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为什么要改变汉中防御方法,不守外围据点,导致蜀汉灭亡?

史说新读 2023-10-22 10:25:55

自魏延守汉中以来,蜀汉在汉中一直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略,即将兵力充实于诸外围,抵御外敌。

凭这个方法,自219年至258年,在近40年的时间里,汉中无忧,蜀汉无忧。

然而,258年,姜维却修改了这个方略,采取“聚谷敛兵”之策。

结果,7年后,汉中丢失,蜀汉灭亡。

姜维也是善于用兵之人,为何会出此“亡国之策”呢?

蜀汉一贯的汉中防御方略:依“重门”,御敌于外

无汉中则无蜀矣。

汉中防御,一直是蜀汉防御北方强敌的关键。

自魏延把守汉中以来,蜀汉在汉中的防御策略,一直是利用“重门”,御敌于外。

所谓“重门”,指的是秦岭与阳平关两重门户。

具体方略是:以阳平关为后方据点,在秦岭的各险要之处驻兵把守,阻止魏军突入汉中平原。

这一方略,可以最大限度消解敌人的实力优势,确保汉中防御的稳定。

这个这一方略,使汉中守军的兵力分散,但是,由于秦岭通道狭窄难行,所以,敌人的兵力更是无法展开。

所以,不管敌人是一万人来攻,还是十万人来攻,不管汉中蜀军是三万还是一万,到了具体的战场,都是一千人攻一千人,蜀军凭险拒敌,占尽优势。

如此,虽然魏蜀之间实力对比悬殊,但蜀汉在汉中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44年的兴势之战。

此战中,曹爽集结了十万大军,而蜀汉呢?因为主力随蒋琬驻于距离汉中千里之外的涪县,所以,在汉中,王平统领的蜀军不足三万。

这种情况下,王平拒绝了退回汉、乐二城的建议,坚决在兴势山拒敌,并成功击退敌军,守住了汉中。

可以说,蜀汉一贯“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御方针,是经过了实战考验的,是成功的、正确的。

姜维对防御方略的大修改:聚谷敛兵

258年,姜维修改了汉中防御策略。

姜维认为:以前的方法,虽然符合周易“重门”的原则,但是,仅仅只是能防御敌人,不能歼灭敌人。

因此,姜维将汉中防御方略,调整为“聚谷敛兵”。

具体计划如下。

1、聚谷敛兵,诱敌深入。

一旦得知敌人来犯,秦岭诸围就“聚谷敛兵”,退守汉、乐二城,放敌人进入平原。

2、迫敌疲虚。

蜀军依托汉、乐二城及阳平关险要坚守。

同时,蜀军聚集“游军”(机动部队),既待机,又分兵骚扰敌人补给线。

如此,敌人攻城不能克,掠野无所得,后勤后是千里运粮,自然疲惫!

3、合击歼敌。

敌人疲弊欲退之时,机动部队与守军配合,夹击敌人,打歼灭战。

根据这个计划,姜维调整汉中防务。

汉中都督胡济退守汉寿,汉中仅以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另外在汉中以西部分地区建立围守,阻击由西面武都、阴平进入之敌,只放北面之敌进入。

打个比方。

蜀汉在汉中有“重门”,也就是两道门。

以前,魏延、王平等人的方略,是在第一道门就阻挡敌人,确保安全。

姜维觉得,只是让敌人打不开门就退走太可惜了,决心打开第一道门,守第二道门,然后找准机会关上第一道门,“关门打狗”,歼灭敌人。

好处是:一旦成功,战果大,收益大。

坏处是:风险大,原先两道门只剩下一道门,一旦被敌人打开,汉中就要丢了。

汉中如此紧要,姜维为何要调高风险呢?

开门延敌,内线歼敌,也是常见的防御策略

姜维的这个策略的指导思想,其实也不是拍脑袋定的。

"开门延敌“,也是常见的防御策略,并且,在东吴得到过实践的考验。

孙权在守武昌时,采取的就是”开门延敌“的方略。

当时,孙权头痛:武昌到建业,水道二千里,一旦有警,来不及救应,怎么办呢?

当时,诸将有的提出在夏口设立栅栏,有人提出设铁锁封锁,也就是加强北面的防御工事。

孙权认为这些都是消极防御,不予采纳。

最后,孙权采纳了小将张梁的建议:只让良将率领精兵万人守武昌,北面也不做太多防御工事,一旦敌人来攻,就让水军由汉口进入汉水,依汉水封锁敌人后路,如此”开门延敌,敌不自来矣“。

而在淮南方向,东吴则实践过诱敌深入,内线歼敌的方略。

当时,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魏军来攻时,吴军先是放弃了险要夹石、挂车,诱敌深入。

最后,陆逊兵分三路,攻击曹休侧翼、后路,取得大胜!

蜀汉在汉中的防御方略,得到过战争实践的考验。

同样,东吴在荆州方向的”开门延敌“之策,同样得到过战争实践的考验。而陆逊石亭之战的内线歼敌战果,则更足以让屡屡北伐而战果不佳的姜维羡慕!

兴势之战的经验

兴势之战中,王平坚守兴势山,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过,此战中,给魏军最大打击的,则是在追击时的截击。

当时,费祎率领后方援军抵达汉中后,并没有立刻投入前线作战,而是在待机。

曹爽退兵时,费祎趁机进军,抢占了魏军退兵路上的沈岭、衙岭、分水岭堵击魏军。

魏军争山苦战,最后仅仅能通过,但征调来的牛马、车辆,几乎全部被蜀军缴获!

正是因为费祎阻击造成的损失,才使得魏军物资损失殆尽,羌胡怨恨、叹息,关右地区消耗一空!

以才武自负,自以为军事才能胜过费祎的姜维,显然有理由争取比费祎更大的战果!

如果让敌人更深入一些,是不是可能取得大得多的战果,从而使曹魏关右地区再次消耗一空,为后续北伐出击创造条件!

何况,仅仅就方略而言,姜维的方略其实并没有那么冒险。

方略本身看起来并非特别冒险

无汉中则无蜀矣。

拿汉中来“诱敌”,是不是太赌徒心态呢?

其实,仅就方略而言,风险并没有那么大。

1、汉乐二城及阳安关口,都是坚固据点,具备阻敌条件。

阳安关口,其实就是阳平关,背靠鸡公山,北濒嘉陵江,地势险要,是雄关。

当年,曹操征张鲁,张卫在此坚守,强如曹操也一筹莫展。

一筹莫展之下,曹操传达撤军命令,逐次分批撤出。

只是,在撤退时,张卫军松懈,而曹军后军迷误中入张卫别营,又有麋鹿数千夜间突入张卫营,导致张卫军大乱,曹军才在刘晔力主下,趁机进取,侥幸拿下阳平关。

蜀军再弱,也比当初的张鲁军强吧···

所以,阳平关,是完全具备阻敌条件的。

同样,汉、乐二城,则是诸葛亮时期精心打造的,同样坚固可守。

所以,蜀军的“口袋底”,其实是比较牢固的。

2、敌军后勤压力进一步加大。

诱敌入平原后,魏军补给线进一步拉长。

而且,魏军需通过狭窄难行的秦岭险要补给,运输既艰难,又容易遭到袭击,十分脆弱。

对于这样的后勤压力,当年多次随诸葛亮北伐的姜维,恐怕是最清楚了的。

3、救援可以比蒋琬、费祎更灵活。

姜维率军远驻沓中,距离汉中千里之遥。

不过,事实上,在姜维去沓中之前,蜀军主力,早就离汉中千里之遥了。

243年,蒋琬就调整了部署,将蜀军主力撤到了涪县。

兴势之战时,蒋琬自涪县来救,费祎更是从成都来救。

沓中与涪县,都是距汉中千里之遥。

而且,姜维自沓中而来,是侧面而来,无论是攻击魏军的侧翼还是后路,都更为便利。

所以,仅以方略本身而言,姜维的部署并没有太大风险。

事实上,司马昭决心伐蜀前,姜维的老对手,魏国最强的良将邓艾,就认为蜀汉的防御并没有漏洞。

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晋书.景帝纪》

所以,仅以方略而论,姜维的方略看起来冒险,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破绽。

那么,最后怎么还是酿成大祸了呢?

失败:谁之过?

这就要看看姜维的计划是如何失败的了。

1、战役准备阶段:开局就走样。

262年,钟会到关中治兵。

姜维敏锐洞察到危险。

于是,姜维立刻上书:请求增派左车骑将军张翼迅速加强阳安关口,右车骑将军廖化迅速加强阴平桥头。

阳安关口,是汉中的“口袋底”;阴平桥头,是姜维所率的机动部队回援汉中的必经之地。

显然,让左右车骑将军率部前来关键点指挥,对于整个计划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黄皓相信鬼巫的“预言”,认为魏军必不来犯,劝说后主扣住此事。

直到魏军在洛阳大赏战士,陈兵誓师,出兵之后,蜀国才紧急按姜维的请求调动廖化、张翼···

如此,战事未开,姜维的计划就走样了。

2、战役展开阶段之西线:巧妙机动,回援汉中,但始终没有赶得及。

战役开局,西线魏军以6万余人,决心将姜维牵制在沓中。

具体方略是:邓艾率军钳制姜维;同时诸葛绪率军进取阴平桥头,切断姜维退路。

姜维在摆脱邓艾军的纠缠后,很快发现:诸葛绪已经占据了阴平桥头,切断了姜维回援之路。

原来,廖化出来得太晚了,诸葛绪已经抢先夺取了关键点阴平桥头。

所幸姜维用兵还是比诸葛绪厉害得多,会和廖化后,先是佯装攻打诸葛绪后路,成功调动诸葛绪离开阴平桥头,随即,姜维紧急机动,从阴平桥头通过。

可以说,由于后主没有及时采纳姜维的要求,让廖化提前加强阴平桥头,导致姜维回援汉中时出现了波折,浪费了一些时间。

但是,即便如此,自八月魏军发动进攻,到九月姜维通过阴平桥头进入汉中,总攻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姜维增援汉中的时间,仍然比当年兴势之战中的蒋琬、费祎要快一些!

但是,为时已晚···

3、战役展开阶段之东线:意外。

东线,钟会率领十二万大军,进攻三万汉中守军。

魏军先以万人围攻汉城,又以万人围攻乐城。

蜀军坚守,魏军攻汉、乐二城皆不克。

随即,钟会率主力扑向阳安关口。

阳安关口之险,在汉乐二城之上,本应能坚守,至少不可能迅速丢失。

然而,“意外”出现了。

守将傅佥决心坚守,但是,协防得蒋舒要求出击。

傅佥级别不比蒋舒高,不能压制蒋舒,看着蒋舒出战。

结果,蒋舒出战后,迅速投降,并引魏军攻阳安关口。

如此,傅佥奋战而死,阳安关失守。

汉中蜀军的物资粮草,多在阳安关,皆被魏军缴获。

如此,尽管魏军没有攻克汉、乐二城,但由于攻取阳安关口,打开了入川门户,姜维之计的“口袋底”被捅破了···

从东线作战过程来看,失利的关键在于:后主没有采纳姜维建议,及时派张翼来加强阳安关口。

张翼未及时赶到,既意味着阳安关口的军力未得到加强,更意味着阳安关没有一位镇得住场子的宿将指挥!

张翼没来,傅佥节制不了蒋舒,以至蒋舒的背叛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汉、乐二城的坚守,表明姜维的计划本是有把握的,只是,因为后主没有及时响应姜维的要求,导致了灾难性后果!

后面的战事,虽然仍然精彩,但已经不必多说了。

因为:随着阳安关的失守,姜维只有退守剑阁,尽管蜀国仍有继续抵抗下去的可能,但是···姜维的“聚谷敛兵”已经彻底失败了。

失败关键原因:蜀汉内部混乱,已不可能执行如此复杂的作战计划

姜维的计划,看起来是可行的。

对面邓艾“以为未有衅”,证明了姜维的部署并非没有明显漏洞。

而在作战过程,也从侧面表明姜维的计划本是没有太大问题。

1、汉、乐二城的坚守,说明了“口袋底”是有保障的。

阳安关口的防御条件比汉、乐二城还要好,本应更有把握的。

2、姜维回援速度,比兴势之战中的蒋琬、费祎更快。

在邓艾牵制、诸葛绪阻击,廖化没有及时控制阴平桥头等多种不利情况下,姜维依然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姜维的计划有一定的“容错率”。

3、魏军确实不能救持。

在夺取阳安关口,魏军缴获了大量的粮草物资。

然而,由于粮运险远,在剑阁与姜维相持一个月后,只能商议回师。只是,此时邓艾献偷渡阴平之策,挽回了局面。

由此来看,魏军在夺取大量粮草储备的情况下,依然受困于粮草运输问题,不能救持。

如此可见,姜维之策,对魏军的弱点也是洞察客观的。

然而,姜维之策,到底还是失败了。

关键在于:姜维的计划过于复杂,是内部已经混乱的蜀汉所不能准确执行的。

姜维虽是大将军(此时是代行大将军),但是,他的权限有限,调后方之兵将,仍需朝廷发令。

但是,此时,后主所信用的黄皓,与姜维水火不能相容,一年前,彼此都要除掉对手。

因此,蜀军调动,不能及时按照姜维的计划实施。

而姜维的计划,不是单纯的御敌,而是包括了诱敌、拒敌、扰敌、击敌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对于执行的精准度有相当要求。

结果,计划中的一些环节不能得到及时执行,最后当然一败涂地!

你可以说,这些不能得到及时执行的环节,责任不在姜维,但是,说这些没有用···

作为”聚谷敛兵“之策的提出者,姜维没有考虑到蜀汉内部混乱带来的效率缺失,这说到底,是”不知己“,其责任是不能推卸的!

如果说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有”以攻代守“的成分,那么,姜维的”聚谷敛兵“,就是”以守为攻“了,即在防御中不仅仅满足于挡住敌人,而是要内线歼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如此方略,其志可嘉,其胆不俗。

然而,此时的蜀汉,已经朝政混乱,国力衰弱到了极点。

衰弱的国力,已经不能匹配姜维的大志了。

混乱的朝政,已经不能满足姜维的胆略了。

作为个人,姜维的志向、胆略,值得钦佩。

但作为蜀汉存亡所系的大将军,姜维提出超出己方能力的方略,确实对汉中丢失,乃至蜀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1 阅读:1375
评论列表
  • 2023-10-22 18:07

    姜维的回援速度是用人命填的,轻描淡写的,差点被诸葛绪堵住。

    雪奈的白子 回复:
    蜀汉最多10万兵员,四督各万余人,汉乐二城两三万人,姜维能去屯田的人最多能有一万多,万余人的机动性还是很高的,最多小千人损失。
  • 2023-10-22 23:10

    姜维死,大汉亡

  • 2023-10-22 17:29

    国力在哪摆着那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