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把海关交给外国人管理,为何关税反而增加了?

勇往直前破荆棘 2025-01-19 13:00:46

世人常说清朝是一个腐朽的王朝,但你可知道,在这个腐朽的王朝里,却藏着一个令人意外的"廉洁部门"?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部门竟是由外国人管理的!

1853年,小刀会起义爆发,上海陷入一片混乱。当地的江海关官员纷纷弃关而逃,逃入租界寻求庇护。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提议被摆上了谈判桌:由外国人来管理中国的海关。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何等屈辱!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外国人的管理下,海关不仅井然有序,关税收入更是节节攀升,一度占到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是怎么做到的?外国人为何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他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管理方式?

一、意外之举:清政府的无奈之选

道光三十三年的上海,繁华依旧。码头上,商船往来如织,货物堆积如山。江海关的大门前,却挤满了焦急等待的商人。

"又要加价才给放行?"一个广东商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都习惯了,这江海关的规矩,谁不知道呢!"旁边的客商叹了口气。

这样的情形在当时的江海关并不少见。官员们明码标价:多给银子,货物立马放行;少给银子,货物继续扣押。每年数百万两白银的关税收入,竟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上缴朝廷。

就在商人们叫苦不迭之时,一场意外的变故打破了这种局面。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起义军攻入上海县城。起义军首领刘丽川一声令下,江海关衙门被捣毁。当时的江海关监督金安、上海道台吴健彰等官员仓皇出逃,躲进了租界。

这一逃,就是整整一年多。上海港成了无人管理的自由港,外国商船随意出入,关税无人征收。这可急坏了英法美三国驻沪领事。

1854年6月29日,三国领事联名上书两江总督怡良:"海关无人管理,以致税收损失惨重。若不采取措施,恐将影响贵我两国邦交。"

三国领事提出一个建议:由英法美三国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税务司,代管江海关。

这个提议让两江总督怡良陷入了沉思。一边是节节攀升的走私,一边是不断流失的税收。权衡再三,怡良终于点头同意。

7月12日,第一任"洋税务司"华衡芳走马上任。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外滩设立临时关卡,恢复征税。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临时性的安排,却带来了惊人的变化。两年内,三国税务司征收的关税竟达70多万两,而且分文不少地上缴国库。

这个数字令朝廷大为震惊。要知道,此前由中国官员管理时,每年上缴朝廷的关税还不到实际征收额的十分之一。

咸丰皇帝在批阅奏折时,专门提到此事:"洋人代征关税,竟能如此尽职,实属难得。"

1856年,清政府更进一步,在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推行这一制度。两年后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更是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

就这样,一个始于权宜之计的临时安排,最终成为了清朝海关近半个世纪的管理模式。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二、赫德时代:海关现代化的开端

1861年11月,一艘从英国驶来的商船停靠在上海外滩。船上走下一位身材魁梧的英国人,他就是即将在中国海关任职近半个世纪的总税务司赫德。

当时的上海外滩,还不是后来那个"远东第一滩"。临时搭建的木质关卡前,几名洋税务司正在查验货物。赫德看着这一切,对前来迎接的同僚说道:"这里需要一个真正的海关。"

上任伊始,赫德就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人员制度的革新。他废除了此前临时招募的做法,建立起严格的考试制度。无论中外人员,都必须通过笔试和面试才能入职。

1863年春天,第一批通过考试的税务司走马上任。在他们中间,有来自英国剑桥的高材生,也有出身官宦家庭的中国读书人。赫德规定,每位新入职的税务司必须同时学习中英文,这一规定让海关成为了当时中国最早实行双语办公的机构。

"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海关,光有人才还不够。"赫德很快又推出了新举措。他从英国订购了最先进的验货设备,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实验室,能够准确鉴定货物的成分和价值。

1865年的一天,一艘装载茶叶的商船准备出关。检验员取出一件新式仪器,只见他将茶叶放入其中,转动把手,很快就得出了准确的含水量数据。这在当时可谓是高科技了。

记录显示,仅1865年一年,上海海关就采购了价值数万两白银的各类检验设备。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验货效率,也让走私变得更加困难。

但最让人称道的,还是赫德建立的"四柱册"制度。这是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将每笔税收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案。在这个制度下,任何一分钱的去向都能够追查。

"四柱册"制度实行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趣事。一天,赫德翻看账本,发现一笔数额可观的税款记录有异常。经过追查,原来是一名税务司收取了额外费用。赫德立即将此人革职查办,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此事之后,海关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在这里,任何形式的"额外收入"都是不允许的。

到1875年,海关税收已经突破1200万两,是1861年的三倍多。但赫德并未就此满足。他开始着手扩建海关设施,在各个通商口岸兴建了一批新式海关大楼。

1893年,上海外滩的江海关大楼竣工。这座融合了欧洲建筑风格的大楼巍然屹立,成为了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站在大楼顶端眺望,黄浦江上的商船往来如织,一派繁荣景象。

这时的中国海关,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它不仅仅是一个征税部门,更承担着航道测绘、灯塔管理、邮政服务等多项职能。在赫德的管理下,这个机构逐渐发展成为清朝最有效率的部门之一。

三、改革创新:意外的历史机遇

1867年的一天,上海外滩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群年轻人正排着队走进新落成的海关学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海关人才的学校,由赫德亲自筹建。

"要想让中国人自己管理海关,就必须先有一批懂洋务的人才。"在开学典礼上,赫德如是说。这所学堂的课程设置也十分特别:除了传统的算学、文史之外,还开设了英语、国际贸易、航海测绘等新式课程。

学堂里的一幕幕场景,让当时的人大开眼界。一位英国教师正在黑板上写着"Customs"(海关)的单词,而在隔壁教室,一位中国教习则在讲解《资治通鉴》。这种中西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学堂的第一批学生中,就有后来成为海关要员的容闳。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时的海关学堂,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洋务学堂',我们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

与此同时,海关的档案管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70年,赫德引入了英国最先进的档案管理制度。每一份文件都有专门的编号,每一笔业务都有详细的记录。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海关的日常工作,还成为了研究清末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天津的海关档案室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份1871年的报关单。上面详细记录了一艘英国商船运来的货物清单:印度棉布200匹、英国毛呢50匹、鸦片10箱......这些记录,都是用中英文对照书写的。

更令人惊叹的是,海关还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国的气象观测网络。1873年,第一个海关气象台在香港建成。随后,各个通商口岸也相继建立了气象站。这些气象站不仅为航海提供天气预报,还记录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系统气象数据。

1875年的一个台风天,香港海关气象台准确预报了台风路径,使得数十艘商船及时避险。这一消息传开后,引起了各国航运界的关注。一位英国船长在航海日志中写道:"中国海关的气象预报,比我们英国海军的还要准确!"

航标管理是另一项重要创新。1880年,赫德开始在各大港口设立航标处。他们负责设置和维护灯塔、浮标等导航设施,并定期发布航道通告。

在舟山群岛的一座灯塔上,至今还保存着一本1885年的值班日志。记录显示,灯塔守夜人每隔两小时就要检查一次灯火,确保灯塔正常运转。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中国沿海的航行安全得到了极大改善。

所有这些创新,都为中国近代海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们不仅提高了海关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精通海关事务的本土人才。这些人才,在日后的海关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成效显著:令人惊叹的转变

1880年的一天,两江总督左宗棠收到一份特殊的报告。这份由海关总税务司署呈送的年度报告显示,当年全国海关税收已突破3000万两白银,较1865年的830万两增长了近四倍。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左宗棠拿着报告,向身边的幕僚感叹道。更让他惊讶的是报告中的一个细节:这笔巨额税收,竟然分文不少地全部上缴国库。

在此之前,海关税收的上缴往往只有实际征收额的很小一部分。1850年的一份档案显示,当年江海关实际征收税银约200万两,而上缴朝廷的却不到20万两。这种情况在其他口岸也普遍存在。

然而到了1885年,整个局面已经完全不同。设在上海的海关总税务司署开始定期向朝廷提交详细的收支报告。每一笔税收都有明确的来源,每一分支出都有具体的用途。这种透明的财务制度,在当时的清朝官场上可谓独一无二。

这笔持续增长的海关税收,很快成为了清政府的重要财政支柱。1885年,李鸿章向朝廷提出购买新式军舰的请求。当时的清政府正为筹措军费发愁,最终决定以海关税收作为担保,从英国贷款购买军舰。

"若无海关稳定的税收,北洋水师的建立恐怕还要推迟许多年。"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写道。

1890年代,海关税收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当时清政府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这些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海关税收再次成为了重要的筹资渠道。

一份1895年的统计显示,仅天津一个口岸的海关税收,就足以支付京奉铁路一年的建设费用。而当年全国海关税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200万海关两,约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这些税收不仅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推动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1896年,由海关税收资助的京师同文馆扩建工程开工。这所学校培养了大批通晓西学的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

到了1900年,海关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税收机构。它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现代邮政系统,开设了多所新式学堂,还资助中国参加了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

1908年,年迈的赫德离任时,海关税收已是他刚上任时的六倍有余。这个数字背后,是整个海关系统近半个世纪的变迁与进步。从一个濒临崩溃的腐败机构,发展成为清政府最可靠的财政来源,这种转变在清朝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五、历史启示:一个特殊的教训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一位英国记者来到上海海关采访。在那座雄伟的海关大楼里,他看到了一幅令人深思的景象:中国职员和外国税务司有序工作,往来商船按章纳税,一切都井然有序。

"真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个腐败横行的地方。"一位老海关职员对记者说道。他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发黄的账册,那是1850年代的税收记录。账册上的数字前后矛盾,涂改痕迹明显。

而在同一间办公室的另一个柜子里,则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四柱册。每一笔收支都清清楚楚,每一个数字都准确无误。这两种账册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海关六十年来的变迁。

1902年,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向清政府提出建议,希望由清政府重新接管海关。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提议被清政府婉拒了。

当时的军机大臣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海关税收事关国计民生,现在运转良好,不宜轻易更改。"这份奏折的背后,是清政府对自身治理能力的清醒认识。

1905年,日本驻华公使对此事发表评论:"清政府宁可让外国人管理海关,也不愿意交给自己人,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在海关工作了四十多年的张叔和常常给年轻同事讲述一个故事。1870年代,有个商人想通过走后门逃税。他先是去找了本地官员,没有成功。又去找了洋税务司,同样碰了钉子。最后不得不按规矩交税。

"那个商人后来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见到不收钱的官员。"张叔和说,"从那以后,他再没想过走后门。"

1906年的一天,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召见了几位大臣。谈话间,有人提到海关的成功经验能否推广到其他部门。慈禧沉默良久,最终只说了一句:"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这句话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海关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采用了先进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这些制度得到了严格执行。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

1908年,当赫德离任时,他给继任者留下了一份备忘录。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文件中,他详细记录了海关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有一段话格外引人注目:"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者不够诚实,也会成为一纸空文。"

这段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思考。它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管理的核心,不在于管理者的国籍,而在于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是否有忠实执行这套制度的决心。

而今天,当我们站在上海外滩,望着那座见证历史的海关大楼,似乎仍能从中感受到那段特殊岁月留下的印记。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