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宋克,擅长小楷、章草,特别是融合章草、今草、狂草为一体的草书混合体,明代皇帝推崇他是当代的王羲之。于右任则称其复兴章草的中流砥柱。
宋克是元末明初草书大家,也是继皇象、索靖800年之后,又一座章草高峰。
当然,宋克的意义并不在于章草本身写得多么好,他突破章草形体束缚,与今草进行结合,从而独开一种面目。在很多人继承传统遇到瓶颈时,他打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
少年豪气,冠绝一代宋克在书法上,与宋璲、宋广、沈度、沈粲齐名,有“三宋二沈”之称,善诗,与高启等十人著称诗坛,号称“北郭十才子”。能画,尝作竹石丛篁,亦为人称赏。
在中国古代,颇有一些这样的艺术家,人生里并不是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才是人生的大追求,因而这样的人,他们的艺术也多了一些文人所不具备的雄强和个性。 宋克就是这样的人。
宋克,字仲温,一字克温,居南宫里,自号南宫生,又号东吴生,书斋名为意可轩。吴郡长洲人,自幼性情豪爽,行事不羁。他身材魁梧,喜骑马、剑术、射箭等,同时博涉群书,精通文史。他家境富裕,在家中蓄养宾客甚众,经常一起饮酒赌博作乐,挥金如土。
到了壮年时期,宋克开始“谢酒徒,学兵法”,他谢绝宾客闭门潜心钻研兵法,“学武求志”,然后佩剑走马,北上漫游,试图建功边塞,在边塞首领的幕府中效力,但是他却无奈地发现找不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短暂的从戎之旅后,宋克回到苏州,克结交了以高启为首的其他九位吴门名士,时称“北郭十友”。
张士诚起兵反元后,宋克曾私下多次预言张士诚的用兵结果,事实证明其预测大多都准确。张士诚欲招宋克为其幕宾,为已所用,但是宋克辞谢不赴,因此激怒了张士诚,试图设计加以陷害,而宋克则机智巧妙地逃脱,躲过灾祸。
尽管宋克仍然像以前一样豪爽慷慨,对朋友及萍水相逢之人依然是好客大方,但境况大不如前,逐渐陷入落魄。经过了这番波折之后,宋克对世事产生厌烦,开始闭门不出,在家中独辟一室,内藏历代书法碑帖,周彝汉砚,每日沉醉其中,杜门染翰,临窗挥毫,以诗书自娱。
明初,宋克被朝廷召为翰林侍书,后任陕西凤翔府同知。据《明史》记载,宋克去世于其任上,而《明实录》则记载说宋克在去世之前就已经辞官。
作为一名书法家,宋克擅长楷书、草书等各种书体,但尤精于章草,冠绝一时。章草作为一种新书体自魏晋之后几成绝响,没有流行起来,是宋克使之恢复了生命力,使章草再次受到书坛重视。
宋克的“混合体”宋克生活的时代,是社会动荡复杂,急剧变革的时代,宋克作为元末明初重要书家,及承接元代复古宗法,又对明以后书风转变起到先导作用。
有元一代的书法,在赵子昂的影响下,古典主义的书风笼罩着整个元代,直到元代后期,隐逸文士混迹江湖,隐士书画家群体在书坛凸现出来,如黄公望、倪瓒、杨维桢、卢熊、王蒙、吴镇等,他们在书法上,虽师承有所不同,但不为赵氏书风所趸,表现出各具特色的“隐逸”书风,其中以杨维桢和倪瓒之一“动”一“静”之两极为代表。
尽管如此,赵子昂和康里子山以两人在元末的影响仍在延续着,尤以康里子山、饶介、危素一脉为显。就草书一体而言,康里一脉和杨维桢书风代表着元代后期草书的典型风格。值得注意的是:此两脉都在草书中融进了章草笔法。
在章草中将今草、章草、行书混合,赵子昂在创作中已经出现,如其所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已用这种方法写草书,但只是字与字之间的一种转换,康里子山以在草书创作中,则已打破这种“字字分明”,已将章草和今草完全揉合,在他的《李白诗卷》中,既可见纵迈激越的今草用笔,又有古拙沉劲的章草笔意。
其弟子饶介继承了康里氏之用笔特征,更显清雅俊朗的晋人书风,《赠僧幻住诗卷》中,可以看到其在行书、今草中融入章草的笔意。
元末杨维桢则将行草揉进章草之笔法和结体,结字欹正多变,显“拙拗”的用笔特征,拓宽了草书的表现力。
康里一脉和杨氏书风中的草书揉合章草的用笔特征发展到宋克时,宋克以其章草之专长,将章草、今草、狂草的用笔与结体完全混融,形成新的草书意境,实现了从元末到明初草书的传承和转变。
复兴章草,临写《急就章》从夏商甲骨文到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行为世范”积累的历代书法作品中,宋克的章草稳占一席。其代表作品就是《急就章》。
章草,应始于简帛书的书写,是在汉字使用中“爱日省力”大趋势下、为实用简便快捷,逐渐形成的。到汉代成为一种流行书体,与篆书、隶书并行于世,因其体态飘逸、富于美感,东汉年间崔瑗先生撰写了一篇赞美章草的“最早的书法 论文”《草书势》,文章对“章草”美的欣赏,赞不绝口,予以十足的褒誉。
我们今天所见,最早的章草,是“皇象急就章”。整篇共有一千多字,内容为汉代童蒙识字课本。目前流传最早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皇象所书,古朴厚重,历代书法家对其多有学习模仿,像元代的书法大家赵孟、邓文元,既有急就章藏本,又有临写本传世。
如果说赵子昂书《急就章》是将章草复兴的话,宋克所书章草使这种复兴更加深入,使得章草一体在书家创作中得到进一步发挥,达到复兴的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赵子昂学习章草未如宋克将章草作为专门一体创作,而是将其笔意融入行草的创作中,使作品更为古朴和恣肆。如作品中的“点睛”处常以章草中的之“捺笔”笔意来表现,在《与山巨源绝交书》、《酒德颂》等行草书中,这种手法极为明显。
宋克在书写章草中,把行草书之笔意融入章草中。北京市文物局藏《急就章》中这种表现手法十分突出。可以看出,赵子昂的章草创作将其笔意是融入行草书之中的,以行草为主体;而宋克的章草创作是把行草书笔意融入章草之中的,是以章草为主体的。宋克一生反复临写出章草《急就章》,正体现出其对章草的追求。
结语:
宋克的急就章,也是对皇象急就章的临写,与以往书家临写不同的是,赋予以灵动为主的生机。他不同于皇象急就章拓本那种端严朴厚,而是清新流利,具足书写意味,于是,成为和皇象急就章并行于世的经典书帖学习范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