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长着许许多多的野生植物,这些植物给很多70、80后带来了快乐的回忆。例如白茅草的花序茅针,蔷薇科植物金樱子以及春夏季节遍地都是各种泡,都是很多70、80后儿时不可磨灭的记忆。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分享一种我们80后经常吃的一种小零食,它是植物的叶子,呈心形,因为含有大量的草酸,吃起来味道酸酸的,它就是酸酸草,学名酢浆草。
酢浆草在农村很常见,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它的叶子,玩它的果实。因为它的果实成熟之后,用手轻轻的触碰就会弹射而出,非常的有趣。酢浆草又称三叶酸、三叶酸草、三角酸、三叶酸浆,因为它有小叶3枚,故名。此外还有得地方叫它醋母草、鸠酸草、醋啾啾、酸草、酸迷迷草等等,主打一个酸字。事实上它的名字的由来就是和酸有关,在古代酢就是醋的意思。酢浆草,顾名思义就是很酸的草。
酢浆草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一般都是匍匐生长,偶尔也有斜升生长的。它的分枝较多,节处会生成气根,可以就地生根。它的叶互生,掌状复叶,有小叶3片,呈心形。花期在夏季,花是黄色,腋生,伞形花序。果期在6到8月,差不多就是边开花边结果,果实圆柱形,有5棱,并密布白色绒毛。果实成熟之后会自动弹出,种子20余粒,扁卵形,呈褐色,火龙果籽大小。
在宋代《图经本草》中就有详细记载这种植物,书中写到:“酢浆草叶如水萍,丛生。茎端有三叶,叶间生细黄花,实黑”。描述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酢浆草。酢浆草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常见于荒野路旁,是民间非常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
酢浆草虽然在民间很常见,但是它的用途却是非常广泛的,属于食药两用的传统本草。酢浆草最早记载于唐代《唐本草》中,其应用历史超过1000多年,可见其价值是非常高的。如果我们在野外遇到这种植物,不妨采挖些回家,备用。
食用价值
酢浆草是可以食用的,可以凉拌也可以炒食,是春夏季节不可多得的一道野菜。特别的夏季,可以拿酢浆草来打汤,因为含有大量的草酸,有很好的健胃作用。胃口不好的可以试试,吃点这种野菜。不过在民间人们很少用它来炒菜吃,一般都是直接生吃,味道酸酸的,也很开胃。笔者小的时候就经常吃这种植物的叶子,至今依然印象深刻。
事实上酢浆草不仅我们现代人吃,古人也是吃的。在《唐本草》中就有记载:“夏月采叶用,初生嫩时,小儿多食之”,如此看来很多的习俗,其实也是从古代流传下来了的。这也证明了为什么很多习惯,明明南北差异很大的情况下,依然全国统一的原因了。例如蛇莓有毒,大人告诫不能吃。
药用价值
酢浆草除了可以食用之外,同时它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是可以入药的。酢浆草以全草入药,四季都是可以采收的,不过夏秋两季采收为最佳。洗干净之后晒干可用,有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之功。
在《生草药性备要》中就有记载:“酢浆草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此外在《医林纂要》中亦有记载:“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可见其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农民朋友了解了吗?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酢浆草了解吗?你认识酢浆草吗?小的时候有没有吃过酢浆草这种小零食呢?在你的家乡有酢浆草这种植物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