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文同一生最大的贡献便是“画竹”,他自创“湖州竹派”使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位以画竹为主的画家,对后来的郑板桥影响深远。然而,很少人知道,他还是苏东坡的从兄,也是当时“诗文书画”全能的文豪,东坡曾有评价: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
古代文人因爱竹而种竹、赏竹、咏竹、画竹。以至于“身与竹化”。
文人墨客都对竹子有着特殊的情感,借竹言志,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相知相契意,悠悠修竹情”古代画家与竹存在一种不解之情。
“人道竹似贤,我道贤似竹;竹非贤不清,贤非竹亦俗;唯有两相值,然后满足”古代画家追求将人、竹、清、贤融为一体,寻找一种恰当的寄志抒情的方式,创造一种人文意味极为浓厚的墨竹世界。
《墨竹图》局部
入世既深,出世又远在文同的诗文中,颂竹、咏竹的非常多,他常把竹子比作自己,“竹如我,我如竹”,借竹子来抒发内心情感。他曾这样称赞竹子:“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术。”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对竹子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远离世间凡尘,归隐田园,游离于竹林之中,以丝竹为伴,或赏竹绘竹,或咏竹赋竹,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晋代以阮籍、稽康为首的“竹林七贤”,唐代李白、孔巢父等人“竹溪六逸”寄兴竹林,人的本性回归天然,追求一种田园式的生活,东晋高士王微之令人在其寄居住的地方种植修竹、并说“不可一日无君也”,陶渊明曾描绘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美景。但,严格意义上讲,真正的墨竹出现于北宋后期,而文同正是北宋墨竹的代言人。
文同,字与可,号石室先生、笑笑先生,又称锦江道人。樟州永泰郭兴乡郭兴里人。宋仁宗皇佑元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元年文同又被召往京师任职。因不习惯京城生活,又离京任职。于当年十月奉命去湖州任太守,在赴任途中病死在陈州骚馆里,终年61岁。
文同一生简素,他喜欢轻车简出,喜素食,这种平民化的生活受到好友苏轼称赞,“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自此,“清贫太守”的美名,不胫而走,留传至今。当朝宰相司马光则对文同的人格官品作这样的评价:“襟韵高洁,如晴云秋月,尘埃不能到”。
文同把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修身养性之道,把庄子、陶渊明作为知音,虽身居官场,却追求田园之乐,“入世既深,出世又远”是对文同一生的最好写照。文同追求“道”法自然,在自然之道的指引下,为自己构建了一个清净敦和的精神世界。
《墨竹图》局部
湖州三百年,笔与前哲配文同首创以浓墨为正面,淡墨为背面的画法,寄予竹以高尚的品格。画家米芾称赞他“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开创了墨竹画法的新局面。
苏轼曾在《丹渊集》中提到,文同乃“诗、词、书、画”为四绝。他称竹为“墨君”,居住的地方必须要种竹,他一生钟爱竹,种竹、赏竹、他常常借竹子来抒发情感,将自己心理寄托于竹中来绘制心中之竹。
文同对墨竹画法做出贡献并对后世影响很大,纤竹、偃竹、丛竹、折枝竹等多种墨竹形象均出自他手。他首次提出“墨深为面,淡为背”的画法。
他以写实写真的绘画理念,认真研习并悉心观察竹子,将中国的书法用笔与自己的心中之竹相结合,用柔美而刚劲的线条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中,他虽不追求实物的形似,但却注重神韵将笔墨运用得淋漓尽致,别具一格,他的这一新画风为文人士大夫画墨竹开辟了新径,当时学习他的墨竹画法有很多,并在随后苏轼的学习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派,即被后人所称“湖州竹派”。
他因为对竹子观察细致,画时振笔直挥,可同时握两枝不同深浅的墨笔,同时画两枝竹。成语“胸有成竹”正是从他画竹而来。而他的成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墨”的作用,创造性地写出了竹的性格与神韵,而分枝撇叶,都采用了书法行草的笔法。对文同的用笔,黄庭坚叙述了他的看法“湖州三百年,笔与前哲配”。他的绘画体系和创作思想在当时丰富了文人画的思想,使墨竹文人画的发展有了划时代的意义和影响。
《墨竹图》
此幅画倒垂竹一枝,折枝取景,主枝自右至左呈“S”形,屈强劲挺,翠蛟翔舞。这种构图样式是文同典型的代表风格,自古以来很多学习文同的墨竹绘画作品都是以此图式出现。
画中竹竿粗壮,竹节圆浑,竹叶繁茂。行笔以中锋为主,顺畅自然、法度严谨。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竹叶井然有序,文同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竹叶的翻转向背,使得画面虚实相间,疏密有致,达到了层次丰富,生趣盎然的效果。
纵观全图可见笔笔贯气,自竿至枝再到叶,顾盼照应,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出集诗人、书法家、画家于一身的文同苦于运思、精于运笔、善于运墨的高超艺术表现能力。
这幅画的上方有诗词题跋,作者将诗书画印巧妙的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文人画的思想和情怀,完整的表现出文人的画作。他的这种笔墨的表现将自身的文学思想和审美的见解充分的表现出来,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并影响至今。
《墨竹图》局部
结语:
北宋时期文同的《墨竹图》及后来苏轼所创立的“湖州竹派”,不仅体现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代表一种文人的气息登上历史的舞台,及到元代湖州竹派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为后续的书法用笔,书画同源等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