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在掉队以后,身陷敌人的包围圈,面对异常复杂,而又完全不熟悉的作战环境,他们居然能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一举击毙了36名越军。
原41军121师361团宣传股长在回忆录《使命:1979》中这样写道:“我目睹不少年轻的战士,包括几位团首长在内,在激烈的战斗中光荣牺牲了,另外有不少战友负了伤,表现出极大的坚强。但是,这些战士们在负伤之后,仍然要贡献出自己的所有气力,但是在急行军的情况下,难免就会有体力不支,或者诸多行动不便的因素而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
1979年2月中下旬,在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精心准备了两个多月后,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打响。50多万大军从我国的广西和云南两省边境突入越北,对越南高平、同登、老街、柑塘等重镇进行围攻,总体上较为顺利,越军节节败退,只有高平之战耗时较久。
由于高平省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越军在这个地方部署了精锐的346师这样的主力部队,另外还配属了特工队、独立营以及民兵部队共计1.5万余人,而我作战部队则投入了7个师并配属了装甲兵、炮兵、工兵共计10万余人。
1979年2月17日对越反击战打响后,41军121师奉命率3个步兵团, 轻装徒步向班庄、董赛和809高地实施战役穿插。行程80多公里,限12小时到达指定地区,在班庄歼敌八五二团后,进至高平外围扣屯地区,协同军主力围歼高平之敌。361团长途奔袭,准备去合围高平守敌。就在行进途中,又突然接到命令,要其火速支援123师围歼越军步兵346师师部。
2月21日,361团与越军在一片峡谷地带遭遇,由于当天雾气太大,对我军又是一块陌生之地,在双方激烈交战后,361团被越军分割成几段,互相失去联系,很多战士也在交战中走散。
在遭遇战中,担负掩护任务的八连班长的陈书利与副班长韦程儒不幸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在他们两人寻找部队的行进途中,又相继遇到了同样走散的3营炮兵连战士胡清祥、马占社,于是,4个人便迅速靠拢并肩作战。由于缺少武器(4个人三杆枪)不能与敌人硬碰硬,所以要赶紧找到部队,于是几个人小心摸索前进。在此过程中,他们又遇见了3营机枪连班长黄志荣、熊武俊和四连战士陈武贤等3位战友。于是,大家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班,一致推举陈书利担任班长组织大家继续战斗,并寻找部队。
这个时候,周围的越军已经发现了他们,正快速朝他们靠近,陈书利将大家的武器进行了清点,发现7个人只有两支冲锋枪和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三百多发子弹和不足20颗手榴弹,情况不太乐观。
天越来越亮,雾气也逐渐散开了,河谷本是个开阔地带,两侧高山密林中又藏着越军,如果不隐蔽起来,就很容易遭到越军的攻击。这时,越军在山上居高临下的开始向他们猛烈射击,于是陈书利一边让大家赶紧隐蔽在公路边的水沟中,一边和陈武贤举枪还击并交替掩护的撤退。
此时的他们已经远离大部队,周围的越军也越来越多,唯一能做的就是朝着边境线走,这样有希望回到国内,于是7个人立即行动。但后面的越军紧追不舍,几个人被迫撤进一个村庄躲进一座土房中。
面对这样一个土木瓦房,越军完全可以炮击结束战斗,但他们想生擒这7人,于是将土房包围。
这是一座3排房子连在一起,呈“凹”字形的化肥仓库。由于几个制高点都被敌人占据,密集的子弹向房屋射来,打得瓦片纷纷的下落。此时,他们七个人其中还有三名伤员,武器也只有两支冲锋枪和一支半自动步枪以及数量不多的手榴弹。而越军却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他们陷入了绝境……
幸运的是,他们能有这座土房,而且土房中堆放了许多的化肥,他们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防御工事,进行有效的,也是暂时的抵挡。不幸的是,越军也发现了他们的转移路径,黑压压地朝这边赶了过来,现在的他们对越军来说就是瓮中捉鳖。
“只有投降!才能活命!”越军大声说着蹩脚的中文,这对走投无路的他们来说可谓是沉重打击。他们面面相觑,深知投降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么奇迹会来临吗?
“马上把化肥堆起来做工事”,陈书利指挥战友们迅速围起一个方形工事,陈书利把枪给了没有负伤的战友,负伤的战友负责装弹匣,不一会儿房子外面传来敌人的声音。几十名越军分三路从山上冲下来,嘴里还用蹩脚的中文叫嚣喊着:“抓活的”。
于是,陈武贤和韦程儒各拿一把枪,分守房子的左右两侧,班长陈书利用冲锋枪坚守正面之敌,胡清祥和其他几名受伤的战士人手拿着手榴弹,等待越军靠近时投射。等越军冲到距离房子30多米的时候,陈书利一声“打”,一梭子弹透过化肥包缝隙处射击,默契地击杀了最前边的几个越军。这无疑激怒了越军,他们加速猛攻。
突然,一颗子弹呼啸而过,击破了韦程儒所在化肥包的一角。韦程儒心有余悸,但依然沉着冷静地开枪还击。他知道,决不能让敌人有任何喘息的机会。“省着点儿子弹别浪费,等他们近一点再开枪!”陈书利低着声音说道。其余两人点了点头,另外三名伤员也忍着伤痛为他们装弹。
不一会,敌人的手榴弹飞过来。所幸榴弹是趴在地上扔的,对陈书利他们影响不大。但这一次,越军只是试探性的进攻,目的是搞清楚火力配置。
一个小时后,敌人发动的第二次进攻又被陈书利他们打退,直到下午3点,陈书利他们打退敌人的进攻5次,消灭敌人10多名。越军愈发疯狂,不顾一切地往这里扑,而他们七人默契地配合,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冲锋。随后敌人又连派出几组人对土房进攻,企图一点点的消耗他们的弹药,这样就能生擒几人了。就这样,在陈书利他们的坚守下,越军一个加强排的兵力进攻了数轮,都没能攻破小房子,还被击毙了30余人。他们从早上一直战斗到晚上,他们的弹药所剩无几了,陈书利知道再待下去迟早被敌人抓住,不如趁夜色突围还有生还机会。
于是陈书利和陈武贤趁着战斗的空隙,把大家组织在一起,开始商量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越军这是铁了心要让咱们投降,不停地派小队来试探咱的实力。” 胡清祥冷静下来分析了一通,发现这一点恰恰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漏洞。
“没错,他们越是想要活捉,我们越是有机会突围出去。他们的弹药也消耗了不少,我们趁他们还未恢复起来,突围出去!”韦程儒坚定地说道,大家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一行动。陈书利想了想,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纸和笔,他让大家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作战日志,又誊写了两份,分别给了韦程儒和胡清祥。
“誓死也要送出去,就算我们牺牲了,也绝对不可以被人误会我们当了逃兵!”听着陈书利这番话,七个人纷纷红了眼眶,士气大振,誓要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奇迹。最后决定,由陈书利先把敌人的火力引向东面,然后由陈武贤带队和韦程儒扶着两个伤势重的趁着黑夜向河边趁黑突围,另外一个伤势轻一点的马占社和胡清祥负责殿后。
这个办法的确有效,战士们全都成功的从土房中安全撤出。但在黑夜中,走在最后的胡清祥和马占社与其他几个人又走散了。因为在过河的时候,腿部受伤的马占社伤口已经感染行动不便,胡清祥只能背着他走,结果掉队迷路。胡清祥背着腿部膝盖受伤的马占社徒步走了很久很久,路过一处水源时,便将他放在了一块岩石后,自己独自一人前去为水壶装水。不幸的是,他也遇到了几名巡逻至此的越军。胡清祥迅速躲到草丛中,当四名越军走近时,他当机立断扔出了几颗手榴弹,身为炮兵的他自然没有失手,四名越军全部阵亡。
等胡清祥赶回战友身旁时,却听见马占社说道:“兄弟,你走吧,别管我了,我只会连累你的。”“你这说什么胡话,战友之间何来连累一说?”胡清祥说完,背起了马占社继续前行,两个人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走着,心里也牵挂着其他几名战友。
第二天,负责陈书利也和战友们走散了。
原来,过河没多久,就剩下他和黄志荣。他们又累又渴,饿得头晕眼花。于是他俩决定先找些吃的东西,积蓄体力。他们走下山坡,看见一片地瓜地,陈书利踉踉跄跄地走过去坐下,用手刨土,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地瓜,黄志荣在一侧警戒。突然,黄志荣发现几个人向他们这里走来,他急忙低声叫道:“有情况”。陈书利转头一看,距离敌人只有10多米,大概有7、8个越军。此时,越军也看见了他们,愣愣的站在原地不敢过来。
刹那间,陈书利一个转身,“嗒嗒”一梭枪弹过去,撂倒了前面的几名越军后,快步向半山腰跑去……看见陈书利开枪,黄志荣也迅速扣动了扳机……很快,这几个敌人被消灭了。过了一会,黄志荣从地上爬起来,发现除了敌人的尸体外,找不到陈书利,他一边四处寻找,一边低声喊着“班长”,但没有人回应。此时的黄志荣不敢久留,继续向北出发。
其实,当黄志荣喊“班长”的时候,陈书利正躺在一个杂草遮掩的洞里,离黄志荣并不远。只是刚才他在引开敌人向山腰跑去时,不小心掉在洞里,被摔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发现全身骨头都疼。他缓了缓神,慢慢地向洞口爬去。他用枪作枕头,躺在洞口的草地上,此时的陈书利衣衫破碎,饥累交迫。
忽然,他好像想起什么,从胸前口袋里拿出了纸和笔。此时,陈书利内心十分平静,他用笔写下遗言,报告了自己和其他6名战友的遭遇和自己现在的处境。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无力地躺在草丛中,合上双眼。
最后,陈武贤和韦程儒四个人中只有一名伤员,行进起来相对轻松,他们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23日成功带领两名队友遇到了我军大部队,顺利获救。陈书利走散后躲进石洞内,在24号听到有战斗声音便闻声而去,终于也找到了部队。而胡清祥和马占社经过3天的艰难跋涉,在25号下午总算碰到了1营并得救。
在孤立无援的日日夜夜里,七位勇士身陷越军狼窝,硬生生凭几支枪和手榴弹为自己杀出来一条回国路,这何尝不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呢?战后,41军将7人战果上报,韦程儒灭敌3人,胡清祥灭敌4人,陈书利灭敌15人,陈武贤灭敌19人,灭敌人数差不多一个排。按规定,灭敌8人就可获一等功,而他们7个人在缺少武器弹药的情况下灭敌这么多,还能顺利归队,难免有一丝怀疑。
于是广州军区立即派人进行核实,后经过清理战场以及被抓的越军俘虏描述,几个人的战果属实。这件事也引起了总指挥的注意,他亲自为几个人授奖,授予陈武贤、陈书利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记一等功;胡清祥一等功,黄志荣二等功,马占社和熊武俊三等功。
收拾越南人还是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