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有人类的历史以来,好像不管哪儿有人住,都少不了等级划分和权力的影子。在这些分门别类、有权有势的人群里,总有些人会因为钱和权,而自愿矮别人一截。
他们为了个人利益或是家族的好处,就去干些昧良心的勾当,比如硬抢老百姓的血汗钱,还有把本该发给灾民的粮食和钱款都私自拿走,这些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事情。
可是,干这些事的人通常都有很大的权力,他们的权力跟他们的钱财一样多,让普通老百姓没处说理去,心里有气也只能憋着,眼睁睁看着那些“贪官”挥霍大伙儿辛苦挣来的钱,却逍遥自在,不受惩罚。
老话常说,人都是为钱奔波,鸟儿为吃的拼命,钱和权这事儿,从来都不是小事儿。所以,怎么看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对待钱和权,就能看出不少门道来。就像国民党那会儿,为啥衰败了?从这上面就能看出些问题。
1945年,抗日战争一打完,按理说,中国国民党和他们的头儿蒋介石应该是风光无限,火得不行。可你猜怎么着?就那么短短的三年多,还不到四年时间,他们就从大陆被撵了出去,只能跑到台湾去喘口气。这到底是咋回事儿?为啥会这样呢?
钱是从哪儿搞到的呢?
说到底,国民党人相当看重钱财和权力,这在其中占了很大因素。
不知何时起,网上开始疯传一张1939年的老照片,那是国民党政治大佬们的存款单。照片上,蒋介石这些大人物的名字和财产一目了然。蒋介石存的钱最多,足足有6639万法币,换成美币就是809万。而那些存款少的,也至少有个五百万法币打底。这些天文数字,真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些钱都被蒋介石他们存进了当时在上海的外国银行里。资料显示,1939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国内的银行存款加起来有60多亿呢。
这么一来,蒋介石和宋美龄他们几个的存款加起来,占了全国存款的9%左右。特别是蒋介石和他夫人的存款,那简直是国内存款总额的1.6%,在国民党官员的私人存款排行榜上,他们可是遥遥领先,稳居第一。
但是,说到这张图片里的信息,网友们意见不统一。有些人觉得图片里的内容是真实的,认为那笔欠款很大概率是被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高层贪污了;而另一些人则是不信也不听,觉得这个“名单”要么是有人故意造假的,要么就是把事情说得太夸张了,根本没法相信。
这些消息虽然真假参半,但也不是毫无根据,要是咱们好好扒一扒这些大钱背后的那些往事,说不定就能找到点线索。
究竟是“一身正气”还是“贪赃枉法”?
抗战那会儿,国民党政府里头的官员们不少都中饱私囊,靠不正当手段升官发财,花钱买官位、搜刮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事儿,经常发生。
何廉这位曾在国民政府高层任职的老先生,聊起过往总是感慨万分。他说,到了30年代中期,国民党可不像北伐那会儿,纪律严明,训练有素。那时候,很多党政干部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奢侈,从上到下,腐败风气盛行。他们给自己建起了豪华的房子,一到周末,就坐着飞机从南京跑到上海,尽情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且,在日军侵华战争那会儿,国民政府的不少官员趁机捞起了“战争油水”。他们把本该用于抗日的物资,从“接收”变成了明目张胆的“抢夺”,自己腰包鼓了,却通过各种贪污受贿、强取豪夺的手段,搞得老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这种堕落情况不是只发生在某些人或者某个圈子里,而是渗透进了国民政府的各个角落,就连军队也没能幸免。可以说,从上面的大领导到下面的小官员,风气都不好,啥样的人都有。
说起来,国民党高层里的贪污问题那叫一个严重。有本书叫《中国反贪简史》,里面就讲了:在国民政府那会儿,“四大家族”里的孔家,就是孔祥熙他们一家子,孔祥熙当过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头头,那时候,被大家伙儿都知道的贪污大案子,就有好几件呢。
孔、石私吞黄金那事儿里,孔熙祥他们一伙儿贪的钱,换成咱国家的钱,竟然有二十多个亿。这数目,真是大得吓人。
除了《简明中国反贪史》这本书里有写,国民党的大前辈蔡元培先生,他在自己的日记里也提到了这么一件事:“国民政府里那些大领导的私房钱,来源都挺神秘的。但咱能查到的就是,蒋介石大概有一千三百万元,他老婆宋美龄有三千五百万元,宋子文也是三千五百万元,还有孔祥熙,他有一千五百万元这样的财产……”
国民党的高层,特别是蒋介石,居然背着大家,把本该用在打仗上的军用东西给扣下了。1942年6月份,美国为了帮我们打败日军,送来了价值35亿美元的军用重要物资。但国民党的人可不这么想,他们把这些物资当成了肥肉,都想着怎么从中分一杯羹。
所以,当那些拉着战略物资的卡车从印缅公路开到中国的时候,它们的命运其实早就写好了:一大票东西都被国民党的大官们给私吞了,要么偷偷卖到黑市,要么就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卖给日本人。剩下的那些,也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剥削,最后能真正用到打仗上的,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碰到这种情况,美国在中国军队里的参谋长史迪威,把军用物资被偷运出去和贪污的事儿,说是“二战里头最严重的一桩丑事”。
他觉得国民党现在已经变成了只追求金钱、内部斗争不断的过时团体。这个团体就像是摇摇晃晃的平衡木,既没有坚定有力的立场,也得不到国内老百姓的支持,压根儿没想过真心抗日。
但其实,要说国民党里一个正直不贪的人都没有,那也太绝对了,只是真的很少。大部分国民党员啊,加入党就是为了能当上官,而当官呢,说白了就是为了捞钱。这种心思、这种不要脸的想法,在国民党里头到处都是,这样的话,还怎么谈得上改革政治呢?
官场环境复杂,而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时,其内部状况更是令人瞩目。
唐纵是蒋介石身边的重要助手,他有自己的独到看法,他讲道:“现在,国民党在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早就没了……党内现在的情况很现实,上面的领导只想着升官发财,下面的同志就图个日子安稳。什么主义、政治、革命,早就丢到九霄云外了。”
因此,清廉耿直之士并非不存在,但在腐败盛行的氛围中,他们往往显得与众不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这种独特性往往会招致他人的排挤、孤立,甚至可能被无端怀疑为共产党的成员。
有一次,国民党的大将杜聿明,他跑去跟蒋介石说,作战厅里的郭汝瑰,感觉像是共产党的秘密成员。
蒋介石一听,就问他:“你凭什么这么说?”
没想到,杜明丰一听这话,立马拍着胸脯说道:“郭汝瑰这家伙,实在让人起疑……你看他,从来不去外面乱花钱喝酒玩乐,过的日子那叫一个清苦,哪像个国民党的大官啊,委员长。据我所知,这种生活作风,也就共产党那边才有了。”
蒋介石一听杜聿明的解释,气得脸色铁青,直骂杜聿明是个笨蛋,然后让他马上离开,别在眼前晃来晃去惹人烦。
就这么搞笑又讽刺的一出戏,就是因为“不出去玩乐享受”而闹起来的,这说明那时候的国民党里面,贪污腐败已经是主流了。说实话,蒋介石也感觉到这腐败问题有多严重了,他也搞过不少反贪的措施。
那时候,蒋介石在党内搞了个国民党中央监察会,政府里头也弄了个国民政府监察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是盯着各部门官员,查查税收花在哪儿了,手里头还有弹劾、纠错、审核、问询等一堆权力,说是要随时揪出那些违法的或者工作不到位的官员。但遗憾的是,这些机构大多只是个摆设,没啥实际作用。
据说,这些机构建起来以后,它们查办的案子,经过核实确实有问题,最后真被处罚的,加起来都不到一千七百件,平均一年也就七八十件的样子。这在当时国民党政权里,官员个个都想捞点油水的情况下,简直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而且啊,这里面还多是些小官小吏,真正省市级以上的大鱼,少得可怜。
蒋介石还有国民党里头不少贪腐的人,为了自己的腰包,搞的反腐机构其实也就管管下面那些小喽啰,对他们自己和大面积的腐败根本没啥约束力。说到底,这些反腐机构治不了真正的腐败,就像是对蒋介石他们这种人没啥用一样。
总的来看,国民党在抗战时趁机捞好处,官员和商人串通一气,贪污腐败盛行,一点廉耻心都没了。你瞅瞅那图片上的大堆钱财,都是他们这些行为的证据。正因如此,国民党从原先的执政党,一路走到最后垮台,只能灰头土脸地跑到台湾去,这全是他们自找的,没法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