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耗费470万元!人工降雨究竟是怎样实现的?为何不大规模推广?

科普记 2023-07-01 16:26:44

2023年6月,我国多地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尤其是北京,突破了72年来的首次连续超40度,持续的红色预警让人苦不堪言。

对此情景,不少人称这个时候来一场人工降雨降降温该有多好。

可是想要人工形成降雨,还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用飞机或火箭弹等工具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滴迅速凝结成雨滴落向地面。

当云层温度在-4℃~-10℃的范围内时,就要采用冷云催化的方式进行人工降雨。

这就需要使用飞机来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促使冷云上方的冰晶密度增大,从而产生降雨。

而当云层温度高于0℃时,就要采用暖云催化了。

此时可以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来促使雨滴的形成。

其实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幻想着掌控呼风唤雨的本领。在一些古装剧里,也有寺庙求雨的片段。

而我国最早的人工降雨试验是在1958年。这一年夏天,吉林省遭遇了60年未遇的大旱。

于是,北方各地就用飞机,向云中播撒了碘化银等催化剂实现了降雨。

并且,人工降雨不仅能解决干旱问题,它还有这许多用武之地。

例如在1987年,大兴安岭的那场特大森林火灾中,人工降雨就发挥了灭火的重要作用。

2015年,武汉市利用人工降雨,大大减缓了雾霾天气的影响。

2022年,浙江全省被高温笼罩,一场人工降雨使天气降温了10度。

那为什么夏季高温时不能普及人工降雨呢?这就要提到它的成本了。

根据上海首次施行人工降雨的初步预算中提到,实施一次人工降雨就需要470万元。

其中,一次催化剂的费用是40万元。而剩下的430万元,则用到了飞机租用、播撒设备等硬件、地面检测、人力资源等几十个项目上。这是使用飞机播撒催化剂人工降雨的费用。

如果是使用火箭弹播撒催化剂的话,一枚的价值在2000-4000元之间。而用于使用的人工降雨火箭发射架的价值,在20万元左右。

另外还有运输费、押送费、报关费和发射费等 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000年到2004年间,江苏省共发射增雨火箭872枚,增雨17.5亿立方米。合算一下,这也是一笔价值不菲的投入。

最后,还想跟大家科普一下比较少见的人工降雪。

2020年底,河南郑州迎来了第一场初雪,而这一场降雪就是利用人工至降的。

想要人工形成降雪,首先天上必须有0℃以下的冷云。然后使用火箭炮向云中播撒致冷剂、结晶剂、吸湿剂和水雾等,以增加云中的冰晶浓度 改变云滴大小从而形成降雪。

0 阅读:0

科普记

简介: 科普工作者,为您分享趣味科普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