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崇尚英雄和极具家国情怀的国人来说,战争题材的老电影曾经是我们最愿意观看的类型片,应该说,当年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扎扎实实地拍摄了一大批优秀的战争题材影片,既丰富和繁荣了我国的电影产业,也满足和成就了国人的精神需求与情感寄托。
那些战争题材的影片都遵循着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路线,取材大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上,这就决定了当年的战争题材老电影,能够让观众形成情感共鸣,可感可及。
今天,我们盘点十部我国出品的战争题材的老电影,以重温彰显爱国情怀和家国情结的光辉岁月。
第一部:南征北战
这是一部非常有名的经典战争题材的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1952上映,参与制作的都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导演成荫、汤晓丹,导演成荫是位比较高产和经典频出的导演,其后来所执导《上海姑娘》、《女飞行员》和《拔哥的故事》,都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史上留有浓重的记载。

电影的主要演员有陈戈、冯喆、张瑞芳等,陈戈在第一版《雷雨》电影中饰演周朴园,得到了领导人的表扬,冯喆主演过多部经典红色影片,包括《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和《金沙江畔》等,张瑞芳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后来主演过《李双双》、《大河奔流》和《泉水叮咚》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

这部电影改编自话剧《战线》,以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粉碎反动派对山东的进攻为故事主线,成功塑造了大智大勇、善打胜仗的我军的形象,也成功诠释了伟大领袖的光辉战略思想的战无不胜。

这部影片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片,电影中的敌军将领映射的是张灵甫。
第二部:地道战
1965年,反映我冀中人民坚持游击战,成功创造出地道战,粉碎日军大扫荡的战争片《地道战》拍摄完成,并在1966年上映,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由任旭东导演,朱龙广等主演。
这部影片创造过30亿观影人次的纪录,是备受观众喜爱的老电影,如今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2022年1月,该片获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 。

这部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冀中人民不屈不挠、百炼成钢抗击敌人大扫荡为主线,彰显了我国人民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成功昭示了我国军民的创造精神和游击战争路线的辉煌正确。

朱龙广在影片中饰演天不怕地不怕的典型人物高传宝,是无数坚持人民战争、在党的领导和教诲下成熟起来的普通群众的艺术集成和形象代表。朱龙广后来在86版《西游记》中出演过释迦牟尼,同样家喻户晓。


在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有着鲜活灵动的开创壮举,不仅有驰名遐迩的地道战,也有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地雷战。
这部电影以山东海阳县人民群众自创土地雷抗击日寇的光辉典型为主体,成功诠释了人民战争的坚实群众性和绝对的正义性,并且昭示了中华民族的不可辱和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战争的思想路线澎湃力量。

电影《地雷战》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62年上映,这部电影的编剧之一是电影《地道战》的导演任旭东,导演是徐达、吴健海、唐英奇,主要演员是白大均、董元夫、张长瑞、吴健海、杨雅琴。参与演出的杨雅琴是我国电影事业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人物,其主演和参演的影片众多,比较知名的有《苦菜花》、《侦察兵》和《西子姑娘》等。

这部影片同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在我国战争片中,是无可撼动的存在,后来,得到了多次翻拍,并被改编成同名舞剧。
第四部:上甘岭
这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影片,在国际上同样拥有卓越的知名度,其爱国主义的表达,英雄主义的礼赞,国际主义的视野,充分彰显了我们祖国和人民的神圣和伟大,充分体现了人民对于侵略战争和霸权主义的憎恶与抗争。

高扬的家国情怀,澎湃的正义激情,成就了这部电影在影史上的不可逾越的书写,成就了这部电影傲然奇崛的风骨与风范。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1956年上映。由沙蒙、林杉导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
影片该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我志愿军队伍,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志豪情,以刚强不可夺其志的风骨胆略,坚守阵地,浴血奋战,寸土不让,争锋相对,并取得战略性胜利的风云往事。

这部影片的经典之处还在于流传下来了《我的祖国》的歌曲,成为跨越世纪的恢宏旋律,其抒情的表达、激越的情怀,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部:兵临城下
影片《兵临城下》以解放战争为背景,以东北孤城的战与和为主线,以我军强大的感召力和卓越的战略战术为着眼点,讲述了我东北民主联军兵临某孤城之下,采取了以战促和的顾全大局的柔性战略,其中有深入虎穴的孤勇,有大义凛然的劝降,有幡然醒悟的归正,既有战争片的宏大气象,又有类型片的矛盾冲突。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1964年上映,林农执导,陈汝彬、李默然、庞学勤主演。影片导演林农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和导演,其执导过很多流传至今的经典影片,如彪炳影史的《党的女儿》,荣获国际大奖的《甲午风云》等,
在这部影片的演员阵容中,不能不提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他也是《甲午风云》的主演,其还主演过著名的反特影片《熊迹》和参演过群星熠熠的经典影片《花园街五号》。在这部《兵临城下》有着精彩演出的庞学勤,是后来《花园街五号》的主演,他还主演过《烈火中永生》等重量级的影片。在这部《兵临城下》中,庞学勤饰演打入敌人内部的孤胆英雄。

正义的号召力是强大的,这部影片集中昭示了这一主题。
第六部:洪湖赤卫队
这部歌剧艺术片以大革命时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湘鄂西红色根据地建设和巩固过程中,洪湖赤卫队遵循革命领袖的指示和中央苏区对敌的办法,勇斗以大土豪彭霸天为主的反动派武装,参加红军队伍的故事。

这部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由我国电影事业的中流砥柱谢添执导,主要演员是王玉珍、周森冠等。王玉珍是我国歌剧表演艺术家,在这部影片中饰演女主人公韩英,其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至今绕梁不绝,成为经典。

这部电影于1960年9月,在洪湖开机,1961年春节上映。改编自湖北省实验歌剧院创编的同名歌剧,热情歌颂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思想,唱响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七部:渡江侦察记
这部经典的红色战争片取材自渡江先遣英雄连的光荣事迹,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1954年上映,并于同年荣获了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故事片一等奖。

影片由汤晓丹执导,孙道临、李玲君主演,以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为背景,讲述了渡江战役前夕,我军派遣侦察部队的英雄战士渡江侦查敌情,进入敌军占据的山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智斗勇,为渡江战役打响取得了珍贵的敌情报告,书写了英雄主义的赞歌。

这部电影体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故事感人至深,气势凌厉壮阔,参与演出的都是人民的艺术家,在这部电影中饰演敌军情报处长的陈述,其角色极为经典,深入人心。
第八部:三进山城

这部电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我八路军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攻打日寇所据守的县城,粉碎敌人对我根据地的扫荡为故事主线,表现了我八路军指战员许身为国的崇高精神境界,彰显了他们敢打善战的英雄品质,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影片。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年摄制,1966年上映,是根据赛时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的编剧也是赛时礼,导演张凤祥,其参演过《上甘岭》,也曾参与执导过经典反特影片《冰山上的来客》。

这部影片颇具艺术性,处理矛盾的手法非常纯熟,对三次攻入山城的情节处理张弛有度,变化有致。
第九部:平原游击队
这部电影成就了抗日英雄双枪李向阳的经典形象,也成就了老艺术家方化在银幕上的经典反面人物形象,其所塑造的松井也是电影史不朽的银幕形象。

这部电影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1955年上映,由舞台剧《游击队长》改编。郭振清主演了这部影片,双枪李向阳毫无疑问成为激动人心的一个传奇。

影片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为背景,讴歌了抗日军民的赤胆忠心和英雄本色,也筑就了抗日英雄群体的一面丰碑和风云传奇。
这部影片有着惊险片的底色,具有民族传统文学的气质,熔铸艺术性、娱乐性和惊险性于一炉,颇具观赏性。


这也是一部战争题材的惊险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1954年上映。影片以解放战争中解放大西北为时代背景,改编自解放大西北中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我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奇兵天降,抢占华山的惊险故事。

影片由郭维执导,郭维、纪叶、东方编剧,郭允泰、李金榜、田丹等主演,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惊险影片的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