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的西南腹地,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水城古镇。这座古镇,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岁月无声,而时间的刻痕却深深地刻印在这里的每一块砖瓦上。那新修的城墙回望着昔日的印记,仿佛是历史的回响。这里曾是水城厅城所在地,据《水城老城志》记载,厅城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又因其形状酷似一片荷叶浮在水面上,也被称为“荷城”。而清朝同治末至光绪初年任水城厅通判的陈昌言留下的“环城无翳水无波,回望城浮一叶荷。除却酒杯忙不得,夕阳亭上听秧歌。”这首诗也道出了“荷城”的由来。

走在古镇的街上,脚下的石板路,经过无数行人的踩踏,已经变得光滑而圆润。这些石板,见证了古镇的兴衰更替,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欢笑与泪水。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朱门绮户尽显古韵,这些无不透露出人们的智慧与匠心。
古镇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建筑,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这里,三线文化及民俗文化街区、餐饮美食街区、民宿街区等各具特色,让人目不暇接。在三线文化及民俗文化街区,你可以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气息。那些老旧的物件,虽已不再生产,但依然保留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你可以在这里,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民俗文化表演,如舞龙舞狮、民间戏曲等,让你在欣赏中感受到古镇的文化魅力。
餐饮美食街区,也是水城古镇的一大亮点。这里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烙锅洋芋,香辣爽口,味道奇,油而不腻,有“西部一绝”之称号。一碗羊肉粉,直叫食客一身大汗淋漓,意犹未尽,但浑身有种通体舒泰的享受。金黄色的油炸臭豆腐,配以香菜、小葱、辣椒,让人回味无穷。甄甄糕热气腾腾,色香味形样样俱全,清香润泽心底……你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六盘水风味,感受到古镇人民的热情与好客。

夜幕降临,古镇渐渐换上璀璨的华服,仿佛一颗镶嵌在时光长河中的明珠,熠熠生辉。每一条青石板路都被柔和而温暖的灯光轻抚,古朴的屋檐下,一串串明灯随风轻摇,将夜色染上了一抹温馨与喜庆。这些灯光,不仅照亮了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这时,你可以漫步在古镇街道上,感受那份宁静与浪漫。你可以看到,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都被灯光装点得如梦似幻。南城门在灯光的映照下,更加威严而庄重;内城河两岸的灯光,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街道两旁的古建筑,在灯光的照耀下,更加古朴而典雅。
水城古镇不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与独特的民俗;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夜景与浪漫。然而,古镇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此。它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馆,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在这里,你可以与古人对话,与历史交流;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时光的变迁;在这里,你可以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
冬去春来,岁月嬗变,留下的是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而古镇依旧深情,岁月静好。

(王华,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六盘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钟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钟山文学沙龙秘书长等。文字散见于《中国作家网》《贵州文艺界》《贵州作家》等,有诗歌被选入《六盘水市2018年度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卷)》,文章入选《贵州文艺评论》《中国茶全书·贵州六盘水卷》《六盘水苗族志》等多种选本,曾被评为六盘水市钟山区文艺界第一届“十佳文艺工作者”等,主编有散文集《大美凉都》《故园情》和报告文学集《追梦》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