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导读:黛玉只想着当宝二奶奶,不顾宝玉死活

浮生漫读人生长 2024-08-23 01:29:23

这一回的回目名是“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主要写了两件事:元春去世和宝玉疯癫。

关于元春去世,写得非常潦草而又刻意。

宫里通知贾府元春重病,派人去看视,就在贾母王夫人等在外宫时,元春就去世了。

按照判词,有“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之句,应该是在夜里薨逝,临死前看破繁华,于是像秦可卿托梦给凤姐一样,向爹娘托了一个梦。而这个梦也是贾府最后的机会,“退步抽身早”。

贾政王夫人没有勘破梦境,也就让最后的机会就这样溜走了。

可惜,续作没有写出来,而是让元春之死的情节变得很潦草。

再说刻意,看一段原文:

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

刻意写元春薨于立春前夕,又说这一天是寅卯相交,就是为了对应判词里的“虎兔相逢大梦归”。

原作者是不会这么刻意的,这也是二者笔力上的差距。

上一回提到宝玉的玉丢失了,园里的人找了一整天,袭人居然不敢上报,怕担责任。

续作者怕是忘了原著对袭人的描述,“心地纯良、克尽职任”,就因为怕担责任,出了这么大的事,却不敢让贾母王夫人知道,这是“克尽职任”的表现吗?

瞒当然是瞒不住的,贾母还是知道了,于是决定高赏金悬赏。

这几篇有分析过,续作者对贾府有着很深的误解,比如把贾府误解成市井大杂院。

现在,续作者又把贾府“一代不如一代”误解成愚蠢了。

按照常理,对于寻物,越是赏金高,越不能对物品描述得太具体,因为总会有人因为高赏金而做假。

可是,贾府贴出来的告示,不但详细描述了通灵玉的大小样式颜色,连上面刻了什么字都说得清清楚楚。

果然,有人上门送玉,从贾母到王夫人,再到贾琏王熙凤和袭人,居然都一时无法判断真假。

我就不信,凭贾琏的精于世故和王熙凤的绝顶聪明,竟然想不到会有人做假。

当然,这一章回让我最感到意外的是黛玉的表现。

在续作者笔下,黛玉变成了一个极度自私的结婚狂。

宝玉丢了玉,大家都急得不得了,只有黛玉心里暗喜:这玉丢得好啊,丢了就破了金玉之说了,那我嫁给宝玉就更有希望了。

她难道忘了这块通灵玉曾救过宝玉的命吗?

那次救命说明,通灵玉真的有通灵的作用,是可以为宝玉保平安的。难道黛玉只想当宝二奶奶,不顾宝玉的死活吗?

当宝玉因丢了玉而变得异常,袭人怀疑是生病了,希望黛玉能去开导一下宝玉,黛玉竟然拒绝了,理由是:

只因黛玉想着亲事上头一定是自己了,如今见了他,反觉不好意思:“若是他来呢,原是小时在一处的,也难不理他;若说我去找他,断断使不得。”所以黛玉不肯过来。

这实在太过自私了,如果是真爱一个人,听到对方身体有恙,会不顾一切去看望。

两个人青梅竹马,从来不避讳什么,突然就不好意思起来,难道在黛玉心中,自己的面子比宝玉的健康更重要?

哪怕没有爱情,不是恋人,仅仅只是朋友或兄妹,听到对方生病了,或许自己能起到减缓病情的作用,也会义不容辞,而不是思前虑后有所顾忌。

所以,我实在不明白,在续作者的眼里,黛玉是什么样的人设。我唯一能理解的就是:黛玉只想快点嫁给宝玉做宝二奶奶,她完全不在意宝玉的生死,更不在意别人的感受。我只等着嫁宝玉,至于宝玉生病,还有你们着急通灵玉的下落,都与我无关。

0 阅读:22
浮生漫读人生长

浮生漫读人生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