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培养和指引下,这批高级干部挑起了管理党、军队和国家的重担。在这批人里,有这么一位,特别受毛主席的喜爱。毛主席还曾当面夸他说:“这人既有军事才能,又有文学素养。”
这个得到毛主席特别看重的人,他的名字叫赖若愚。
1910年,赖若愚在山西五台县高洪口唐家庄呱呱坠地。这小子打小就机灵,性格也独特。六岁那年,他就进了村里的学堂念书,十一岁时转学到了五台县第二高等小学。到了十三岁,他又跑到四川去上中学。十六岁那年,他靠着出色的成绩,成功考进了北平大学工学院。
在北平大学工学院念书的日子里,赖若愚特别用工,老爱翻那些讲革命道理的书,慢慢就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一套,而且他还很活跃,老参加学生活动。
1929年那会儿,赖若愚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悄悄干起了地下革命的事儿。到了1930年,他在北京不小心被抓了,关进了大牢。敌人对他用了各种狠招逼问,可赖若愚硬是一声没吭,党的秘密他守得死死的。
1932年,赖若愚终于走出了牢房。他在监狱里熬过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身心上的大火洗礼,让他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让他更加坚定了走革命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一出狱,赖若愚就立马在党的指引下,接着干起了革命工作。
赖若愚刑满释放后,组织上琢磨了一番,决定派他回山西,去当新成立的特委组织部的一把手。就这样,赖若愚踏上了成为专业革命工作者的道路。
从京城北京回到山西的太原后,赖若愚没过多久就摸透了当地的情况。为了把工作搞起来,他老是跑到一线去了解实际情况,晋南的运城、解县、虞乡这些地儿,还有晋中的祁县,晋东南的沁园,到处都有他跑过的影子。
赖若愚自打一个人去北平上学后,就一直在外面忙活,一次也没回过五台的老家。想到爷爷年纪大了,爸妈也好久没见了,他心里头那个想家啊,真是急得慌。
1933年春天,赖若愚在得到组织的批准后,换上了件长袍,拎上行李就往五台老家赶,回去看望亲人。
游子回到家乡,心里头那股舍不得的感觉自然就冒了出来。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夏天快结束的时候。就在这时,上头来信催着赶紧回去工作,可巧的是,赖若愚又病了。这么一来二去的,耽误了不少时间,结果就这么拖到了秋天。
赖若愚是个革命工作者,他回到老家看望亲人,但这事儿肯定不只是回家看看那么简单。在家那段时间,他心里还装着任务呢,整天串门走访,给村里还有附近村子的乡亲们讲革命的道理。
不过,没多久,赖若愚的行动就引起了官方的。就在这时,传来消息说太原的党组织已经遭到破坏,而他的名字也出现在了通缉名单上。
因为家里没法再呆了,太原也回不去,赖若愚只好先到老丈人家里住着,他找了个工作,在村里小学当语文老师,用这个身份来打掩护。
赖若愚一入党,心里就铁了心要为革命豁出去。等风头一过,他很平静地跟老婆说了,自己这一走可能就不回来了,让她另外找个好人家。说完这些,他二话不说,又一次离开了老家,偷偷跑回太原去找党组织。
1934年那年夏天,赖若愚又一次加入了党组织,组织安排他和另外两个同志组成了一个特工小队,秘密地开展工作。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一发生,党组织就让赖若愚去延安,进了中共中央党校深造。没多久,党组织又派他到太行山区干活,当上了中共晋城中心县委书记,负责建起抗日政府。
1939年2月份,赖若愚被调到了晋冀豫区党委党校,当上了副校长,后来还接手了校长的位子。过了大概半年,他挑起了大梁,负责领导晋东太行二地委那片区域。那时候局势特别紧张,但他带着广大的军人和老百姓一起参加了百团大战,大家齐心协力,成功度过了敌人“扫荡”和咱们“反扫荡”的那些艰难日子。
1943年的时候,赖若愚被任命为太行分局组织部的二把手,同时还兼职太行区党委组织部的头儿。
1947年夏天7月份,赖若愚挑起了太行区党委书记的大梁,开始全盘管理太行区的事务。那时候,赖若愚已经经历过战争的洗礼,锻炼出了不屈不挠的毅力和沉着冷静的判断力。
1948年11月的时候,全国解放战争正处于非常关键的决战时刻,赖若愚被上面选定为中共太原市委书记。到了1949年4月,太原这座城终于解放了,赖若愚紧跟着就进了城,挑起大梁,开始负责太原的各项接管事务。
后来,赖若愚开始钻研城市管理,他一门心思扑在提升生产和促进社会发展上。为了确保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并向前发展,他不分昼夜地努力工作,心里只有大家,完全忘了自己。
1950年9月4号,赖若愚挑起了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这个担子。
刚当上省委书记没多久,中央就下了个通知,说是要全国动手,搞一个镇压反革命的大行动。这个行动呢,主要就是对付那些土匪、特务、恶霸,还有反动党团里的那些头头。
在这次大力打击反革命的活动里,山西主要把消灭“一贯道”作为重点任务,并且赢得了重大成果,还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做法。
快到反革命镇压行动收尾的时候,1951年1月9日那天,赖若愚拿起笔来就写,他亲自动手,用中共山西省委的抬头,给中共中央整了一份报告。
在总结里,他详细记录了全省打击“一贯道”行动的全过程、主要手段、基本收获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内容。
1951年1月24号那天,这份报告送到了毛主席手里。毛主席一看,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他立马就写了回复,说:
各中央局,还有你们下属的分局,以及各省市区党委听着:说到怎么彻底搞掉“一贯道”,山西那边的做法最到位、最靠谱,也执行得最彻底。山西省委(书记是赖若愚)他们写的总结报告,那叫一个精彩,我现在转给你们看看,好好琢磨琢磨,全国各地都可以照着做......
所以,赖若愚这个名字在毛主席心里刻下了很深的烙印。
1951年2月28号,中央人民政府下了命令,让赖若愚去当山西省人民政府的一把手。打那以后,赖若愚下定了决心,要拼了命地干好这个新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的公仆。
赖若愚的老家五台县,离省城太原其实没多远。说来也巧,那里也是阎锡山的故乡,阎锡山可是掌管山西近40年的人物。因为历史的缘故,五台县有不少人都跑到太原去工作,赖若愚的亲朋好友里,就有挺多是这样的情况。
赖若愚在山西工作的那些年,总有人想通过各种门路找他帮忙,但他一直坚守着追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严于律己,大公无私,从不因私情而动摇。有人背后议论他“不讲情面”,赖若愚总是坚定地说:“权力是大家给的,我不能拿它来为自己谋私利!”
赖若愚是个言行一致的人,说到就会做到。
赖若愚在他们兄弟姐妹里是老二,上头有个亲哥。他大哥在解放前就在太原搞工程,是个带头的包工头。解放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还是当包工头。因为有了个当大官的弟弟撑腰,他胆子特别大,不仅对民工工资动手脚,还中饱私囊,贪污公款。
之后,因为被老百姓给举报了,事儿被查清楚,赖若愚的哥哥顿时就乱了阵脚,赶紧去找弟弟求情,想让他帮忙庇护一下。
弄清楚状况后,赖若愚一脸认真地跟大哥讲:“你得实实在在把事儿说清楚,按政府的安排来办。”
因为事情确实违法了法律,赖若愚的大哥被判了刑。判刑以后,赖若愚从没为大哥说过好话求情。没多久,赖若愚的大哥就在监狱里因病去世了。
说来也巧,赖若愚有个妹夫,名叫韩国俊。他在抗战那会儿,给日本人当过走狗。等抗战一结束,他又转头跟了阎锡山。1947年,五台县得到解放,他吓得立马逃到太原,在屠宰场当了个头头。可到了1951年,他被老百姓给举报了,被抓起来后,法院判了他死刑。
妹妹知道这事儿后,立马去找了哥哥赖若愚,想让他手下留情。家里不少亲戚也都跑去求情,但都被赖若愚给回绝了:“这事儿没得商量,必须枪毙!他欠老百姓那么多,怎能不还?你们得清楚,不是我不讲情面,是他自己早就不顾亲情了,眼里只有日本帝国主义和阎锡山,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他这叛徒,死有余辜,谁也救不了他。”
1952年3月份,毛主席亲自点了赖若愚的名,让他离开一直以来并肩作战、共同生活在家乡的乡亲们。赖若愚就这样告别了亲人朋友,迈出了新的一步,去北京当上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秘书长,开始了新的革命工作。
赖若刚去北京开始新工作时,有次机会,毛主席跟陈云聊起了赖若愚,主席这么说:
陈云啊,这位是赖若愚同志,老家在山西五台,跟阎锡山算是老乡,今年四十二岁了。他以前可是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府的一把手,还兼着省军区的政委......这人,既有领导才能,文笔也相当了得。干工作,那是一把好手,做得漂漂亮亮;写文章,也是出手不凡,写得特别棒。像这样的人才,真是太难得了!现在啊,他先担任总秘书长,等工会换届,他就要当全会总主席了。陈云,赖若愚同志我就交给你了,你得好好带带他!
陈云乐呵呵地答应着:“真不错,总工会那边正好缺一个这么有干劲的年轻领导呢!”
听到毛主席的赞扬和陈云的肯定,赖若愚心里有点发慌,他赶紧回应:“主席您太夸奖我了,我一直以来都是干的党务活儿,工会工作压根儿没碰过,怕是搞不来啊!”
听到这话,毛主席连忙摇了摇头,直接就说:“干过省委书记的人,啥活儿都能胜任。”
在毛主席的信赖之下,赖若愚从1953年起,一直到1958年,都担任着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席职务。
之后,毛主席跟全国妇联的头儿们,比如蔡畅、邓颖超她们,特别提到了赖若愚:“赖若愚同志,那可真是个能人,工作上手到擒来,文章也写得顶呱呱。每搞定个大项目,或者到了关键节点、快收尾的时候,他都会自己动手给中央写报告,好让中央知道咱们在干啥,给咱们支持。你们啊,也得学学赖若愚同志,干完大事儿后,赶紧给中央写报告,争取上面的支持。”
毛主席在两个不同的重要时刻,直接在中央领导面前多次表扬赖若愚,这足以看出他对赖若愚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可是,真的让人伤心,老天爷就是那么狠心。1958年5月的时候,疾病把赖若愚的生命给带走了,那时候,赖若愚才48岁啊。
赖若愚离世的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心里头难过极了,他一个劲儿地叹气,嘴里念叨着:“真是太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