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京都闻道阁 2025-01-10 11:45:34

文丨吴刚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春节,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和一次情感的集结以及心灵的归宿。而这份情感,往往从除夕夜那一场盛大的鞭炮仪式开始。在这个举国同庆同喜同欢同乐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鞭炮齐鸣,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庆祝方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蛇年春节的脚步渐近,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而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放鞭炮无疑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每当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不仅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更让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更在无形中驱散了人们心中的忧虑和疾病,带来了希望和健康。

春节放鞭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习俗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从我们的祖辈那里流传至今,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庆祝,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它象征着驱邪避害、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不仅是传统习俗的体现,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平安、吉祥的祈愿。在鞭炮声中,我们仿佛能听到过去的回声,感受到未来的呼唤。

无论身在何方,那一声声熟悉的鞭炮声,它们似乎带着长辈的祝福和春天的气息,穿越时空,将人们的心灵紧密联系在一起。

鞭炮,又称“爆竹”“炮仗”“爆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了。关于它的起源,一种说法是其源于“庭燎”。“庭燎”是远古时用竹子做成火把照明,竹子燃烧后发出“晰晰”的爆裂声,这就是最早的爆竹。

春节放鞭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常居住在海底,每年冬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了,所以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会贴红对联以及燃放爆竹来驱赶“年”兽。当时人们通过燃放竹子来驱赶年兽,以求来年平安。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社会生活的《诗经·小雅》就有“庭燎晰晰”的句子。先秦时期就已存在的“爆祭”,这是一种通过燃烧柴火来“敬神驱邪”的宗教行为。《周礼·春官》篇所记载“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祭”。《荆楚岁时记》(南朝·梁·宗懔)中写道:“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爆”就是“烧”,其与一般烧火的不同之处,是燃烧时有声响发出。

在汉代,放鞭炮的形式开始使用火药,称为“爆仗”,主要用于军事和宫廷表演,如《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爆仗”,即现代爆竹的雏形。

到了南北朝时期,放鞭炮的习俗已经较为普遍,如《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唐代期间,人们在小竹筒内装上硝再点燃,响过之后,硝烟四起。当时的人们用这种方法驱散山霾岚气,预防疾病。过年时燃放爆竹,此时也开始盛行。而对于这一习俗,多情的诗人们自然也会以之作为上佳的用笔题材。于是唐诗中就有许多关于爆竹的描述,如元稹的“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张说的“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于鹄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刘禹锡的“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宋代是放鞭炮发展的重要阶段,李畋在《该闻录》中记载了用爆竹驱鬼的故事,表明爆竹在民间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火药被发明出来以后,宋代还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卷纸裹硝的鞭炮。人们用多层纸紧卷火药并接以引线,点燃使之爆炸作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宋朝时过年燃放爆竹之风较之前更为普遍,文人所记比唐代也就更加丰富,如:陈与义的“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黄公度的“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家喻户晓的要数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成了过年时最流行的名句。北宋时的鞭炮是单个的,点燃一枚响一枚。南宋末年、元朝初年,又出现了将单个爆竹编联在一起的做法,时人把它俗称为“编炮”,这与现代燃放方式就很类似了。还因其爆炸时如舞长鞭般地响震,故又被叫做“鞭炮”。考究的鞭炮用红纸做成,燃放后,红色纸片散落满地,以取其“吉利”之意。

明清时期,放鞭炮的习俗更加普及,花色品种增多,燃放时间也从除夕夜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

到了近现代,虽然不再有“山魈”这样的迷信色彩,但放鞭炮仍然是春节和其他重大节日的重要习俗,用以庆祝和驱邪。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子逐渐被火药所取代,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鞭炮。放鞭炮的习俗因此得以传承,成为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样做除了是保护家人的安全,也是为新年多增添点儿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在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开门爆竹”的习俗,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在爆竹的声响中辞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又被称为“满堂红”,同样也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

放鞭炮是很有讲究的,还特定时间燃放:大部分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应该都有过捡鞭炮的经历,每逢腊八或年前的几个小节气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顿时间村子里、鸡鸣狗吠,那种场景好不热闹,不一会儿便有一群年龄不大的孩子欢快的奔走在各家门前,捡拾着未燃的鞭炮,时不时地也会有个鞭炮“砰”的一声炸开,也免不得一阵孩子欢笑!

在我国,小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日期在南北方有所不同,北方通常为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为腊月二十四。在庆祝习俗方面,北方和南方各有特色,包括放鞭炮这一习俗在内。

北方小年放鞭炮的习俗:在小年这一天,北方人有放鞭炮的习惯。这一习俗旨在庆祝即将到来的春节,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驱赶年兽,去除旧年的不顺,迎接新年的好运。放鞭炮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是中国民间传统中辞旧迎新的重要标志。

南方小年放鞭炮的习俗:相比之下,南方小年放鞭炮的习俗不如北方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小年的庆祝方式和习俗更多地保留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注重家庭团聚和情感交流。虽然放鞭炮是北方特有的习俗,但在某些南方地区,人们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如贴春联、举行家庭宴会等)来庆祝小年,以表达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家人的关爱。

总的来说,北方小年放鞭炮是较为普遍的习俗,而南方则可能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庆祝方式。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这些差异正在逐渐融合,人们共同分享着传统节日的温馨和欢乐。

关于“小年”放鞭炮。有诗为证: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北方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三,是自清朝雍正年间开始的,皇帝在腊月二十三日祭拜灶神,随后王族和贝勒效仿,使得这一日期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北方地区在历史上受政治影响较深,因此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定在腊月二十四,以晋代名将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已有腊月二十四日祀灶的记载中得知,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在《祭灶词》中提到这一天。南方地区远离政治中心,更注重农耕文化,因此小年定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在不同地区也有差异,如:江浙沪地区:将除夕前夜称为“小年夜”,而不是腊月二十三。南京地区:将正月十五元宵节视为小年。沿海地区:如鄱阳湖沿岸等地,保持腊月二十五过小年的习俗。

尽管小年的日期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辞旧迎新,以及对新年的期盼和庆祝——是相同的。无论是北方的腊月二十三还是南方的腊月二十四,都是中国人对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总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和谐、国泰民安的深深寄托。

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烧纸、敬神位,放一挂大的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极大地烘托年味。屋内是欢声笑语,屋外是震天的响声,鞭炮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高潮。此外大年三十燃爆竹还可以驱赶“年兽”。年兽是古代传说中的恶兽,这种恶兽头大身小,身长十数尺,来去如风,凶猛异常。年兽每当年末的除夕之夜就要出来伤人、吞噬牲畜,村民会感到非常恐慌。不过年兽有一大弱点,那就是怕爆竹声,因此为了赶走年兽,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燃爆竹,放爆竹也渐渐成为节日习俗。

大年初一:早上开门后,先放三个大的“开门炮”,然后煮饺子,再放一挂大的鞭炮。早晨,人们出门走亲探友前会先放一挂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被称为“满堂红”。民间认为,“开门炮仗”放得越早越好,象征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

破五: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在中国年俗中,过年要把五穷赶走。人们烧鞭炮,到处串门,喜庆气氛带旺人气,赶走牛鬼蛇神,还要拿起扫帚把垃圾清扫出门,意指把脏东西都赶出去,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晚上吃饺子,放一挂较小的鞭炮。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传统文化中,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七点左右放鞭炮被认为是最为吉利的时刻。这一时刻被认为月圆人团圆,是祈福的绝佳时机。此时放鞭炮,象征着驱逐不祥,迎来幸福与富足。人们在月光下放鞭炮,不仅有意义,更有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在元霄节,人们通常在晚上放鞭炮和烟花来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放鞭炮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还与几个流传广泛的传说相关联。

天帝放火的传说:很久以前,人间有一只会飞翔的神鸟被不知详情的猎人射杀。天帝因此极为震怒,决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放火烧尽人间的人畜财产。天帝的女儿于心不忍,偷偷向人间泄露了这个秘密。人们得知后,纷纷在家张灯结彩,燃放烟火,并假装家中无人,使得天帝以为人间已被烧成灰烬。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人们都会点亮灯笼,放烟火,以纪念这一成功保住家园的事件。

平吕之乱的传说:据传,元宵节的起源与汉文帝刘恒平定诸吕之乱有关。在吕后去世后,诸吕试图再度发动叛乱,恢复吕氏家族的权力。汉文帝刘恒平定了叛乱,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并下令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放鞭炮庆祝。

东方朔救火的传说:另一个传说与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有关。传说中,汉武帝曾看到城内火光冲天,原来是人们元宵节夜晚放烟火不当引起了火灾。东方朔机智地提出了在城外放鞭炮的解决方案,以避免城内火灾并保证人们安全,从此人们开始在元宵节期间主要放鞭炮而非烟花。

嫦娥奔月的传说:虽然与元宵节的直接关系不大,但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常与元宵节联系在一起。传说嫦娥在服用不死药飞升到月宫后,人们在元宵节期间通过放鞭炮和烟花纪念她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

朱元璋放灯传说:这个传说与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有关。据说在元末明初,朱元璋为了庆祝胜利和推翻元朝,命令在正月十五放灯。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元宵节期间放鞭炮的传统,增加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药王菩萨治疯的辅助传说:在这个传说中,玉帝为了一统天下,命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百姓因吃了疯人药而疯疯傻傻,直到药王菩萨在正月十五晚上将他们的夜餐变成汤圆,里面放上清醒剂,才使百姓的疯病得以治愈。正月十五因此也成为了庆祝恢复清醒和太平的日子。

这些传说不仅为元宵节放鞭炮的习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还展现了中国人对和谐、平安的美好愿望。

春节传统放鞭炮的时间通常截止到正月十五。据悉,截至发稿时,广东佛山市,河南郑州市、濮阳市和南阳市,以及辽宁鞍山市已经明确,2025年春节可以有序、限时或在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河南郑州:小年二十三、正月初一到初五、正月十五,这些时间每天的7点到23点;除夕早7时至正月初一凌晨1时。

河南南阳、濮阳:规定春节期间允许放鞭炮的时间为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到初五、正月十五。

辽宁鞍山:2025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禁止燃放。

我为这些地方允许放鞭炮鼓掌并叫好,因为它符合民声民意民俗民风。

“每一个鞭炮的绽放,都像是我心中快乐的音符在跳跃;每一声鞭炮的炸响,都如同我心底喜悦的鼓点在敲响。放鞭炮,对我来说,是过年时最让我期待的事儿!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可以放鞭炮的时刻。我从屋里拿出鞭炮兴奋地来到空地上点燃鞭炮,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时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1988年前的记忆,只要问及任何一个中国人,谈论春节放鞭炮都会津津乐道,眉飞色舞。

自从那年后,我国开始逐步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以应对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颁布《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了烟花爆竹的管理和使用,标志着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正式立法。

2010年起:多个城市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应对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问题。

2023年:部分地区调整政策,允许在特定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以平衡环保和安全的需求。

这些措施反映了我国在保护环境和公共安全方面的努力,同时也体现了政策在不同年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关于禁放鞭炮的问题,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指出,以环保为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懒政、蠢政、霸政的行为。这种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环保争议:虽然烟花爆竹的燃放确实会对空气质量造成短期影响,但与之相比,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等却是持续且大量的污染源。春节期间的鞭炮燃放与全年其他时间的空气污染相比,影响是有限的。

文化和社会意义:放鞭炮是中国千年的传统习俗,象征着驱邪避害和迎接新年的到来。禁止燃放鞭炮可能会导致传统文化的断层和社会不满。

就业和税收影响:烟花爆竹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对于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问题:尽管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但更多的是出于安全考虑,如防止火灾和人员伤亡。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改进来解决,而不是简单禁止。

一言以蔽之,禁放鞭炮的政策在环保、文化、经济和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争议和负面影响。因此,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燃放鞭炮,不仅可能不符合民意,也可能引起社会不满和抵制。

尽管关于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措施越来越严格,但是人们还是违规大胆地放鞭炮。于是春节依然鞭炮齐鸣,不绝于耳。显而易见,禁令收效甚微,燃放鞭炮之所以难以完全禁止,主要原因包括:

文化传统与习俗:放鞭炮是中国春节的重要传统习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象征着辞旧迎新和驱邪避凶。这种文化传统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使得即使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仍倾向于保持这一传统。

社会心理与情感需求:在疫情等困难时期,人们可能感到压抑和焦虑,放鞭炮成为了一种释放情绪的方式。特别是在疫情结束后,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地方政府的宽松政策:尽管有禁令,但地方政府在执行时往往采取较为宽松的态度,允许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燃放烟花爆竹,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需求。

经济因素:烟花爆竹的生产和销售也是地方经济的一部分。在一些地区,禁止燃放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因此地方政府可能选择较为宽松的管理策略。

安全考虑:虽然燃放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如火灾和伤人事件,但公众可能认为这些风险可控,尤其是在地方政府的监管下。

综上所述,春节放鞭炮的禁令之所以难以完全执行,是因为这一传统习俗深植于中国文化,同时考虑到社会心理、经济和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未来,如何在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的同时,合理管理和引导这一传统习俗,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说心里话,春节放鞭炮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放鞭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思念和对新一年的期盼。其次,适度的放鞭炮活动可以增强节日氛围,让人们更加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燃放鞭炮,而是应该在遵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安全的庆祝。

在享受放鞭炮带来的喜悦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安全和环保问题。为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和销售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安全意识,遵守燃放规定,尽量选择低污染、低噪音的烟花爆竹产品。

春节放鞭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思念和对新一年的期盼。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安全和环保问题,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春节的喜庆氛围更加浓厚。

春节放鞭炮是中国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它不仅仅是一种庆祝新年的方式,更承载了千百年的文化意义。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关于是否应该在春节期间放鞭炮,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放鞭炮作为春节的传统习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感寄托。放鞭炮的声音和火光象征着除旧布新,驱邪避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对于老年人来说,放鞭炮是他们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对于年轻一代,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验。

春节放鞭炮既有其深厚的文化意义,也面临着环保、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挑战。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解决其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也许,通过采用电子烟花、限制燃放区域和时间等方式,可以在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继续传承这一古老的习俗。

让我们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以放鞭炮的方式表达对家的思念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共同迎接一个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新年。

☆ 本文作者简介:吴刚,曾用名吴绪承,湖北监利人,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2008年2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授予海军上校军衔,2016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授予公安三级警监警衔。历任村团支部副书记、新兵连副班长。夜航大队伞勤主任,军、师、团、夜航大队政治部(处)干事。歼击机团、强击机团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海军某高炮团代政委,军后勤部政治处主任,《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特约记者,公安调研员、二级高级警长等职。闲暇时喜欢写一些消息、通讯,小说、散文,诗歌,随感。数十年来,有3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微信公众平台。其中有百余篇荣获军内外新闻奖、优秀征文奖。著有《海天壮歌》等多部文集。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1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