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灭吴立下汗马功劳的羊祜,其后人怎么样了?

三国可不求甚解 2024-10-02 04:45:34

大家上学时应该都背过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一诗吧,诗中说的“羊公碑尚在”就是指的羊祜。但是当你在三国历史中去寻找羊祜,或者说从《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羊祜时,往往又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不仅是他,连同他所在的泰山羊氏家族都在三国历史中没啥存在感。

与诸子登岘山

根据《晋书》的记载,羊祜家族是“世吏二千石”,就是太守、九卿一级,虽然没出过三公,但也是地方上的世家大族了。羊祜的祖父叫羊续,曾任庐江太守、南阳太守等,是一个大清官,“悬鱼太守”典故说的就是他。羊祜的父辈羊秘、羊衜、羊耽在东汉末期、曹魏时期也是官至太守、九卿等,但在三国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却没啥参与度。唯一能和我们熟知的三国人物挂钩的,是羊祜的父亲先娶了孔融的女儿,后来又娶了蔡邕的女儿,羊祜的叔父羊耽娶了辛毗的女儿辛宪英。

这也是当时世家大族的一般状态,看似名声不显,在高层没啥动作,但一帮族人霸占了下层太守、县令以及相关的掾属等一帮职务,可以源源不断维护家族的利益和维系家族的传承。

(请横屏观看)

羊祜家谱

1.第一代

第一代成员中毫无疑问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羊祜。羊祜出仕于曹魏末期,那时候司马氏已经掌握大权了,羊祜的姐姐又嫁给了司马师,所以他天然就是司马氏的党羽。在曹魏期间,他历任黄门侍郎、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中领军等职务,和荀勖共同承担司马氏的机要秘书,估计在司马氏代魏过程中也出了不少主意。而能担任中领军这一禁军头领的职务,也可见司马氏对他的信任。

司马氏篡魏之前,羊祜官至中领军

西晋建立后,羊祜先后晋升中军将军、尚书右仆射、卫将军等职务,后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身份坐镇荆州,着手统一大业。因在步阐叛吴一役中被陆抗击败,被贬为平南将军,后又晋升到征南大将军,直至去世。

羊祜虽然志在灭吴,但东吴的对手陆抗也是一代名将,二人攻打数年,也只是互有胜负而已,正如同当年诸葛亮和司马懿一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僵持。因此,羊祜在任期间,主要靠恩德和宽容感染东吴,吸引其将领来投降,同时囤积粮草,举荐王濬为益州监军,训练水军,准备灭吴。临终前,羊祜上书晋武帝,建议趁东吴孙皓在位,国内怨声载道之机灭吴,同时举荐杜预代替自己,为后来三国一统画下了蓝图。

因为姻亲的缘故,这一代中除了羊祜身居高位的还有他人。一是羊祜的哥哥羊发,官至淮北都督护军,事迹不详。二是羊耽的儿子羊瑾,官至尚书右仆射,三品,事迹也不详。三是羊耽的另一个儿子羊琇,和晋武帝是发小,担任中护军十几年,执掌西晋禁军。

总之,泰山羊氏这一代算是风光无限。

2.第二代

第二代中,泰山羊氏整体差点意思。

羊繇的儿子羊亮,官至大鸿胪,后来被前赵的刘渊所杀,另一个儿子羊陶任扬州刺史、侍中,倒都是三品,在永嘉之乱中被害。

羊祜没有儿子,过继的羊篇官至刺史,他的侄儿则基本官至太守。

羊瑾的儿子羊玄之官至尚书右仆射、特进,级别倒不低,可惜是凭借皇后女儿的身份,也没啥突出能力。

3.第三代第四代

这两代中整体也没啥能人。羊发的孙子羊曼,年少时就很有名气,被称为“兖州八伯”之一,在永嘉之乱中跑到江东,投奔了晋元帝司马睿,历任尚书郎、太守、丹阳尹、前将军等职务。在王敦掌权时,羊曼曾担任王敦的右长史,鉴于王敦反相毕露,所以整天喝酒混日子,在苏峻叛乱时,羊曼坚守云龙门抵抗,最终遇害,也是一名忠臣。

此外,有名的还有羊玄之的女儿羊献容。在八王之乱期间,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被杀后,大臣又给皇帝物色了一个皇后,这就是羊献容。但羊献容一天也没享受到皇后的福利,八王之乱期间,晋惠帝被废一次羊献容就跟着被废一次,还时刻担心自己被人祭旗。永嘉之乱时,前赵攻破洛阳,羊献容也被俘,但她的命运却否极泰来,被前赵的刘曜相中,纳为妾,后来刘曜称帝,她也成为皇后,并且能参与政事。作为一名俘虏,又曾嫁人生子,羊献容还有此际遇,说明一定长的非常非常漂亮。

4.第五代

等到第五代时,东晋已经灭亡,刘宋建立。这一代,泰山羊氏中比较有名的有两个人。

羊繇一脉的羊玄保,史书并未记载其能力如何,但年轻时,刘裕的铁杆军师和助手刘穆之举荐他为参军,说明能力应该还是比较强的。羊玄保历任太守、廷尉、御史中丞、尚书、光禄大夫、特进等官职,为政平和,而且为人忠贞。他比较搞笑的是,他特别善于下棋,曾经和宋文帝刘义隆拿郡城赌棋,他赢了,因此宋文帝就封他为宣城太守。

羊玄保的堂兄弟羊欣,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沈约评价他的书法为“王献之之后,可以独步”,有 “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的说法。唐朝《书断》中,将他的隶书、行书、楷书都评为妙品,和卫瓘、钟会齐名。

5.第六代至第八代

到第六代以后,泰山羊氏活跃在历史上的就剩羊琇一脉了。

羊琇的五世孙羊规在刘宋时根据薛安都一起投降了北魏,所以他的后人就留在了北方。到羊规的孙子时,出了一个羊侃。此人在军事上也算得上名将,曾在北魏时平定地方叛乱,被封为征东大将军、泰山太守,算是回到了老家任职。但羊侃却心系南方,发动叛乱投降了萧梁。

在梁朝,他历任云麾将军、冠军将军、州刺史等,数次跟随梁朝北伐,但每次自己的意见都不被采纳,北伐也未成功。后来侯景发动叛乱时,由于梁朝承平日久,能用的将领和兵力不多,羊侃奉命保卫台城。在一团混乱中,羊侃运筹得当,阻挡侯景进攻,哪怕侯景把他儿子押在阵前,他也不投降,就这样抵抗了好几个月,直到在军中病逝,算是对得起梁朝了。

当初羊侃反叛北魏时,他的兄弟大部分都跟随他一起投奔了梁朝,但也有例外,他的哥哥羊深、堂兄弟羊敦、羊烈却表示效忠北魏。

羊深此时已是北魏安东将军,但他主动向皇帝上书请罪,获得原谅,后逐渐晋升抚军将军、卫将军、中书令、车骑大将军,进入北魏高层。后来北魏分裂成东西魏前夕,孝武帝被高欢所迫跑到长安,羊深则坚守在兖州反抗高欢的统治,后兵败被杀。

羊敦在羊侃叛乱时时任兖州刺史,但他不仅没有附和羊侃,还是起兵抵抗,浇灭了羊侃割据兖州的企图,被迫南逃。羊敦在北魏最后官至卫将军,和羊深一样,都是二品大员。

羊烈在羊侃叛乱时还小,没啥作为,只能跑到洛阳向皇帝告密,以和羊侃划清界限。在东魏、北齐时期,羊烈先后晋升轻车将军、太守、龙骧将军、平南将军直至骠骑将军,和羊敦简历差不多,也是二品高官。

从以上人物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北魏时期,羊氏家族以家乡泰山郡为基础,势力基本覆盖了兖州这一片,家族成员虽然实职多是一郡太守,但附加的将军称号却往往是二品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或卫将军,说明羊氏在当地很有能量。当年羊侃叛乱时,如果羊氏家族能一条心的话,割据兖州徐州成为一方军阀,未必不可能。

6.第九代及以后

第九代中,羊深的儿子羊肃以文学见长,参与编撰《修文殿御览》一书。

羊侃的儿子羊鹍在台城攻破后假意投降了侯景,后来在侯景失败时趁机杀死侯景,也算为父亲报仇了。后来,羊鹍在梁朝历任州刺史等职务,在王僧愔和侯瑱的斗争中被杀害。

自此之后,泰山羊氏就未见有什么重量级人物出现,渐渐退出世人视线。

0 阅读:203

三国可不求甚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