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都很有趣,不仅孩子们喜欢听,大人同样很喜欢,可谓是老少咸宜。有些民间故事的确是妇孺皆知,这得益于民间的口耳相传,同时也得感谢各个民族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当年,广播电台的一些儿童节目,或者一些文艺节目,经常会播送一些民间故事,让大人小孩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这种文化的普及和艺术的培养,在当年对于群众很有裨益。
当然,那些时候小人书的大量发行,也推动了中外传播甚广的民间故事的流传。应该看到,民间故事虽然在民间世代相传,成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其实有些是从各种文学典籍中传播到民间的,而有些则是从民间输送到文学典籍的。
今天我们回顾十个当年流传度很广而且极为有名的民间故事,既有我国的,也有外国的,共同成就了我们几代人妙趣横生的童年。
一,哪吒闹海
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神速打破各种票房纪录,源自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的这个故事被推广到世界各地。
《哪吒闹海》久在民间流传,各种艺术形式对此也都进行了改编,比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电影,也是一部极为经典的作品。

作为一个民间流传久远的神话故事,我们应该相信,整个民族对此都耳熟能详。大约是在八十年代,著名的民间教育家孙敬修就在儿童节目中讲过这个故事。许多七零后,大体上是因为孙敬修爷爷讲故事,了解到了这个故事。

孙敬修爷爷在中央广播电台的儿童节目中播讲了很多民间故事,尤其是《西游记》系列,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对当年的儿童形成了深远的艺术启蒙。
二,西岳奇童
民间故事《西岳奇童》,也被称作《宝莲灯》,讲述的是刘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流传度很广泛,也被改编成了动画片。
西岳奇童的故事非常神奇,神话元素浓郁,其中劈山救母的桥段更是显示出了人定胜天的气魄。关于劈山救母的传说,还有杨二郎斧劈华山救母的版本。而在西岳奇童中,二郎杨戬却成了彻头彻尾的阻挠者,两个故事的这种极为矛盾的传承,似乎印证了传统文化中家族关系的变迁。

这个故事曾经有过同名连环画,画风飘逸,极为传神。

作为民间口耳相传的经典故事,必然会在不同的时期杂糅进不同的价值观,沉香的独立和武勇,曾经是一种向往。
三,列那狐的故事
当年央广有一档节目,叫做星星火炬,对象是少年儿童,这个《列那狐的故事》系列就是在这个节目中播出的,播讲者是著名演播艺术家曹灿。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取材自法国流传悠久的民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狐狸,机智狡猾,幽默灵活,代表了新生的市民阶级。

这系列的故事很多,曹灿的播讲又绘声绘色,极得听众的喜欢,可以说,这个故事启迪了当年的我们,让我们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得到了异国文化滋养。

非常感谢曹灿,是他的播讲让我们认识到了一只叫做列那的狐狸,如今我们翻看原著,竟然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不知道是我们成长到不懂通话的年纪,还是我们已经永失那个温馨美好的时代。


这个故事是普希金根据流传于欧洲各地的民间传说创作的,原著是叙事长诗,通过故事告诫世人,过分贪婪必然会两手空空,不劳而获始终是镜花水月。
故事当年曾经在央广的文艺节目中播送过,类似于广播剧。

前苏联根据这个故事制作过动画片,我国的初中课本也曾经将其列为课文,那个时代的孩子其实未必懂得这故事的深刻寓意,却极为羡慕渔夫的好运气,痛恨渔夫妻子贪得无厌,更为向往金鱼的神通广大。
这个故事,大体上还在格林童话中出现过。普希金作为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是俄罗斯文学的太阳,其在童话创作上也颇为用力,还曾经创作过童话《金鸡的故事》。


阿凡提是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在民间创造的一位智者,也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经典形象,其故事流传于全国各地。
阿凡提的故事很丰富,智斗巴依老爷的传说可谓是耳熟能详,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制作过非常经典的动画片,带动了阿凡提的民间传说在各个地方流行。

在我的记忆中,曹灿叔叔播讲过阿凡提的故事,非常传神和生动,尤其是模拟巴依老爷和阿凡提的说话,简直是出神入化。
阿凡提的故事通过多种文学样式传播过,记得八十年代小人书流行的时期,以阿凡提的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也出版过很多种,这使得阿凡提成为举世皆知的一位智者。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这部巨著源自阿拉伯的民间传说,很多故事都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阿拉丁和神灯是《一千零一夜》中著名的故事,我国的人民对此了解颇深,一方面是由于各种文学改编作品的普及,一方面也是由于电台的故事播送。

当年,各层级的电台都有文艺节目,播送些短篇的文学作品,篇幅如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因为其故事性很强而得到多次播送,在民间事实上普及了世界文学的经典篇章。

这个故事也曾经在一些民间文学杂志上刊发过,当年的连环画也曾经出版过,由于各种形式的传播载体一起发力,使得这个故事深入人心,
七,小红帽
这个故事流传度更为广泛,甚至很多父母曾经以故事中的狼外婆吓唬过孩子。小红帽的故事还被改编成儿歌,是儿童的启蒙之作。

故事流传于欧洲,后被格林兄弟采编进《格林童话》,遂成经典。当年央广的儿童节目《小喇叭》曾经播送过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对于颇具智慧的小红帽,很多听众如今依旧记忆如新。
八,木马计
《荷马史诗》本身就是民间传说久经时光打磨而成就的,其是一种欧洲古代的说唱文本,这个木马计是伊利亚特中特洛伊战争取得决胜的一幕传奇,这个故事非常著名,各种改编层出不穷。
随着《荷马史诗》在我国的推广,其中木马计的故事也被广泛传播,当年一些故事杂志也截取这个片段予以普及,各种连环画同样纷纷取材于此,可谓是风行一时。
木马计作为一个故事,在广播上也曾经播送过,当然做了很大的改编,有的是讲述故事,有的是广播剧,由于故事的传奇性很强,听众较为广泛。

木马计的主角是奥德修斯,号称希腊的智者,在结束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争中,其居功至伟。
这个故事对于当年的孩子来说,由于人名的繁复其实并不友好,好在故事非常精彩,具有打动孩子的诸多因素,战争、计谋、神话。
九,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的传说具有平民性,当年儿童节目中有过播送。当时的孩子基本上都羡慕马良的神笔,对故事所表达所揭示的深意,其实并不在意。
这是个在我国流传很广泛的民间故事,几乎老少皆知,而且其也影响了邻近的一些国家,比如说俄罗斯就曾经制作过神笔马良的动画片。

当年,广播上的儿童节目在讲述民间故事方面,颇具匠心,不过也有闹混的情况发生,比如说还有一个马兰花的故事,就容易被闹混。


这个故事也曾经列为小学课本的课文,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一定会记得。
这个故事大体上是以广播剧的形式播送的,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相对神话的形态,都是很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