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期关注的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不错,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后,简直有点令人大跌眼镜。单就第三季度来看,非但没有延续上半年的利润增长势头,竟然还出现了同比下滑。
于是乎,抱着认真学习财务报表的态度,把几页的三季报看了好几遍,甚至是关键数据一笔一笔的都进行了对比,几乎看不出什么眉目来。
忍不住让人感慨,看财报的确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差事,对于那些看看财报,一眼就能指出企业经营上存在瑕疵的人,闲闲财经一直是心存敬仰的。
当然了,只要肯下苦功夫,原本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而现在,竟然一无所获。看来,问题可能不在财务报表上,或者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也只能在财务报表之外寻找答案了,稍稍翻动一下互联网,广大网友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踊跃推测,但没有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这时候,脑海中追溯之前的信息,突然想起了一份研究报告。
7月份,该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并且在激励计划公告的结尾,特别提醒了股东注意可能产生的摊薄影响。这哪里是“可能”,一旦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摊薄费用就是真实存在的。
再说那份研报,该研究员在该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抛出后,就明确给出了,该计划在未来4年每年的摊薄费用。
这样来看,第三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显然跟股权激励摊薄费用有关。
由于股权激励计划与业绩挂钩,所以,都设有解锁条件,正常情况下,前两年摊薄费用最多,因为解锁的股票数量也最多。
闲闲财经认为,就上市公司而言,从摊薄费用对业绩的影响来看,第一年影响最大。因为大家都采取逐年解锁,而第一年推出股权激励,也就决定了这个解锁周期最短。
当然了,如果上市公司在年初开启股权激励计划,也就意味着4个季度分摊全年摊薄费用,也没啥压力。在第三季是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以每一个会计年作为一个考核周期,半年要分摊全年的股权激励分摊费用,当然对当期业绩影响较大。
要知道,这种分摊模式不算是最极端的,港股市场最典型的案例是,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出现了经营利润亏损,根本原因在是小米在上市前对雷军99亿的股权激励开支。同时也意味着,这种分摊模式是“一次性计提”!
“一次性计提”,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对财报一次性冲击太大,好处是不会直接影响其它季度的业绩。
A股市场,股权激励费用分摊的模式其实是相对温和的,有人说是逐日分摊,也有说是逐月分摊,也有说是逐季分摊。
可能是每家上市公司的理解不尽相同,从投资者互动上来看,逐月分摊和逐季分摊的居多。
这与“一次性计提”的做法最大的区别是,预计在未来几年股权激励周期里,你每年都要考虑到摊薄费用这一块影响,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加繁琐。
需要指出的是,股权激励摊薄费用,并不是上市公司真的花出去了,这只是一个会计记账方式。这背后,涉及到了股东权益、税收等一系列问题。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必须要清楚,不是企业真的用掉了这部分费用,恰恰相反,正因为股权激励实施,员工认购,企业反而拥有了更多的支配资金。所以,当财务报表出来的时候,尤其是股权激励分摊费用影响利润较大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部分费用的影响,以免造成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