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认识的一位老先生,没几年就退休了,90年参加工作,一晃眼大半辈子过来了。
这位老先生是河海大学的研究生,是技术专家,相关专业领域内,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了。
一提到他的出身,90年河海大学研究生,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含金量太高了”。
是啊,那个年代能有几个读大学的呢?又能有几个读研究生的呢?
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读研究生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一定是刻苦钻研的。
现在现在同校的研究生,看着这些年轻人,老先生总是摇摇头,此一时彼一时,差距真的太大了。
30多年过去了,同等学历注了太多水分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大学扩招”。
大学扩招20年,是利还是弊?大学扩招,也就是高校扩招包括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高职扩招,从99年开始制定的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教育改革政策。
政策提出之时,对未来的预期是,到10年高等教育到达适龄青年的15%。
12年因为本科过度扩招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所以本科扩招叫停,到13年的时候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46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34.5%。
到了19年高职扩招1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
过去这20年,的确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可是就业一年比一年难。
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初衷是解决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结果高等教育普及化了,可是就业问题依然是个大问题。
这说明什么?大学扩招以后,的确实现了人人可读大学的愿景,但是伴随着的是总体质量下降,工作同样是大难题。
为什么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呢?因为高等教育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总体水平越来越低,这才是现实啊,可惜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这种现实。
打个简单的比喻吧,开篇提到的老专家,90年代河海大学的研究生,顶着这个标签,已经是人群中的顶尖了。
1000个人经过各种比拼,最后选择10个去读大学、读研究生,和1000个人当中,有500个去读大学、读研究生,效果能一样吗?
说到底还是不同的学习苗子之间的差距。
扩招的另一个影响有多少过来家长吐槽大学费用高呢?
尤其是孩子上三本,基本上是掏空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家底。
学费高、消费高、杂七杂八加起来,供一个学生读完大学要十几万。如果花了这十几万,孩子能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有一个不错的未来,那家长还能感到欣慰,现在是钱花了,工作没着落,家长唉声叹气。
这也是扩招的一个负面影响吧,大多数孩子有了读大学的机会,但是需要父母提供较高的学费和生活费,促进了经济发展,掏空小家庭的家底。
从个别家庭出发,扩招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要不要读,先得有清醒的认识利弊相依,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一定是不同的。
我们只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扩招的结果是,只要父母愿意掏钱,孩子一准有学上,上不了一本、二本,就上三本,上不了公立,就上私立,最不行还有职高兜底。
不过要清楚的是,按照20年前的划线,孩子本来是没有机会继续读书的,因为不是那块料子,但是扩招之后,孩子有书可读了,不是因为孩子优秀了,而是因为门槛大大降低了。
当读书的门槛极低的情况下,要不要读,是要对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有清醒认识的,才能避免让家庭负累。
家庭条件好,拿出十几万读书不成问题,选择让孩子读书,在校园内多滞留几年,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这没有任何问题。
家庭条件不好,就要考量孩子的读书能力了,如果对孩子有所希望,还是别盲目让孩子读书,否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后就是父母压力越来越大。
结语扩招的确给了很多人平等的读书权利,给很多人提供了读书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提升个人价值观和格局的过程,也是影响未来生活的过程。
学历和眼光、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有直接的关系。
可不能把学历和工作划等号,因为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年代,学历只是大多数人都具备的而已,不罕见,也不值钱。
找对方向,越早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出路,对孩子的发展越有利。
读书是一条出路,但是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孩子不合适,家庭条件也受限,提早另寻出路,也不一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