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中最惨烈一仗,88名战士奔赴前线,仅剩8人走出战场

狼行天地 2024-06-06 08:56:49
1987年1月7日,家家户户已经开始为春节做准备,过年的气氛开始弥漫在大街小巷,而远在边关,一场激烈的大战即将爆发,88名解放军开赴前线,和越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只剩下8人走下阵地。 在1987年的黑豹行动中,88人中仅有8人走下了战场,战士在死前拼命喊娘,此情此景让人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惊心动魄的战争,造成了如此惨烈的局面? 这一场被命名为黑豹行动的行动,是发生在那拉地区167高地的一场战斗。那拉地区是老山战斗中非常关键的地点,而167高地更是重中之重。167高地位于汉阳和小青山之间,连接了中国的边境和越南河江,167高地的东南西北方向都有驻扎着军队的越南阵地,所以说这个地点非常的重要,一旦失守,三个高地都很有可能被攻陷,因此越军派出了大量的兵力驻扎在167高地上,而且还建造了许多防御工事。 167高地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易守难攻,所以越军经常利用这一个特点躲在167高地上,对中国的阵地发起远程攻击,给中国军队的行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167高地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易守难攻,所以越军经常利用这一个特点躲在167高地上,对中国的阵地发起远程攻击,给中国军队的行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且167高地的东南西三个方向道路四通八达,守在那里可以将其当成防御前沿阵地,对敌军进行有效杀伤。所以对于这样一座高地,为了增强我军的气势,我军势必要把它拿下,打击越军嚣张的气焰,挫败他们的锐气。 1985年和1986年,解放军曾多次组织过优势兵力攻克过167高地。但是因为越军的支援很快,我军最后只能无奈撤出。 1986年下旬,此时负责老山前线的兰州军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167高地,就算拿不下来,也要把这片高地的所有防御工事全部破坏,不能再留给敌人。兰州军区将这一光荣且艰巨的任务交给了47军139师417团2营4连。417团是我军一支拥有璀璨历史的光荣部队,前身系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数次与大部队共同取得战斗胜利。因为擅长夜战,417团还有着“夜老虎团”的美称。2营4连是该团的主力部队,就是人们俗称的“尖刀连”。 其实,“黑豹行动”虽然是在1987年1月进行的一场突击作战,可早在1986年,兰州军区便开始初步筛选突击队员。 第一批次突击队员共有31人,由原4连副连长郭继额主要负责,在一年前开始集训,培养彼此的默契和配合战术打法。第二批次突击队员共57人,在“黑豹行动”开始前不久组建,这两支突击队共88名战友,其中年纪最大的只有24岁,年纪最小的才18岁。由于大家都是一个连队的,彼此之间已经没有太大隔阂。加上第一批次的突击队员无条件把自己的训练经验向其他战友们进行分享,所以“黑豹行动”看似仓促而定,其实兰州军区早有准备,目的就是想狠狠打击不可一世的越军,夺取167高地。话虽如此,越南军队的实际战斗力不容小觑,加上又是在人生地不熟的雨林地区作战。因此在战斗开始之前,这88名精英还展开了一次魔鬼式封闭化训练。88余名突击队员每天凌晨起床,趁着夜色反复练习潜伏作战细节,指挥员们则在沙盘上不断推演实战计划。 最终,兰州军区决定将“黑豹行动”定于1987年1月7日凌晨4:30,分成第一,第二突击队。总负责人为郭继额,第二突击队的负责人为马玉革。 1月6日,是这两支突击队准备出发作战的日子,4连的连长马生云在还没出发之前组织了一场宣誓大会。在大会上连长和这88名精英拍下了一组照片,这组照片并不是为了登上报纸而拍摄的,而是因为这个任务的难度很高,战士们很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于是这个照片更是最后的纪念。当天凌晨4:30,第一突击队的战士们已经准备出发了。根据作战计划中的安排,这12名战士逐渐潜伏到167高地附近,他们的任务主要是为后面的战友们排除地雷,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战士们匍匐前进,过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抵达了目的地。 1月7日凌晨三点半,剩下的战士们准备出发,在距离越军阵地越来越近的时候,越军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开始朝四周开炮。不幸的是炮弹落在了第一突击队埋伏的位置上,这枚炮弹直接导致了战士郗文华的牺牲,董永安和李秋平受重伤。目睹全过程的王全有悲痛万分,迅速爬上前试图抢救两名同伴。几分钟后,董永安苏醒,他下意识地想哀嚎,却立马记起自己正处于战场上,于是急忙从左侧口袋拿出一张小手帕塞到口中。他拒绝了王全有对自己的救治,从身上翻出来一枚“光荣弹”(光荣弹就是手榴弹),用手帕将其包住,然后放到嘴里死死咬住,直到牺牲时,他一直保持这个姿势。一直到战斗结束之后,战友们找到了董永安的尸体,才发现董永安用一只手捂着伤口,另一只手抓在土地上,一直保持着不动,嘴里咬着的那颗“光荣弹”也拿不下来了。 而李秋平战友的情况与董永安差不多,身上被炮弹碎片击中十多处,也是拒绝战友的包扎,在进攻之前他的意识还是清醒的。他不顾自己受伤的身体,拿着机枪前进了60多米,最终因为流血过多而牺牲。而他爬行的60多米已经被鲜血染红。 出师不利,剩余85名突击队员更加痛定思痛。 1月7日早间7:00许,马玉革率领几名战士已经悄悄来到7号洞跟前,他指挥两名成员包围洞口,自己则朝着8号洞而去。三分钟后,突击队员按照计划潜伏在敌人洞口,将整个167高地表面全部控制在我方手中。 一阵巨大的炮弹爆炸声,让整个高地为之一振,火光映红山谷,所有突击队员如下山猛虎一般冲向目标。因为3号区域已经有战友牺牲,所以幸存的战士们行动先是扫清5号洞和11号洞内的敌人。进攻2号洞时,突击队员遇到麻烦。敌军在2号洞附近布置了一个暗哨和一挺机枪,压制住了我方突击队员。李国胜与马占福准备绕到敌军攻势出口,向里面扔炸弹。未曾想,一个隐藏在附近的敌军发现马占福的身影,立即开枪打中他的腹部。被子弹击中之后,马占福战士陷入了昏迷。 几分钟后,马占福被炮声惊醒,他发现战友们因为越军的不断射击而受伤,心中十分的愤怒。马占福不顾身体传来的疼痛感,不断地冲向敌人的洞口,拉响了爆破筒并扔了进去,可没想到的爆破筒又被越军扔了回来。此时的情况非常危急,马占福连忙捡起这枚爆破筒,又扔向了越军,为了不被再扔回来,马占福用胸口抵住了爆破筒的同时抵住了敌人的枪口。在轰的一声过后,马占福用自己的生命带走了5名敌人,壮烈牺牲。马占福烈士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便是他回头向李国胜喊的那句“班长”。目睹马占福英勇牺牲的李国胜一抹眼角的泪水,冲上去继续战斗。 在行动还没开始之前,这次任务的难度很高,部队让战士们都写下遗书,而马占福来自青海,家中也只有一位年迈的母亲。因为家中的老母亲看不懂字,于是马占福就对着录音机连叫了26声娘,却没想到这就是马占福战士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这段录音,在马占福牺牲之后被交给了他的母亲,里面什么内容都没有,只有一声声充满爱与怀念的“娘”,一遍又一遍,他想用这种方式陪伴母亲,让母亲即便在自己牺牲后也能够被自己的声音围绕,有所寄托。 这一声声情真意切地对母亲的呼唤让在场的人无一不有所动容,本是温馨的叫声听起来却满是凄厉与悲伤,遗憾的是,这个朝气蓬勃的声音再也无法真实地存在,只能存在于这个冰冷的录音之中了。 马占福战士的牺牲让剩下的战士们怒气高涨,都喊着要给马占福报仇,其中有两名战士们从侧边进攻,朝越军的阵地丢了好几枚手榴弹。在爆炸声中,战士们纷纷冲向了敌军高地,朝着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8:50分,大部分的越军已经被消灭,但是越军的支援来得非常迅速,这个时候我军也只剩下8个还能够行动的战士。正面攻击根本抵挡不住,于是仅剩的8名士兵就带着身受重伤的战友们躲进了洞内。战斗中,越军不断地朝着167高地发射炮弹。据统计,在167高地上,越军发射了8000多枚炮弹,有一名从这场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士兵回忆道,在167高地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炮弹的碎片,可见当时炮弹的密集程度。 根据士兵回忆,在这场战斗开始之后,战士们的尸体不断地从167高地上抬下来,因为无情的炮弹,很多战友的尸体都不是完整的,为了空出地方救助伤员,只能将战士们的遗体堆放在山洞中,战斗结束之后才发现这个山洞已经堆满了英雄的尸骨。一直到当天下午5:30分,负责断后的两名身负重伤的战友相互扶持的从山上走下来,宣告了这场惨烈战斗最终的结束。 经过战后清点,在这次战斗中,一共歼灭了越军199人,俘虏两人,成功夺回167高地。但我军88名参加战斗的战友共牺牲21人,只有8名突击队员还有行动能力,其余的战友们都是被担架抬下来的。
0 阅读:33

狼行天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