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蒋介石在大陆的仓皇十日,携款逃跑,谋杀革命战士(上)

爱物隐士 2024-04-18 03:16:39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日本的战败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政治需要宣传和包装,美国深谙其中的道理,乘机把蒋介石和麦克阿瑟打造成为太平洋战争上的两大“英雄”,而蒋介石也自称自己“机警,坚毅,不屈不挠。”一个正面的统治者形象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抗日战争的胜利,给蒋介石打了满满的鸡血,一人统领天下的野心日益胀满,可惜,事与愿违,求而不得。仅仅3年的时间,便仓皇而逃,日落西山前还不忘疯狂的枪杀革命者。

1949年6月下旬,威风尽失的蒋介石飞抵台湾,在一座充满日式风味的建筑里开始政治办公,不久收到国民党驻美大使顾维钧的电报。

电报的内容大致说国民党在金门,登步两岛重创解放军,取得胜利,再次得到了美国朝野的赞许。如果此刻,蒋介石能出面或者亲自前往大陆一次,无疑是锦上添花,由此可以获得西方更加鼎力的支持。而蒋介石出现在大陆,也会给留守的国民党军队增加士气,力挽狂澜。

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末期发生于福建省金门的一场战役。人民解放军方面称金门战斗、金门登陆战;中国台湾方面称古宁头战役、古宁头大捷或金门保卫战。

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一部奉命发起金门战役,3个多团的兵力乘木帆船向金门发起进攻,并成功抢滩登岛。但渡船随即全部被国民党军陆海空立体火力摧毁,致使后续4个团的登岛部队无船登岛,先期登岛部队在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浴血奋战二昼夜后失利。

战斗的胜利让蒋介石喜出望外,去一次大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何乐不为呢?当时就给远在美国的宋美龄发电报,大意可以理解为,此战役定能成为复国的转折点,共党不足为惧,胜利指日可待。

可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满目疮痍的战场,横尸遍野,真是无处话凄凉。

蒋介石于1949年11月14日乘中美号专机从台北冒险前往重庆,亲自指挥作战,这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被蒋介石誉为中华民国之存亡,全国人民之祸福的最后关键。

三年内战,国民党军队战败如山倒,人心涣散,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让中华民族大地上早已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内战的爆发更是激起民愤。

可这些,蒋介石看不到,为了漂亮的翻身仗,他拉拢卢汉,不惜送他100万大洋巩固后方,让他镇压云南的革命人士,可惜这位爱国将领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明面上抱怨缺兵缺枪,无饷无粮,实际上早已跟中共来往密切。

卢汉早已不想听命于他,蒋介石就出一计策,罗列出很多革命人士名单,对外下令让卢汉进行暗杀,闻一多就是在云南牺牲,还有镇压学生游行等等,而当时卢汉由于自己的驻扎的部队较少,也不得不暂时妥协,老蒋认为等你卢汉手上染了鲜血,你就骑虎难下。

而这一切除了谋算卢汉,也是为了做给美国人看,老蒋在中国作秀,宋美龄在美国斡旋,夫妻一唱一和。

毛主席曾经说过美国人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人打仗,杀中国人,毁灭共产党,将中国变为美国的殖民地,这就是所谓的“对华友好,传统友谊”的背后。

不过这场戏终于盼来了被打动的观众,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诺兰夫妇访华,诺兰是反共主义,他认为允许共产党的存在,就等于美国在慢性自杀。

宴会期间,觥筹交错,互诉衷肠,他承诺蒋介石,只要你能坚持6个月,6个月之后,美国会派兵援助你,实现中华民族的大解放,如果苏联参战,那就再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政治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也是表演型人格爱玩的游戏。

纪录片中,这次宴会的欢迎词和现场记录如下:今日中国正值最艰苦奋斗之时,有美国友人远道来访,洵乃患难中之真知己,此种友谊与热情,诚足永志,不忘者也。

诺兰于宴中起立,举杯致祝:不仅为中国自由独立,且亦为世界各民主国家坚持奋斗,之中国民族“救星”蒋总裁之成功与健康。

有了这份承诺,蒋介石开启西南反攻计划,准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拼个粉身碎骨,只可惜,在战争谋略上不及毛泽东,被三路包抄,国民党军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山城即将解放,可在迎来胜利曙光的前夕,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里的国民党却上演着最后的疯狂,开始血腥的屠杀。11月27日下午,集体枪杀了300多位革命勇者,对渣滓洞,白公馆营救行动的失败,是解放战争历史中一个重大的遗憾。

其实这项秘密的谋杀,早在3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蒋介石令毛人凤飞抵重庆,亲自部署屠杀工作,名曰“清理积案”。可惜密谋杀害的速度太慢,于是趁着战乱,想要掩盖真相。

山城里此起彼伏的炮弹声,让蒋经国再也坐不住了,一再的催促蒋介石尽快离开。

林园后枪声大作,请公即行离此危险地区,时周围各兵工厂爆炸之声,不绝于耳,而林园之前,汽车拥挤于道,混乱嘈杂,为前所未有,实不能再事迁延。

终究是没有熬过6个月,蒋介石再次做出痛苦的决定,逃离重庆。蒋介石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在孙中山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有人说蒋介石富有雄才伟略和野心,是一代枭雄。如果他能像项羽一样自刎乌江,可能还能算,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携款仓皇而逃,留下一个烂摊子。

蒋介石滞留大陆最后的的十日开始进入了倒计时,他的侍卫长郝伯村晚年的回忆录里描述了11月29日当晚的情况,由于城内交通乱做一团,蒋介石的车队被阻了三次,无法通行,无奈只能下车走路,午夜时分才抵达白市驿机场,乘坐中美号专机离开重庆,由于机场没有夜航设备,只能等待天亮起飞,而此时前行的解放军已经离机场不到20华里。

这一夜可谓无眠,蒋介石内心五味杂陈,但依然正襟危坐,紧缩眉头,没有人知道此刻他的真实想法,晨曦微露,飞机就迫不及待的启动,驶向成都。

后来到达白市驿机场的同志们回忆,现场除了燃烧中的飞机残骸,还有纸币纷飞,银元满地,珠宝星散,足以能窥探到逃跑的蒋介石多么的狼狈与慌乱。

蒋介石在大陆,宋美龄在美国也没有闲着,游走于美国国会,希望能争取到最后的支持。

可惜,这位美丽而富有智慧的中国女性无法再次比拟1943年的外交辉煌,她提出的3个条件被杜鲁门一口回绝,并不太愿意与这位夫人见面。

蒋介石夫妇依然没有忘记诺兰访华给出的6个月的承诺,好死不如赖活的也要撑过这6个月。逃到成都的蒋介石还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四川地方势力多,且都不是老蒋的嫡系,但是相对当时,他自认为乱世中这样的情况也许更好笼络。

国民党军队的高级人员,大部分都是地方派系的军阀,之后统编进来,这种感觉有点像诸侯,虽然都听令于皇帝,但是各有各的势力和地盘,随时可以罢工走人。

其中不满老蒋的大有人在,像卢汉,刘文辉早已和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失了民心,也失了军心的蒋介石何去何从?

持续更新中。。。。

文中截图均来自纪录片《仓皇十日—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时刻》

写文章纯个人兴趣爱好,如有错漏之处,请善意指出,谢谢!

0 阅读:0
爱物隐士

爱物隐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