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身为四大家鱼之首,为何被称为“索命鱼”?它有什么可怕的?

科学多一点 2024-03-02 15:04:20

说起四大家鱼,其实往往指的是草鱼、青鱼、鲢鱼以及鳙鱼四种鱼类。而青鱼作为人们极其钟爱一种,除了“好养活”之外,其实也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寓意和经济价值。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实际上青鱼也是可怕的“索命鱼”。

青鱼的习性与别致令人喜爱

从外观来看,青鱼和草鱼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但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来青鱼的鱼鳞要更具层次感。除此之外,它也是四类家鱼中唯一的“食肉者”,在野外的生态环境中,青鱼的主要食物种类有虾、螺蛳等小型水下生物。

而青鱼“好养活”的优势不止体现在“喂食方便”上,其对水生态的要求同样不高。在众多淡水鱼中,青鱼对环境有着极优越的适应性。

因为青鱼能够通过体肤以及肠道进行呼吸,因此对水下的氧气含量需求并不大,这也就造就了青鱼耐受缺氧环境的能力,使之成为了“低氧环境”中为数不多能够正常活动的鱼类。

而人们喜爱养“青鱼”的原因则有两点,第一,青鱼的身上有着一块奇石:青鱼石。但严格来说,这其实并不是真石头,而是青鱼咽喉位置上的硬质,在平日里,它就是靠着这块硬质,去碾碎螺蛳等食物的外壳辅助进食的。

但由于这块硬质的外观晶莹透亮,和玉石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这类事物在鱼类的身上也确实少见,因此有些地区会专门采集“青鱼石”,稍作打磨后让家人佩戴,一些人认为有逢凶化吉、躲避灾祸的功效。

除了寓意佳之外,肥美的肉质也让青鱼成为了众多“饕餮食客”的心头好。在野外,青鱼一般生活在临近水底的中下层位置,并且由于虾以及螺蛳等食物捕捉起来并不难,在“食肉与懒散”影响下,青鱼的个头一般能长到40-70公斤,身长也在1米左右。

此外,青鱼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富含优质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等物质,食用后有很大的养生功效。在寓意、个头、好吃、好养的多重影响下,青鱼能成为四大家鱼之首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生长特点注定让青鱼成为水下王者

虽然青鱼“处处好”,却有着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不易捕捞,而这,也正是青鱼被称为“索命鱼”的原因。

由于青鱼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多人家收购,因此渔农们对它的捕捞活动也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那时候的捕捞工具有限,大部分渔农为了保证打上来的成鱼健康又具有活性,一般都会亲自下水用手捕捞。

但这也就大大增加了捕鱼的难度以及危险性,要知道,野生成年青鱼的个头能超过1米且有70多斤重。就算把它放在陆地上,扑腾起来也不是一个成年人能够控制住的,何况这是在水底,形成的捕捞难度将会成倍的增长。

并且青鱼的繁殖期一般在4-7月,这也就意味着夏季汛期到来的时候,人们往往能够在河边找到它们的身影。此时,虽然青鱼数量非常多,但汛期致使的水线上升,水底环境愈发复杂,就会让捕捞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综合这些原因,“青鱼”能成为“索命鱼”也可谓是实至名归了。而到了现在,即使钓鱼爱好者的钓竿材料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各类工具的辅助能够让钓鱼这项活动变得简单很多,但毕竟青鱼的个头放在那里 ,一场持久的拉力赛始终是无法避免的。

一旦不小心,钓鱼爱好者就可能被青鱼给带到水下。这时候无论是不服气还是为了捡回来高价的鱼竿,当事人都需要在未知的水环境中游出去不短的距离,对于水性不好的人,就很可能增加“溺水”的风险。所以,虽然如今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但青鱼那“索命鱼”的名头却依然没有被摘除。

野生“索命鱼”的散养成本也是天价

既然有人追求青鱼的味道,也有人追求青鱼的观赏价值,为什么渔农不对这种鱼类进行散养呢?这样明明可以规避捕捞风险,同时也能增加经济收入。

其实说起来,一切还要从青鱼的生长周期谈起。即使是相较于其他散养鱼,青鱼的成长速度也是可以排到前列的,一般来说,3个冬龄之内,青鱼的平均重量就能达到5公斤左右。等其来到首个成熟期,也不过5龄左右,但这时候的青鱼个头就已经能达到15公斤了。

所以青鱼在“四大家鱼”中也有着生长最快的头衔,而长得快,就意味着“吃得多”。正如我们所说过的,青鱼同时也是“食肉鱼”,因此它的菜谱上肯定是少不了各类小虾以及螺蛳的,但这也就带来了问题。

渔农养鱼是为了售卖,但为了提高青鱼的生长效率,就需要额外购买虾、蚌等作为青鱼的食物。一来二去之间,就无形当中提高了渔农的养鱼成本,但如果不投喂这些食物,青鱼的养殖周期就会受到影响,甚至3年左右才能拿出青鱼成鱼进行售卖。

所以与青鱼相比,渔农养殖食草鱼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就像草鱼,不仅投喂方便,成本不高,较快的成鱼周期也能帮助渔农迅速收回成本。所以说,虽然青鱼一直都存在着消费市场,但却很少有人会专门购买青鱼鱼苗进行大面积的养殖。

而说到消费市场,青鱼的交易其实也是有点“叫好不叫座”的。虽然青鱼肉质鲜美,当家鱼养也有美好寓意,但有一个不可抗力,就是青鱼的成鱼个头实在太大了。既然渔农不愿意散养,那就只能从野外青鱼入手了。

而仅仅是“野外捕捞”这一项标签,就已经将青鱼提价了,再加之至少30公斤以上的重量,只会让更多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众所周知,鱼类吃的就是一个鲜味,可青鱼如此大的个头,势必无法被一个普通家庭一顿饭解决,如此就不得不放入冰箱冷藏,但这就与人们吃鱼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而养鱼爱好者相较于消费者虽然愿意为此掏钱,但这个群体说到底还是数量太少了,无法形成有效的购买市场。种种原因归结下来,也就形成了市场时常有个体收“青鱼”,但却无物可买的情形了,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28
科学多一点

科学多一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