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有宋朝没有武帝?如果非要选一个谁能当选?

史说新读 2023-10-20 11:26:28

大略来说,几乎每一个王朝都有武帝,比如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后赵武帝石虎、宋武帝刘裕、齐武帝萧赜、梁武帝萧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陈武帝陈霸先、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明武宗朱厚照、清武帝努尔哈赤等等。

貌似只有宋朝没有武帝。

但是,严格来说,武宗并不能称之为武帝。

何为“武”?按照历代统治者的解释,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可以上谥号为“武”,无论是嗑药暴毙的唐武宗,在位仅有四年的元武宗,还是以淫乐闻名的明武宗很明显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另外,武宗是庙号,带有贬的意思,武帝是谥号,是美谥,表示这个皇帝有很大的文治武功。

那么是不是唐宋元明都没有武帝呢?也不是。

唐朝的武皇帝是李渊,我们一般称他为“唐高祖”,高祖是庙号,太武皇帝才是他的谥号,是李世民给他的初谥,后来高宗上尊号为神尧皇帝,玄宗又加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谥号的全称就成了“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简谥“太武皇帝”,为什么不简谥为孝皇帝呢?因为唐朝皇帝的谥号里面几乎都有一个孝字,比如李世民的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简谥“文皇帝”;李治的谥号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简谥“天皇帝”;李旦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简谥“玄真皇帝”等等。

那么是不是谥号中只要有个武字就能被称为武皇帝呢?当然更不是。

“武”作为一个上等的美谥,应用相当频繁,比如李亨,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适,庙号“德宗”,谥号“神武孝文皇帝”,都有个“武”字。

最令人可笑的是,宋朝作为一个举国不崇尚武力、重文轻武之风严重的王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带有“武”字,比如赵匡胤的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光义的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就连卑躬屈膝的赵构以及亡国之君宋度宗赵褀谥号中都带了个武字:赵构——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褀——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可见谥号中有武并不代表就是武帝。

不过这里面有两个特例,即元世祖忽必烈和清太祖努尔哈赤。

忽必烈的庙号是世祖,谥号是“圣德神功文武皇帝”,简称“武皇帝”,以他征讨大理、灭亡南宋,创建元朝的武功,当之无愧。

努尔哈赤也一样,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简称“武皇帝”,以他“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奠定满清基业的武功,也算得上名副其实。

所以,只有宋明两朝没有严格意义的武帝。

本来以朱元璋驱除蒙元,再造华夏的文治武功,是完全可以上谥号武帝的,可惜他的庙号为太祖,谥号是高皇帝(谥号与刘邦一样),而朱棣五征蒙古,也有称武帝的资格,结果却是成祖文皇帝、永乐大帝。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有点一头雾水,为什么不同朝代的皇帝,称号会不一样,特别是对庙号、谥号、年号有点傻傻分不清,所以有必要解释一下。

庙号、谥号、年号释疑

简单来说,庙号就是后世之君对供奉在庙里先辈的称呼,如高祖、太宗、高宗等等,没有褒贬,只有先后;谥号则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并不是只有皇帝有,有名望的人也可以有,且有褒贬之别,比如谥“文”谥“武”,谥“悼” 谥“炀”;年号则是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贞观、永乐、康熙等等,遇到好事坏事都可以改,所以一个皇帝可以有数个年号,历史上年号最多的武则天就有17个。

至于它们是怎么来的,也比较简单。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那个时代,名字都是刚刚出现,姓氏都有点分不清,自然就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到了夏朝,同样也是如此。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夏太祖夏高祖之类的称呼。而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直接称呼他们名字就可以了。比如大禹、夏启。

在夏朝,姓名就已经够用了。

而接下来到了商朝,出现了一点小小变化。商人特别迷信,特别喜欢崇拜鬼神,所以就出现了神庙或者先祖祭庙之类的东西。

而祖庙出现之后,商人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要祭祖,自然不能对祖宗直呼其名,于是庙号就出现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商朝国王,都有自己的庙号,因为搬进庙里,享受祭祀的只有那些贡献特别大的国王,其他的就懒得理会了。

这个规矩一直传到了隋朝,在隋朝之前,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并不是每一个国王或者皇帝,都有资格拥有自己的庙号。比如西汉的惠帝、景帝、成帝、哀帝就都没有庙号。

而谥号的出现较庙号晚,是商朝末期的周国,也就是后来的西周发明的。

商朝和周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从属关系。商朝鼎盛的时候,周王室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那个时候不是王,而是一个诸侯。而且周政权的文化和商朝截然不同。

不过在祭祀祖先这一项上是相通的,毕竟谁也不能不拜祖宗啊!

因为周国的统治者不是王,所以他们家是不能用庙号的,于是就发明了一个叫谥号的东西,周王自然不能一家独用,如果独用那就相当于跟商王室叫板,所以当时只要是有点地位的人都可以用,包括临边诸国,以及周政权下面的大臣。

等到武王干翻了纣王,成了新的天下共主之后,周公旦觉得,商朝的那套庙号制度,好像不太适合自己,还是自己那套谥号系统用着舒服。所以,周朝开国之后,就开始不再用庙号,而是用谥号了。

所以,周朝是没有什么周太祖或者周太宗之类的,只有周文王或者周武王。它的这个选择也导致整个西周,以及春秋战国,大家都玩谥号。于是就出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样的称呼,他们中间的那个字,就是他们的谥号。

历代皇帝之中,秦始皇无疑是最有个性的一个。他觉得自己是史上第一个皇帝,之前的那些制度,他是一个都不想用。所以后来,他就自己给自己定了个称呼——始皇帝,还给后面的皇帝,直接按数字排,定了个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因此,秦帝是没有谥号的。

汉承秦制,刘邦几乎完全照搬了秦朝的制度,比如皇帝制、郡县制、官僚体制,可能他也觉得这样做有损于自己的体面,于是对于称号问题,就决定同时恢复商朝的庙号制度,以及周朝的谥号制度,废弃秦朝的数字排列制度。

于是,以后的中国皇帝,就开始既有庙号也有谥号了。当然,照抄庙号制度的汉朝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没有庙号的皇帝如何称呼,自然是称谥号了。比如说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中间的那个字,就是他们的谥号。

汉朝皇帝都是称谥号(汉高祖中的高也是谥号,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

再接下来就是年号,这是汉武帝搞出来的新鲜玩意。在此之前,世人用来纪年的方法,基本都是皇帝谥号加在位时间,比如惠帝二年,景帝六年等等。

但是武帝觉得,自己应该创新一下。所以接下来,他就在这个年份之前,加了两个字,用来纪念发生了什么大事。比如说武帝在位的某一年,山西挖出来一个三足宝鼎,大家觉得这是个好兆头,所以武帝就将此年定为元鼎元年。

当时的刘彻多半也是一时兴起,有点闹着玩的意思,但大家后来发现,用年号来纪年,研究历史很方便,所以年号这个系统,就被后世皇帝继承了下去。

所以,从汉到隋,大家都喜欢称呼一个皇帝的谥号,而纪年则用武帝的年号系统,直到唐朝,确切的说是武则天之后,情况再次出现了大的变化。

在武则天之前,很少有哪个男性皇帝,会琢磨谥号或者年号这种东西。男人的思维往往比较直,想的更多的是政治军事或者吃喝玩乐这种比较实际的事情。但女性就不一样了,她们可能更在意东西是否好看,称呼是否好听。

所以,在武则天掌权之前,唐朝的前两位皇帝,谥号和年号都很简单,李渊最初的谥号是“唐太武帝”,年号是武德;李世民最初的谥号是“唐文帝”,年号是贞观。

但是,等到李治登基,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开始掌权以后,这些之前已经被确定的东西,就开始逐渐被玩坏了。

比如,武则天特别喜欢换年号。李治在位33年,换了14个年号。武则天在位十五年,却换了17个年号!

比如,李渊和李世民的谥号开始变得冗长,以往所有朝代的皇帝,谥号基本上都是一个字或者两个字。但是这两口子觉得,一两个字,已经无法形容自己老爹和爷爷了,得给他们加字!

于是,经过多次加字之后,李渊的谥号,就成了“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的谥号,就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这样一来,如果还按之前的称呼,那就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唐大圣大广孝皇帝!

太绕嘴了。

最关键的是,后来的唐朝皇帝,乃至唐朝之后其他朝代的皇帝,还觉得这套谥号标准很不错,把这个改革延续了下去。所以唐朝之后的皇帝,谥号一般都很长。

这就更麻烦了。

恰好从隋朝开始,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了。如此一来,就变成了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简单的庙号,一个很长的谥号,以及可能存在的一大堆年号。这样算下来,大家觉得,还是称呼庙号比较方便。

所以,唐朝之后,为了图方便,大家又都改称皇帝庙号了,直到遇到了一代牛人朱元璋。

朱元璋那是何等人?只认事实不讲虚礼的主,换年号多麻烦。于是朱元璋在位期间,一直用“洪武”这个年号。而他的后代子孙也秉承了这一传统,一生只用一个年号,比如朱棣用永乐,朱高炽用洪熙,朱瞻基用宣德等等。

唯一的一个例外是明英宗朱祁镇。他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原本是皇帝,被瓦剌抓走之后又做了皇帝。这样一来,朱祁镇如果一直用一个年号的话,就没法解释他不在的那段时间了。

所以,朱祁镇就用了两个年号。被抓走之前用“正统”,夺门后用“天顺”。

因此后人称呼明朝皇帝基本就是用年号,比如嘉靖帝、万历帝、天启帝、崇祯帝等等。

清朝入关之后,也延续了这个传统。所以,清朝所有皇帝也都没换过年号。只有入关之前的皇太极,用过两个年号。因此,我们称呼清朝皇帝,基本上也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称年号。

最后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如果非要选一个宋朝武帝,谁能当选?

老实讲,宋朝虽说是以武力建国,但属于臣篡君位,所以不倡导武力,以至于举宋一朝没有一个武功建树拿得出手的皇帝,即便是开国二帝。

一个朝代的气质如何,往往取决于开创者。赵匡胤虽说是武将出身,却缺少了点武人气质。

宋人的最痛,就是幽云十六州,以至于辽国就像悬在宋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赵匡胤首先想到的解决之道竟是拿钱赎买。他曾说把每年的财政结余都存起来,叫“封桩库”,等攒得足够多了,就向契丹人买回幽云十六州!这是何等的低调隐忍?倘是换了李世民,必是第一时间跃马扬鞭,杀将过去!

诚然,五代十国武人篡政比比皆是,但外敌还未肃清,狡兔依然未死的情况下,他就“杯酒释兵权”将良弓藏了起来,最后还弄了个以文制武,“与士大夫共天下”。

开国之君如此,难怪整个宋朝从头到尾都挨人揍!

赵光义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也是武将出身,但军事生涯不长不说,更是难以独当一面。可惜他还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自己是个不世出的英明统帅,幽州一战,驴车逃命,直接将他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更要命的是,他对武将的猜忌心很重,他曾公开宣称:“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以至于以阵图遥控指挥前线大将,并确立了“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的祖宗家法,形成了“将从中御”的基本国策。

这样的一位太宗,跟武沾个边都是“武”字的耻辱。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打了胜仗还签了城下之盟,而且还是在寇准的生拉硬拽之下才御驾亲征的,也是寇准忽悠曹利用才让岁币由赵恒答应的百万之数变成了三十万,让檀渊之盟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宋仁宗赵祯,虽然天性仁孝,善于纳谏,仁宗一朝也出了几位名臣,像包拯、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但也仅限于文治,在军事上的建树少得可怜,与西夏在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战中皆失利,“庆历和议”更是以“年赐”的形势向西夏纳贡,对辽国更是增加了岁币银十万、绢十万。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狄青夜袭昆仑,平灭广西少民的叛乱了。但即便如此,最后狄青也因猜忌而死。

宋英宗赵曙,在位五年,没有什么可说的,最多也就是一个中平之君。

宋神宗赵顼是个人最喜欢的一位宋朝皇帝,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他立志改革的决心值得称颂,特别是他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从幕后走到前台,以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

元丰改制虽然也不彻底,但他建立的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一直实行到宋末也未再进行变动,其他一些措施比如免役、市易法一直到南宋仍在继续执行。

另外,神宗在治内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边事。他一反自真宗以来对辽与西夏的妥协退让,以强硬的姿态对付虎视眈眈的邻邦,并立志统一中国。他在位期间,亲自主持了两次大的军事行动,一次是对交趾的反击战,一次是对西夏的讨伐。

1075年,交趾出动6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大举进攻广西,次年神宗派郭逵领兵出击。宋军连连取胜,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攻入了交趾国内,迫使交趾王奉表请降。此后,交趾人就再也不敢侵扰宋境了。

1082年,神宗主动在银、夏交界修筑永乐城来屯军,想要困住兴州的西夏军。结果西夏出动了30多万大军围城,宋军伤亡200多人,损失民夫20多万,永乐城陷落,战报传至汴京,神宗临朝恸哭,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身体也每况愈下,最终于三年后病逝,年仅38岁。

宋哲宗赵煦,继位的前八年是傀儡,亲政后罢旧党启用新党,陆续恢复元丰新法,使国势有所起色。但他动机稍显不纯,打击旧党大半是为了当年司马光的“以母改子”,以及当年元佑旧臣对他的冷落,所以他对旧党的仇恨心理最终造成了新党的分裂,使党争愈演愈烈。

不过他在军事上的成就还是值得一说的。元符元年(1098年)的平夏城之役,击败敌军三十万,是宋夏战争中少有的大捷,迫使西夏求和;元符二年(1099年)的河湟之役,收复青唐,降服唃厮啰政权。

如果不是哲宗死的早,年仅25岁,以他强悍的性格,还真说不定让宋朝出一位武帝。

这也是很多人戏称赵煦的庙号应该是“武宗”的原因之一,历史上三位武宗都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夭寿,二是无嗣,三是强悍。

唐武宗灭佛,32岁嗑药暴毙,继任者是他的叔叔宣宗。

元武宗亲自上阵,手刃叛王海郡,30岁暴毙,继任者是他的弟弟元仁宗。

明武宗应州大捷亲手斩敌一人,31岁暴亡于豹房,继任者是他的堂弟明世宗嘉靖。

宋朝只有哲宗达成了这三个条件,所以不如改为武宗,以保持形整齐。

可惜,正是因为他的英年早逝,才让宋徽宗赵佶摘了桃子。

如果不考虑靖康之耻这一巨大黑锅,徽宗时期的对外战争称当上辉煌。

西南猛削安化蛮,册封大理国,拉拢占城国,西南基本无战事;

西北复湟州、洮州、积石军等处,设置陇右都护府,将西夏收拾的没脾气,搞得西夏不但找辽国调停,还三番两次的“遣使纳款”;

江南平定方腊起义,方腊的确闹得轰轰烈烈,但是一年多一点就被拿下;

东北深得高丽的崇拜,不少高丽人都在徽宗这考进士,完事回国还能得到政府承认,出任某差事;

北边与金达成一致,“联金灭辽”,最后以每年100万贯的代价“租下”燕云数州。不管是租也好,买也好,好歹是把幽云弄回来了,完成了两位老祖宗的夙愿。假如没有靖康之耻的话,仅凭这一条,给他个“武”怎么着都说的过去。

加上其他战功的话,徽宗简直就是名副其实了,尽管他是坐享其成,本身并没有出多少力。但两宋版图,确实在他手里,处于最巅峰的状态。

宋钦宗赵桓,妥妥的亡国之君,面对赵佶“礼让”的皇位,竟然假装昏厥,金兵围开封自毁长城,将有大功的李纲贬到了南方;入金营谈判,更是将卑躬屈膝刻到了骨子里,为求得金人撤军,不惜大索京师,“京城马匹为之一空,官僚竟有徒步上朝者”,甚至让自己的老婆抵数,“妃嫔不甘受辱,死者甚众。”赵桓为求和可以说是连底裤都不要了。

结语:

汇总来说,如果非要选一个宋朝武帝的话,小编感性上倾向于神宗或者哲宗,只有这两人的性格才算得上强悍,负的起“武”这个字。如果仅从开疆拓土,对外战绩方面,那就非徽宗莫属了。虽然辉煌很短暂,崩的太尴尬,底子也是哲宗给他打下来的,但他的确没有浪费底子。

0 阅读:660
评论列表
  • 2023-10-20 20:25

    宋哲宗是赵宋唯一能担得起武这字的皇帝,另外小编有点偏见啊,李炎和朱厚照并没有小编你说的那么不堪,李炎和老搭档李德裕才是晚唐最有作为的一对君臣,朱寿大将军的应州大捷也担得起一个武字。

  • 2023-10-20 23:35

    肉宋出武宗,你是怎么想的?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