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赵太祖石虎 形象)
冉闵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俩人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亲密。
亲密到什么程度?俩人的脑袋,可以拴在一条裤腰带上。
当年石勒把皇位传给儿子石弘,石虎不满意,就是冉闵鼎力支持石虎发动兵变,石虎这才废杀了石弘,成为了新帝。
冉闵这个人,有一个很大,也是很显而易见的特点,那就是很能打。
东西晋交替时期的战斗机,乱世群雄中的歼十一,武力值爆表,经常上演一个打十个的戏码。
《晋书》: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
本着遇强则强,遇弱则不怠的作战方针,冉闵在战场上击败了一众名将之后,可就算是扬了名了,放眼天下,无论是汉人将领还是胡人将领,一听到冉闵的名字,那心里可都得掂量掂量。
后赵,是十六国时期的割据政权,疆域很大,拥有辽东,辽西,河西之外的所有北方地区,还和衣冠南渡后的晋朝形成了对峙的姿态。
后赵的整体国力很强,但后赵的皇帝们大都有个毛病,那就是传皇位的时候太过随便了。
皇帝们不尊崇某一种继承制度,比如长子继承,幼子继承,兄终弟及,而是完全看心情,想把皇位传给谁,那就传给谁。

(后赵高祖石勒 画像)
当年石勒放着精明强干的石虎不传,非要把皇位传给书呆子儿子石弘,结果后来石弘被杀,石虎篡位。
按说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石虎总该学乖了吧?
哎,石虎偏不,他放着自己聪明能干的儿子石遵不传,反而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小儿子石世。
而这个石世,即位的时候只有十岁。
主少国疑,你这不是纯纯的要引起皇室内斗么?
某位贤人曾经说过,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
这句话放在石虎的身上,的确是一点也不假。
果然,石世的屁股还没坐热,石遵谋反,率兵攻入皇宫,杀掉了石世,成为了新帝。
有趣的是,助力石遵篡权夺位的,还是冉闵同志。
石遵能登基,基本上全靠冉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

(后赵石遵 形象)
石遵的年纪稍微大一点,而冉闵的年纪稍微小一点。
因为石遵没有子嗣,没儿子,又因为冉闵实在是助力他当皇帝的第一功臣,所以石遵后来还曾对冉闵许下过这样的承诺:
《晋书》: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
你好好努力,以后我立你为储君,把这后赵江山传承给你。
冉闵听完之后很开心,但石遵说完之后就后悔了。
许个高官厚禄,一生荣华富贵也就算了,怎么还把皇位给许出去了?
自己的确是没有儿子,但不代表后赵石氏里没人啊。
这江山毕竟是祖宗的基业,姓石不姓冉,就算把皇位传给个远方亲戚,也比传给冉闵强啊。
所以,石遵登基之后,不仅没有遵守承诺,反而还打算联合自己的兄弟石鉴,除掉冉闵这个心腹大患。

(后赵石鉴 形象)
权力,让这对曾经在战场上亲密无间的队友发生了质变。
往日的真诚坦然一去不返,同谋和合作变成了敌意和缄默。
然而,石遵没有想到,关键时刻,自己的这个兄弟石鉴,居然反水了。
石鉴不仅没有帮助自己,反而临阵倒戈,泄露了自己要除掉冉闵的消息。
冉闵一听,当时可就火了。
我为你们石氏赴汤蹈火一辈子,你当了皇帝之后耍赖不给我储君的位子也就算了,你现在还要搞卸磨杀驴,你还要给我弄死,你这事儿办的可太不地道了!
由是,冉闵怒发冲冠,发动兵变,杀掉了石遵,拥立了石鉴为新帝。
石鉴是自己拥立的,能当上皇帝全靠自己血战,这位新皇帝总该对自己感恩戴德了吧?
冉闵的想象很美好,但现实依旧残酷。
我们要知道,皇帝这个职业的威力,是巨大的。
它的威力不在于当了皇帝之后,有多少的权力,有多少的财富,或者可以决定多少人的生死,而在于成为皇帝,可以让一个人彻底脱胎换骨。

(武悼天王冉闵 形象)
当年反水和冉闵站到一起的石鉴是一个人,现在当了后赵新帝的石鉴,又是另外一个人。
那皇位看起来璀璨,但坐上去却是那么的冰冷彻骨。
在这样的氛围下,石鉴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
冉闵当年有可能威胁兄弟石遵的地位,那是不是也有可能威胁到自己?
反问之下,又是一连冷汗惊出,因为石鉴发现,不管出于什么角度,冉闵都必须死。
冉闵一天不死,自己饭就吃不下,睡觉也不香,自己的这个皇位就坐不安稳。
所以,石鉴登基第一件事儿,就是派人杀掉冉闵。
然而,冉闵不是废物,不是饭桶,而是纵横十六国时期的名将,石鉴消灭冉闵不成,反而被冉闵抓住机会给反杀了。
一路走来,冉闵同志经历的可以说是太多了。
他的命运曾经和后赵王朝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和后赵的历代帝王悲欢同,荣辱共。
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了后赵王朝而卖命,攻城掠地,杀伐征战,不用说别的,他身上密密麻麻的新伤旧伤,就足可以说明他是一个称职的将领。

(王朝更替)
然而,在经历了数不清的欺骗,背叛和伤害之后,冉闵终于明白,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光靠自己的一腔孤勇是没用的。
自己是会打仗,但武将的命运总是被朝廷上那些穷酸文臣所控制。
自己的确很勇敢,但在步步惊心的诡谲权谋中,自己又能走多久呢?
斗争和阴谋,修身和治下,无奈与坚守,天道与轮回。
这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一柄寒光凌冽的快刀。
事到如今,想要活下去,只能不择手段。
冉闵没有犹豫,除掉石鉴之后,他吞并了后赵,建立了冉魏,成为了冉魏王朝的开国皇帝。
和以往万象更新,雄踞一方的那种开国皇帝不同,冉闵这个皇帝虽然是当上了,但他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后赵末帝石祗 形象)
后赵有个叫做石祗的宗室子弟,身份是老先帝石虎的儿子,不服冉闵统治,在河北邢台一带举兵数十万,跟冉闵可就算是僵持上了。
和传统意义上的亡国之君也不同,石祗是一个很有韧性的人,他也许知道靠自己的力量不能抵抗冉闵,所以他举兵反抗冉闵的唯一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自己灭亡之前,尽可能的消耗冉闵的力量。
石祗明白,冉魏初立,百废待兴,正是缓口气发展的时候,如果让冉闵把这口气喘过来,那以后可就不好弄了。
所以,趁着冉闵根基不稳,自己必须倾尽一切的消耗冉闵的有生力量,让冉魏王朝的综合实力急速下降。
事实证明,石祗做到了。
虽然他后来终于落得了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但冉闵为了消灭他,几乎是举国之力,付出了一切,把所有家底儿都给搭上了。
冉闵付出一切消灭了石祗,但他却再也没有能力对抗来势汹汹的邻国前燕了。
前燕,这是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

(前燕烈祖慕容儁 形象)
老实说,前燕的实力并不算强,前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儁虽然也算能征善战,但如果碰上巅峰时期的冉闵,实在是连根葱也算不上。
只可惜,此时被石祗折腾的鸡飞狗跳的冉闵,已经是英雄迟暮,强弩之末了。
马尔克斯曾经说过:暮年的岁月不是奔涌向前的激流,而是一个无底的地下水池。
谁能抗拒这种由时间和命运所左右的衰败呢?
不久后,前燕兵临城下,冉闵力战不敌,终被俘虏。
朝为将帅,暮为天子,而当太阳再次升起,一代枭雄冉闵,竟然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混了个国灭被俘的下场。
作为胜利者的慕容儁囚禁了冉闵,还以十分不屑的姿态嘲笑他:
《晋书》: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
你当年不过是给后赵皇帝打工的奴才下人,怎么有胆量妄称天子?
冉闵看着他,十分冷漠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晋书》: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风云并起,天下纷乱,如你这样卑劣不堪的人物都可以作乱谋逆,我冉闵英雄一世,如何做不得帝王呢?
这样一个曾经震动十六国的人物如今成了自己的阶下之囚,慕容儁十分希望能在冉闵的身上看到对自己的恐惧和臣服,然而等待他的,只有冉闵眼睛里的寒芒和冷笑。
公元352年,冉闵死于前燕,魂归九天。
《晋书》: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其日大雪。
冉闵被斩杀之地,七八余里的草木全都枯萎,蝗灾突至,大旱来临,最后又是一场白茫茫的大雪,掩盖了这所有的一切。
雪地之下,一具已经不能辨认身份的尸体安安静静的陷入了永久的沉睡,任也不知道这个人的生命中承载了多少让人叹为观止的往事。
用户14xxx09
我冉闵大帝,中华儿女用不忘记
永远到底有多远
冉闵不是英雄,只是一个为了自己利益的亡徒。华夏历史中不应该来把他作为汉族民族英雄。
z 回复 02-13 01:25
杀胡令了解一下
永远到底有多远 回复 z 02-13 06:38
你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和我心目中的不同,也建议你多读读后赵的石闵。
watch
石闵大单于威武![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声叹息。
絕潋
没有冉闵,后面有没有汉人还是问号
懒猫
这个家伙的反骨是不亚吕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