉便顺势投靠了司马道子。王愉刚一上任,就被王恭的同盟桓玄俘虏了。看在以前联姻的份上,桓玄并未为难王愉,并且在篡位称帝后,将其任命为尚书仆射,很显赫的官职了。

不过王愉的结局却不怎么好,刘裕平定桓玄后,本来没打算收拾王愉,还给他加封了一个前将军的称号,但由于二人之前有矛盾,王愉害怕刘裕以后报复,阴谋除掉刘裕,结果被刘裕所杀,连带着子孙十几人都被诛杀了。

第四说说四子王忱。王忱官至荆州刺史、荆州益州宁州都督、建武将军,听名字属于二品大员了,但史书并未给王忱立传,具体事迹不清楚。

最后,说说王佑一脉的王蕴。前面介绍过,这两脉中最开始王沈就比王浑年龄大一点,现在几代人过去,年龄差不断累积,到王蕴这一代时已经差出一代人的距离了。因此,王蕴虽然是和王恺、王愉等人是一辈的,但他的年龄和生活的年代却是和王坦之同时的。

王蕴的妹妹王穆之是晋哀帝的皇后,女儿王法慧是晋孝武帝的皇后,作为双重外戚,他自然平步青云,历任太守、光禄大夫、五兵尚书、左将军、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等职,后出任镇军将军兼浙东五郡都督、散骑常侍、会稽内史,都是三品高官。王蕴本身注重回避嫌疑,不愿接受朝廷授予的重任,但谢安却屡次劝他接受,估计和前文说的扶持太原王氏有所关系吧。

6.第六代

到第六代时,太原王氏又处于一个低谷了,而且是内讧造成的低谷。这一代,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两三个人了。

一个是王愉的儿子王绥。他的遭遇和他老爹密不可分,在桓玄篡位后被任命为中书令,三品,刘裕平定桓玄后又改任冠军将军,后因王愉阴谋反叛刘裕而被牵连,被杀。

一个是王蕴的儿子王恭。前面提到了,王恭是因为不满王国宝的专权而起兵的,因此他们是生活在同一时代,而看族谱,王恭则是王国宝的堂侄,俩人差了一辈,这就是前面说的代际年龄不同而逐渐累积形成的。

王恭年少时就有很大的名声,又是外戚(晋孝武帝皇后王法慧的哥哥),因此晋升很快。历任丹阳尹、中书令、兖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都督、前将军,是当时东晋最强的地方军阀,而他控制的就是精锐的北府兵,赫赫有名的东晋名将刘牢之就是他的部下。由于他的叔叔王国宝一直在想方设法削弱他的实力,王恭愤而起兵,吓得司马道子赶紧杀了王国宝赎罪,第一次讨伐取得胜利。后来,王恭不满足现有成果,又二次起兵讨伐司马道子,只可惜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收买了刘牢之,让刘牢之反而掉过头来进攻王恭,王恭战败被杀。

而刘牢之也没好到哪儿去。后来他又背叛司马道子投靠了桓玄,后来又想背叛桓玄,被迫自杀。一代名将,在军事上赫赫无敌,在政治上却是小儿科,最终毁于一旦。

此外,第六代中比较显赫的还有王恭的弟弟王爽,官至侍中,不过很大程度上是沾了王恭的光,就不多介绍了。

这里,我们复盘一下太原王氏第五代、第六代的人。从官职来看,原本这两代人混的都还是不错的,许多都是掌握实权的三品大员,如果他们能联合起来,至少可以比肩王导、谢安这样的势力。但可惜他们内部不和,作为叔叔的王国宝、王愉都投靠了司马道子,而侄儿王恭却是站在司马道子的对立面,最终一番混战下来都被杀了,损失的都是太原王氏的实力。

7.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

经过王恭、王国宝一顿折腾以及刘裕一顿清洗后,太原王氏基本就算毁了,许多支脉都绝后了。只有王缉的儿子王慧龙跑了出来,逃到了北魏,至此太原王氏就开始在北朝发展,南朝姓王的基本全是琅琊王氏的后人了。

王慧龙跑到北魏后一心复仇,竭力鼓动北魏来进攻刘宋,而他也非常能打,多次击败刘宋名将檀道济和到彦之,维护了北魏南部边界的稳定。到彦之就曾评价说,南朝叛逃到北方的人中,只有王慧龙和韩彦之最值得忌惮。在军职上,王慧龙历任龙骧将军、宁南将军、虎牢镇都副将。这个宁南将军级别不详,但龙骧将军是从三品,那么宁南将军至少在三品以上。作为一个降将来说,这已经很显赫了。

王慧龙去世后,太原王氏第八代没出什么厉害人物,只有他的儿子王宝兴袭爵并继承了龙骧将军的称号。

王宝兴去世后,第九代就只出了一个王琼,王慧龙三代单传,能把香火传承下来也真不容易。王琼不阿附权贵,所以多年来一直赋闲,担任虚职,但由于他女儿是皇帝的嫔妃,官职倒也一直不低,历任前军将军、左将军、镇东将军、中书令。

8.第十代及以后

太原王氏传到第十代时,终于开枝散叶了。王琼一共生了4个儿子,而这四个儿子分别形成了后世的四房,被唐朝列入“七姓十家”的禁婚家族。由于小编对隋唐史不太熟悉,所以从第十代往后,小编就只笼统介绍一下得了。

在所有四房中,大房是发展最好的。大房的始祖叫王遵业,他是北魏著名的史学家,名声很大,负责编撰皇帝的《起居注》,是后世写作北魏史书的重要依据,官至司徒左长史、黄门侍郎,从三品,后来在河阴之变中被杀。

王遵业的儿子王松年,在北齐任侍中。王松年的儿子王劭在隋朝官至秘书少监,也是一名史学家,编纂了《齐书》。其后代王溥,为唐昭宗时的宰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改任工部尚书。

当然了,这只是唐朝顶级的太原王氏族人,如果把三品以上的都算上,估计和南北朝时期差不多,乌泱泱一大片,毕竟,人家是豪族。

0 阅读:6

三国可不求甚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