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虎将以及诸葛亮的升迁历程,揭示他们与刘备的真实关系

史说新读 2023-10-22 10:24:51

无论是在演义还是正史中,刘关张三人都是“恩若兄弟”,寝则同床,关系好得不得了;赵云虽然加入较晚,但与刘备“深自结讬”,而且担任保安队长多年,与刘家的关系也是极为亲密,刘备率军入川时,甚至特命其“掌内事”。

黄忠和马超虽然俱是降将,但刘备待之都不差,作为原凉州军阀之一,马超一直被当做对付西北羌人的秘密武器,而黄忠作为荆州长沙郡的一杆旗帜,一员老将,刘备待他也颇为信重,黄忠也没有辜负,收川时勇毅冠绝三军,汉中之战更是刀劈夏侯渊。

至于诸葛亮,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蜀汉第二人。

但是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那样的传言,比如关羽北伐襄樊时并未得到刘备的同意,因而见死不救;刘备生前,赵云一直担任杂号将军,不得重用;马超降蜀后就基本销声匿迹了,刘备对他并不信任;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安排李严掌军事,是防止诸葛亮大权独揽的后手。

真相如何,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升迁之路,略窥一二,甚至是最接近事实的答案。

五虎上将及诸葛亮升迁表

姓名

偏裨将军

杂号将军

四征四镇

四方将军

重号将军

追封

关羽

偏将军

荡寇将军

前将军

壮缪侯

张飞

中郎将

征虏将军

右将军

车骑将军

桓侯

赵云

牙门将军

翊军将军

镇军将军

征南将军

镇东将军

顺平侯

马超

偏将军

征西将军

平西将军

左将军

骠骑将军

威侯

黄忠

裨将军

讨虏将军

征西将军

后将军

刚侯

诸葛亮

军师中郎将

军师将军

忠武侯

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对古代的将军制度做一下说明:

将军名号秩等及释疑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500多种将军名号。秦以前,只有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偏将军以及裨将军六种。上将军只是对某些大将的尊称,实际并无此号。

自武帝征匈奴开始,将军名号开始增多,到南北朝时达到鼎盛,仅南朝梁一国就有三百六十一种将军名号。唐以后又开始减少,到明后期,基本不复存在。

将军名号一般被划为三类,即重号将军、杂号将军和偏裨将军,重号将军职位最高,轻易不封,杂号将军职位较低,随时随地可封。

两汉重号将军只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种,三国时又增加了四征和四镇将军。

重号将军也分高低,其中大将军最高,正一品,位在三公之上,其次骠骑将军,正二品或从一品,位同三公,而且有时加“骠骑大将军”之名,是将军名号中除了大将军外,唯一可加“大”号的将军,比如霍去病。

位列第三的是车骑将军,正二品,位比上卿,唐朝之后废除。

位列第四的是卫将军,正二品,为汉文帝所创。卫将军顾名思义就是掌京城禁卫,是护卫部队的最高统帅。

后面依次是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

其中四方将军为正三品,位在九卿之下,不常置。两汉时,四方将军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皆可开府,自置官属,参与政务,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前就一直是四方将军中的左将军。

四征将军为刘秀所创,一开始只是杂号将军,“与偏裨杂号同”。三国时曹操将其升格为重号将军,“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

四镇将军比四征将军稍低,但俸禄相同,至三国时,因曹操曾担任镇东将军之职,也将其升格为重号将军,开府时位同尚书令。

至于杂号将军则更为复杂。其最早见于《晋书》:“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并汉杂号将军也。”

汉武帝之前并没有所谓的“杂号”、“重号”之分,当时除重号将军外的统统都叫偏将军、裨将军,但随着与匈奴战争的深入,诞生了一批战功卓著的大将,常设的将军编制无法满足封赏,于是骁骑、楼船、伏波、贰师、龙骧等既威武又有特定含义的称号开始加在偏裨将军之前,杂号将军应运而生。

杂号将军彼此之间并无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命名也没有规律限制。但是根据名号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彼此也有差别。

比如杂号将军中地位最高的是龙骧将军以及带镇、征、安、平四字的杂号将军,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苻坚因为曾受过龙骧将军的名号,所以在前秦龙骧为最高武将。但是在南梁,龙骧将军叙次仅列一百七十,远低于西晋初年,更不用说与前秦相比了。

次之的杂号将军是带卫字的,如武卫、中卫、左卫,后面是骁骑、游击、游骑,再次是带军字的,如前军、左军、右军,再后是带威字和武字的,如建威、建武、振威、振武、奋威、奋武、扬威、扬武等,它们一般为四品将军,多为禁军将领或刺史加官。

最次的杂号将军为积射、强弩、伏波、楼船、鹰扬、军师、折冲、翊军、讨逆、讨虏、虎威、虎牙等比较生僻的名号,一般为五品将军,多为太守加官或从征将领。

杂号将军之后就是偏将军和裨将军。二者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秦朝时偏将军对应的官职是都尉,掌1.25万兵,裨将军对应的是校尉,掌2500兵;西汉时禆将军掌兵到了5000,偏将军不变。等到汉武帝大规模增加将军名号,偏将军掌兵降为5000,裨将军更是只有1000。二者都是将军的佐弼,没有单独统兵之权。

另外还有一个中郎将。西汉时它是统领皇帝侍卫的长官,低于诸将军。东汉以后,被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成为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官职,其品秩、权力相差极大,如曹丕就曾领五官中郎将,为丞相副职。

但一般情况下,中郎将低于将军,高于校尉,属于中下级军官。

汇总来说,古代将军名号秩等排名依次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前>后>左>右)>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平、四安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裨将军>中郎将。

我们再回到上表:

升迁表释疑

一、偏裨将军

关羽、马超、黄忠的偏俾将军并非来自刘备的任命,而是汉献帝也就是曹操所封。

关羽于200年,官渡之战前,因万军从中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被曹操封为偏将军,汉寿亭侯。

马超因父马腾放弃部队入朝而加偏将军,黄忠则因曹操新收荆州而加为裨将军。

至于张飞的中郎将则是刘备从曹操攻吕布时,被曹操所任命。

四人中只有关羽是战功,其它升官皆为曹操拢络人心之举。当然更与刘备无关,关羽封汉寿亭侯时,刘备还在袁绍处打秋风。

二、杂号将军

赤壁之战前的当阳长坂坡,赵云因救幼主有功,被刘备拜为牙门将军。等到赤壁之战后刘备收降荆南四郡,始以关羽为荡寇将军、张飞为征虏将军;等到收川后,再以黄忠为讨虏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

诸葛亮比较复杂,208年刚出山时为左将军刘备幕僚,无任何职位。赤壁之战后,被拜为杂号将军——军师中郎将。军师中郎将属于杂号将军中地位较底的,其负责“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干后勤虽然也比较重要,但参与不了军机大事。

平定西川后,刘备专门为诸葛亮创建了军师将军这一杂号,并兼任益州太守。

这时的诸葛亮是远离权力中心的,因为此时的法正是蜀郡(成都)太守,常随刘备左右。益州郡的前任太守是董和,因干的好,被刘备提拔为掌军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也就是说当时诸葛亮的直属上司就是董和。

不过仅仅不到一年,诸葛亮就再次获得提拔,虽然正六品的军师将军不变,但与董和共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蜀汉之军国大事皆可参与,“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算得上是品级低权力大。

这里有必要对军师将军这一名号做一下说明:

军师将军在历史上存在时间极短,西晋建立后就不再设置,担任此职的人也寥寥无几,好像只有庞统以及曹魏的荀攸曾担任过。所以因诸葛亮的个人威望而“升值”的“军师将军”也成了绝版,此后便成了诸葛亮的代称,就好像现在一提到冠军将军就是指霍去病,伏波将军就是指马援一样。

三、四征将军

四征将军只有黄忠、马超和赵云曾担任。

马超的征西将军相对复杂,征西将军原本是马腾的官位之一(尚有征东将军及前将军等),后来马超叛变,曹操亲破马韩联军,再遣征西将军夏侯渊追捕马超,当时他就自称征西将军,其中也有与夏侯渊较劲及继承父位的意思。

刘备收川后,拜马超为平西将军,比征西将军略低半格(四平将军是杂号将军中最高的一级),毕竟当时的刘备也仅是四方将军中的左将军,关张也只是杂号将军,降将比原来的职务低一点也是应有之义。

黄忠则是在汉中之战中因阵斩曹魏的征西将军夏侯渊而迁为征西将军。

这里就能看出刘备对待赵云和黄忠的区别来了。汉中之战,赵云并不比黄忠功劳低,黄忠阵斩夏侯渊后,刘备派他与赵云驻扎在汉水南岸骚乱曹军北山粮道,这时二人并没有主次之分。后来黄忠前去劫粮,赵云留守,结果失陷敌营,赵云仅率几十骑七次突击曹军前列,不仅救出了黄忠,还在随后的攻城战中,用空城计吓退了曹军。随后的追击战又大破曹操后军,斩杀无数。这就是著名的汉水之战。

汉水之战虽然只是整个汉中之战的一场局部战斗,但此战对于整个战局影响是非常大的,魏蜀双方互劫粮草的结果注定了这场战役的胜败,而赵云就是此战的胜负手。

但是战后,刘备虽然对赵云评价甚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不过仅给他提了半格为镇军将军(与四安、四平将军等同,为杂号将军中最高的一级)。

一直等到后主继位,赵云才升征南将军、镇东将军。

五、四方将军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不少文臣武将都得到了官职上的加封。就武将来说,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而魏延则被提升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至于文臣,法正被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刘巴被封为尚书。

只有两个人的官职没有什么变化,即诸葛亮和赵云。

就赵云来说,以他在汉中之战中立下的战功,完全有资格获得封赏。但显而易见,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并没有对赵云加官进爵。

很多人说,赵云是婉拒了封赏,以赵云的性格确实做得出来,但从史料中却察觉不出丝毫的迹象。所以更大的可能是刘备故意没有给赵云封赏,意在搞平衡。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关羽、张飞等跟随多年的将领,都获得了加封。这个时候,刘备如果过于偏重这些老臣,显然不利于蜀汉各个势力的平衡,需要对其他势力的文臣武将进行加封,比如出自荆州的魏延、黄忠等,所以同样跟随刘备多年的赵云就落选了。

至于诸葛亮没有升官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汉中之战中,诸葛亮主要是镇守后方,没有像法正一样跟在主公身边出谋划策。虽然在后方供给粮草,功劳同样不小,但不像在前线那般显眼;二是诸葛亮不如刘备与法正的关系亲密。所以在刘备称王后,将法正提升为尚书令,却没有对诸葛亮加官进爵。

诸葛亮成为丞相,是在221年,也即刘备称帝的时候,当时的法正已经去世一年了。

黄忠升后将军属于循序渐进,应有之义(黄忠属于荆州派的代表),但还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三国演义》中,关羽就因为黄忠升为五虎而发了牢骚,说不与老卒为伍,虽然这是杜撰但并非空穴来风,对此提出质疑的是诸葛亮。当时他苦苦进谏,说黄忠若与关羽马超等人并列,可能会使关羽不悦,后来刘备坚持,黄忠才与关羽齐位。

至于马超升左将军则完全出于笼络,虽然他在汉中之战中被曹洪打得屁滚尿流,但架不住人家是“带艺投师”,本身有一定势力,给他一个相对更高的职位也是可以理解的。

关羽和张飞则完全是越级提拔,关羽由荡寇将军直升前将军,直接跳过了四征将军;张飞也是由征虏将军直升右将军,一样跳过四征。

嫡系就是嫡系,同人不同命。

六、重号将军

由于黄忠和关羽早死,未能继续升官,刘备称帝后,张飞由右将军升为车骑将军,马超则由左将军升为骠骑将军,赵云职位不变,诸葛亮则由军师将军直升为丞相。

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马超在蜀汉的地位要低于张飞,却为何被刘备封为骠骑将军,位在张飞的车骑将军之上?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按照汉制,车骑将军典京师兵卫,掌宫卫,是战车部队的统帅,这么一个关键岗位必须由亲信之人担当。

另外,张飞还领司隶校尉,监察京畿百官,相当于刘备的特务头子;他镇守的阆中更是蜀汉的北门户,可以说刘备将身家性命完全交到了二弟手中。

而反观马超,除了担了一个骠骑将军的名号外就是领凉州牧,当时的凉州还在曹魏控制之下,可以说有名无实。

张飞的实权是远远大于马超的。

七、追封

六人中诸葛亮是追封最早的,他在病逝五丈原的当年(234年)就被追封为“忠武侯”,其他五人俱是刘禅在景耀三年(260年)左右追封的,其中又以赵云的追封最为坎坷。

据《三国志》记载,景耀三年六月,刘禅下诏对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进行追封,而已经过世31年的赵云不在名单之内。

次年,在姜维的大力推荐下,刘禅才勉为其难的追谥赵云为顺平侯,与他一起追封的还有陈祇和夏侯霸。

虽然六人最后都被封侯,但也有高下之别。

刘备生前封了张飞为西乡侯,死后被刘禅追封为桓侯;诸葛亮生前为武乡侯,死后为忠武侯;黄忠生前为关内侯,死后为刚侯;赵云生前为永昌亭侯(刘禅所封),死后为顺平侯;马超则是生前为斄乡侯,死后为威侯。

关羽是个特例,生前一直是汉献帝所封的汉寿亭侯,死后才被刘禅不无恶意的封为壮缪侯。至于壮缪是不是恶谥,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只说一下他们侯位的高低。

秦朝建立后,在沿袭周朝五等爵制基础上实行二十级军功制,将爵位分为二十级,其中侯爵是最高的,又分为关内侯和彻侯(武帝时因避讳改为列侯)两级,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可以自置官吏;关内侯仅有食邑和封户,无置官吏、收税之权。

彻侯明显高于关内侯。

西汉承秦制,爵位没有大的变化。东汉沿袭西汉爵制也未有大变,但稍有不同的是,东汉将最高的列侯再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级,皆位视三公。

三者以食邑区分,县侯>乡侯>亭侯。比如霍去病的冠军侯就是列侯中最高的一级县侯(冠军县隶属于南阳郡,即今天的河南邓州)。

所以六人的爵位高低也就出来了,乡侯一级的武乡侯、西乡侯、斄乡侯最高,亭侯一级的汉寿亭侯、永昌亭侯次之,黄忠的关内侯最低。

至于说关羽为什么没有与张飞一同被封为乡侯,应该与他自得于汉寿亭侯为汉献帝所封有关,罗贯中在演义中说关羽经常自夸“某乃汉寿亭侯”就充分抓住了关羽的这种心理,杜撰得非常有道理。

另外,六人死后被追封的侯爵,其实是谥号,比如关羽谥“壮缪”,诸葛亮谥“忠武”。

除了美谥、恶谥之分,谥号也分级,根据《大明会典》,武官的谥号以单谥“武”为最高。比如西晋名将王浚、南梁名将陈庆之都是单谥“武”。

二等谥号中等级最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武穆仅列第三。历史上能得“武忠”谥号的寥寥无几(不要与忠武混为一谈),好像只有朝鲜的李舜臣以及文天祥曾得过这个谥号,而后者还因为是被忽必烈追封,而不被史家承认(史学家一直坚持他的谥号是明代宗追谥的“忠烈”)。

后面再就是刚、烈、恭、壮、宁、毅、桓、威等谥号。

除了文官武将的谥号以外,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文武通用的“通谥”,此类谥号以“忠”开头,依次是武定烈简、肃毅敬献等等。

所以通谥中以“忠武”最好,比如前秦丞相王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武将排名第一的尉迟恭、“再造大唐”的郭子仪、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张玉,谥号都是“忠武”。

所以六人的谥号排名依次为诸葛亮、黄忠、关羽(不考虑缪字)、张飞、马超、赵云。

为了更好的捋清刘备与六人的关系,我们再以时间线理一下:

五虎上将及诸葛亮升迁时间表

姓名

赤壁之战前

收西川后

汉中之战后

进位汉中王后

称帝后

刘备死后

关羽

偏将军

荡寇将军

前将军

张飞

中郎将

征虏将军

右将军

车骑将军

赵云

牙门将军(长坂坡)

翊军将军

镇军将军

征南将军

镇东将军

马超

偏将军(留守凉州)

征西将军

征西将军

平西将军

左将军

骠骑将军

黄忠

裨将军

讨虏将军

征西将军

后将军

诸葛亮

军师中郎将(赤壁后)

军师将军

丞相

在蜀汉,最先升杂号将军者为赵云(当阳之役);最先为四征四平将军者为马超(收川):至于四方将军则为关张马黄四人同升,但从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似乎是先定关羽,最后才定黄忠;重号将军则为张飞与马超俱升,盖因关羽及黄忠已殁,所以未能参与。

关羽及张飞俱为嫡系,升官相仿,俱为杂号将军,同为前左将军;马超与黄忠为降臣,迁职类似,同为征号将军,平为右后将军。

三、结论

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论刘备身居何职,仅次于他的永远是嫡系的关羽及张飞。即便是“如鱼得水”的诸葛亮高调加入,也是与庞统俱为军师将军,仍然杂号,后来的白帝城托孤更是让人难言刘备对他有多么的信任。

关张相比,张飞无疑与刘备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不仅是因为关羽曾短暂隶属于曹操,得汉寿亭侯,也在于后来的远镇荆州、大意失荆州。张飞的两个女儿能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也能看出一二。

至于黄忠,从升迁的过程来看,好似刘备对他的信任要超过关张,毕竟黄忠的重号将军要比二人早,当诸葛亮因关羽的臭脾气而反对时,刘备也是最为坚持的。

但细分析一下,黄忠与关张的地位并不平等,虽然关羽是杂号将军中的荡寇将军,但他同时也是都督荆州的襄阳太守,而黄忠却常为刘备马前卒,这也是诸葛亮担心黄忠与关羽齐位,关羽不悦的原因,如果黄忠地位早在关羽之上,两人同列,关羽又有什么可恼怒的呢?

赵云则比较有争议,虽然也是从杂号将军升征镇将军,但很多人都认为他不受重用,其实就六人的升迁来说,皆为殊途同归。只是赵云后来升得慢,才会让人以为有别于其它五人。像赵云自镇军将军高升征南将军原因就不明,若只是新主新气象,则不属于战功。后来又迁为镇东将军,也同样原因不明。

而马超的平西将军(收川)及黄忠的征西将军(斩夏侯渊)皆为战功,从这一点上来说,蜀汉对于赵云并没有厚此薄彼,毕竟他半属于无功而迁。只不过刘备待之稍薄,刘禅待之较厚。

所以也有人说,赵云之于刘备,犹如周瑜之于孙权,同样是最早升官(赵云最先升牙门将军,周瑜一开始就是建威中郎将),屡立战功而无对应官爵,赵云参与战荆州、收西川、拔汉中等战役,周瑜则有讨山越、击黄祖、最后参加赤壁之战,但是赵云官运平平,周瑜死前一年才升官,这是不是就是越亲近的人越要避嫌?

所以,小编的观点,刘备与五虎及诸葛亮的亲厚关系是:张飞>关羽>黄忠>赵云>诸葛亮>马超。

这可能也是常在领导身边自然更得信任的道理。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
  • 2023-10-26 20:47

    还真难为你写了这么多,能把历史搞清楚了再写么?赵云汉水之战后是镇军将军?历史记载,刘禅登基,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几句话你不明白吗?刘禅登基的时候,赵云已经是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了永昌亭侯,征南将军迁镇东将军。中护军和征南将军根本不是刘禅所封,只是封了赵云永昌亭侯,从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

  • 2023-10-26 20:52

    三国志那一篇是记载在姜维的大力推荐下,刘禅才勉为其难的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