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岳全传》中,岳飞出生不久就遭遇大水。他的父亲岳和想了一个办法:由岳母抱着小岳飞坐在后花园寻到的大缸里,顺水漂流,躲过一劫。流落他乡母子相依为命。岳母靠给人家洗衣缝补生存,稍大一点的岳飞拾柴度日。
好心的王员外请了好朋友、当时最好的师傅周侗教自己的孩子王贵以及好朋友的孩子汤怀、张显家中学艺。机缘巧合的是周侗发现一个好苗子岳飞,收为义子,倾囊相授。周侗教育徒弟们“独行快,众行远”,互相团结,相互扶持才能取得好的成就。

岳飞与王贵、汤怀、张显结为异姓兄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县考比武场上王贵、汤怀、张显神箭称绝。箭靶挪之一百二十步,才叫停,三位英杰开弓发箭,射出满堂惊讶的喝彩之声。要知道汉末“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将军是神箭手,百步穿杨,名扬天下。
王贵,是周侗最为勇猛的徒弟,骁勇无比,有“火神”之称。一套廉颇刀法,练得炉火纯青。在牟驼岗,他看到王善正提金刀指挥,认为擒贼先擒王,便纵马杀来。真是挡着死碰着亡。王贵一声怒喝刀劈王善,夺其金刀。这一气呵成的神勇,颇有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之风。


汤怀,勤勉忠义,练功刻苦。岳飞专门给他打造了一杆烂银枪。与敌拼杀时,耀眼夺目,杀伐果断间犹如毒龙出海。
张显,善使钩镰枪,是岳家军唯一的钩镰枪将。其地位差不多与水泊梁山好汉金枪手徐宁相当,还真在日后的大破铁浮图(俗称连环马)中展示了耀眼光彩的无敌战神形象。
牛皋的父亲与周侗是好朋友。牛父临终前让牛皋去找周侗学艺。岳飞代师傅教授牛皋文武之道。牛皋善使双锏,力大无穷。

书中交待:岳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独创六合枪法,一杆沥泉枪神出鬼没。能开三百斤铁弓,左右均能射箭,二百四十步,且能九箭连珠。
他们个个文武全才,因同住麒麟村,被誉为“麒麟五子”。若无变故“枪挑小梁王”,本该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没有这些发小、结义兄弟,或许没有后来的岳元帅,这是怎么回事呢?
进京赶考,夺武状元,是练武之人的梦想。“麒麟五子”也不例外。

听说有人要“提前”抢武状元,牛皋出手啦。原来罗成后人罗延庆与杨六郎的后人杨再兴,都认为自家枪法厉害,天下第一。相约小校场比武,所谓“提前夺武状元”。两个人大战在一起,异常激烈,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激战正酣,牛皋来了,他认为有人竟敢偷偷提前夺武状元?太不可思议啦,他要替岳飞抢这个武状元,纵马挥锏冲上去就打。


罗延庆、杨再兴见来了一员虎将。两人不打了,一起对付牛皋。幸亏岳飞及时赶到,一记“败枪”计,巧妙地破了罗、杨二人攻势。两人认为岳飞厉害,决定回去再练枪技,等下一场再夺武状元。
牛皋的这个误会,促成了岳飞的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提前退场。

校场比武当日,岳飞遇到了麻烦:主考官张邦昌有意阻挠、百般刁难,小梁王威逼利诱。为保周全,“麒麟五子”做了分工,各司其职。正如所料,因为小梁王身份尊贵,他的不幸引起了骚乱。本次夺武状元已不可能,还会祸及岳飞。幸亏弟兄们早有准备,合理安排。兄弟们齐心协力杀出重围,逃离考场。
“枪挑小梁王”让岳飞名扬天下,同时“麒麟五子”也被逼无奈,只能暂回老家。然而,磨难接崇而来。途中经过红罗山(也称红螺山)时,遭遇到了山大王们的阻击。

黄脸金甲战将,手持托天叉与王贵大战二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这位将军叫梁兴。
使大刀与汤怀大战,旗鼓相当的叫赵云。

岳飞、张显、牛皋也各对一将厮杀……
原来,这五个山大王就是“红罗山五雄”。他们也是刚参加过京城抢夺武状元的这场科考,被迫上山。除了梁兴、赵云外,另三位是:使方天画戟的施全、使狼牙棒的吉青、使錾金枪的周青。他们听说原来是岳飞他们,不打了,情愿结为异姓兄弟。随后,十兄弟一同回岳飞老家汤阴县,习文练武……

后来,岳飞领军有功,却被张邦昌陷害,将要被斩首。牛皋正值生日,听说了,生日也不过了,带领这帮兄弟立马出手相救。
这就是传说中“岳家军”的最早班底和支柱,被誉为“岳飞十兄弟”……这九个兄弟几乎陪伴岳飞一生(正所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们共同创造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辉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