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中国人的信仰感到困惑,中西方的信仰究竟有哪些差异?

谈八卦沸羊羊 2025-04-11 15:07:08

黑塞有句话挺有意思,他说啊,在这个满是历史故事,又藏着好多个人隐私的社会里,人类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那肯定是多种多样的。

世界之所以精彩纷呈,全靠各式各样的文明。在这些文明里,信仰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代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追求。

所以,各种信仰其实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不一样的历史文明背景。

西方人以前对我们的信仰挺不理解,觉得我们既信神明,又信鬼神,要是觉得不灵验了,还去拜拜。

"迷茫"的根源在于不同和不明白。说到信仰,中国和西方到底有啥不一样?为啥会有这些不同呢?

【一、西方信仰】

咱们先来瞅瞅那些对中方信仰摸不着头脑的西方人,他们自个儿的信仰到底是咋回事呢?

在西方社会,大多数人信赖宗教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宗教信仰者占了很大一部分人群。他们的日常举止、社交活动都遵循宗教的教义和规范。在众多的宗教里,有三个影响力特别大:

首先说说基督教,这个宗教啊,是从公元一世纪那会儿开始的,他们认定耶稣是老大。耶稣被看作是上帝的儿子,三十岁那年他开始宣扬自己的教义,结果后来惹上了麻烦,被犹太行省的人给审判了,最后惨死在十字架上。但神奇的是,据说他三天后又活了过来,还升天了,这可就成了信徒们心里的神。耶稣讲究的是“博爱”,就是让大家爱上帝,也要爱周围的人。

基督教的历史很久远,也相当辉煌。刚开始那会儿,信基督教的人被当成是怪人,到处受人欺负,可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后来基督教就成了罗马帝国里最有声望的宗教。395年的时候,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基督教也跟着分成了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块。

千百年来,两大宗教一直在蓬勃发展,它们的追随者遍布了整个欧洲,甚至在一些地方被尊为国教,得到了政权的庇护。时间推进到16世纪,有个叫马丁·路德的人,他发起了一场宗教变革,打起了“只信圣经、全靠恩典、坚信信仰”的旗号,就这样,基督教新教诞生了。

从那以后,基督教里头主要就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这三大块了。新教呢,后来还分出了好多小分支,像信义会、长老会、圣公会这些。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都写在《圣经》里头。他们觉得,人和整个世界都是上帝亲手造出来的。上帝呢,是独一无二的神,还是个“三位一体”的存在,就是说,他既是圣父,也是圣子,还是圣灵,这三个身份都在他里头。虽然他是高高在上的神,但也有着人的情感和特性。

他们觉得,人的所有举动都得听上帝的,人生嘛,就像是在还债。要是债还清了,死了以后就能去天堂享福;要是还不清,那就得下地狱受苦。

现在,要是论起人数,基督教信徒已经超过了23亿,成了全球信徒最多的那个宗教。说到他们都在哪些地方,主要就是英国、美国、挪威、芬兰这些欧美国家。所以,基督教算是当今西方社会里,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了。

另外,咱们说说伊斯兰教。这个宗教啊,它是在公元七世纪那会儿开始有的,是由穆罕默德一手创立的。穆罕默德小时候挺可怜的,爸妈都走得早,所以他就跟着商队到处跑,做了不少生意。这一路上,他见到了不少事儿,也听说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些情况。

据说有那么一天,穆罕默德在沉思之际,得到了神的旨意,要他创立伊斯兰教。这个宗教的教义和社会改革理念相辅相成,很快赢得了大家的支持和拥护。

伊斯兰教的发展是像波纹一样一圈圈向外扩展的。它从最开始只是一个民族的信仰,然后通过很给力的传教方式,把教义慢慢传遍了世界各地,追随它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穆罕默德离世之后,伊斯兰教就在阿拉伯半岛上站稳了脚跟,随着国家的势力不断向外拓展,它也跟着传遍了全球各地。从661年开始,伊斯兰教的影响力就已经横跨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到二战结束后,伊斯兰教在全球的分布也就稳定了下来。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核心所在。对于信徒来说,得完成五项基本功课,那就是念诵经文、进行礼拜、封斋戒食、缴纳天课、还有去麦加朝觐。他们得信仰真主、天使、经典、使者,相信有后世、命运早已注定。

现在,全球有14亿多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住在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两百多个国家里。这足以说明,伊斯兰教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力相当大。

第三,说说犹太教吧,这个宗教啊,它的根儿能追到公元前十五世纪那会儿,是由一个叫摩西的以色列人带头搞起来的。那会儿说的以色列人,其实指的就是犹太人。

这个宗教讲述,摩西小时候在埃及被法老长期当作奴隶使唤,实在受不了那种屈辱,就跑了,一路逃到迦南。路上,他在西乃山碰上了上帝的启示,得到了刻着十诫的石板。有了上帝的指引,摩西就带着以色列人摆脱了长久的倒霉日子,迈进了自由的新篇章。

他制定了犹太教的根本法规,详细规定了各种罪行所应受的惩罚。他的核心理念是,上帝始终与犹太人并肩同行,引领众人前往那片“充满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犹太教的历程真是一波三折。它不像其他宗教那样到处传播,主要就是犹太人自己在信,所以犹太教的兴衰跟犹太人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摩西走了之后,犹太人经历了数不清的战斗,总算是找到了个能落脚的地方。

公元前586年那会儿,新巴比伦把南方的犹太国给灭了,老百姓们没了家,到处流浪。一直到了公元前539年,波斯把新巴比伦给打败了,犹太人才算能回到老家。但这安稳日子没过多久,马其顿又接了波斯的班,犹太人被硬逼着接受希腊那一套,犹太教也是遭到了不少政治上的打压。

没多久,罗马军队就接管了希腊人的控制权,把记录犹太教规矩和仪式的书全给烧光了。从那时候起,犹太人差不多有两千年的时间都在到处流浪,逃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一直到1948年,犹太人建起了新的国家以色列,他们这才算有了自己的安稳地儿。

犹太教的核心理念,全都浓缩在摩西·迈蒙尼德提出的十三条原则里。这十三条里说了,人死了之后会再活过来,还有啊,创造万物的那个神是独一份的真神,咱们只能拜他。在犹太教看来,人做的事才是上帝会审判的,信仰咋样倒不那么重要。所以,他们觉得每个人想信啥都行,不强求别人信他们的教,也不到处去传他们的教。

上面提到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啊,其实都是从犹太教那儿起源的,但之后它们就走上了不一样的路,教义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就拿犹太教来说吧,他们信上帝,可就是不承认耶稣是神。在他们眼里,上帝是没有形状的,完全是精神的存在。

现在,犹太教排在全球宗教的第六位,它是一个民族性质的宗教,所以信徒不是特别多,大都生活在西亚那边。不过,它的影响力可大了,很多宗教的书里面都有提到犹太教的东西。

说了西方宗教信仰的大概情况,那咱中国人的信仰又是啥样的呢?

【二、中国信仰】

跟西方那边民族和宗教经常互相看不顺眼的情况不一样,咱们国家的信仰吧,那就是啥都能容得下,大家和和气气地一块儿存在。

咱们国家主要的信仰有三个,就是儒家、佛教和道教,简单说说它们:

首先,儒家学说,这可是中国千百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它的根基在于皋陶提出的“五教”,主张遵循儒家的核心思想,独具中国特色。说到儒家的大咖,那不得不提孔子、孟子和朱熹这些人了。

儒教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结构已经非常稳固。回到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家学说深得周公的赏识,他们一起整理编辑了许多儒家经典,这为儒教后来的成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掌权,他推崇“儒家独尊”,使得整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完全转向了儒家。儒学在皇权的支持下,逐渐变得更加深入和系统化,还通过神明来进行社会教育,慢慢发展成了儒教。

魏晋那会儿,儒家的那些想法在老百姓中间传得可广了。到了隋唐时候,《大学》、《中庸》这些儒家的老书,被看重得不得了,以前可从没这样过。宋元往后,程朱理学这套学问开始推崇孔子孟子的道理,儒家思想就又往前发展了一步。到了近代,儒家可吃了不少苦头,被打压得厉害,教育那一块儿也衰落下去了。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开始重新看重儒教。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儒教的那套理论已经很成熟了,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在我们国家的地位相当重要。

儒家的学问和儒教信仰不是一码事。儒教呢,主要是拿儒家的思想当主干,说是“圣人借着神道来教育大家”。它讲究的是“仁爱”,得靠“礼数”来把这份爱传出去,而他们拜的最高神仙就是“天”。儒教的人信那些预言神迹、觉得人和天能互相感应,所以他们尊敬天,照着天的意思来办事。

儒家思想历来没有独立于政权之外建立专门组织,所以,它通常是对全体老百姓产生影响的。

现在,儒家学说仍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人的做事方式,它是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重要一块。而且,儒家的影响不光是在咱们国家,它还深远地影响着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国家。

第二,说说佛教吧,它也是全球三大宗教里的一个。佛教啊,是在公元前5世纪那会儿开始有的,是释迦牟尼搞起来的,所以也叫“释教”。释迦牟尼小时候过得挺不容易,经历了很多事儿,后来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到了29岁,他就出家去修行了,还拉起了一支队伍,佛教就这么诞生了。

佛教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公元前后那会儿,佛教从印度传到了咱们中国。到了咱们这儿,佛教就跟咱们华夏民族的文化特点结合到了一起,跟儒家、道家相互影响、融合,大家一起和谐共处。到了隋唐那会儿,佛教的发展可真是达到了顶峰。就像《西游记》里说的那样,师徒四个人不远千里去西天取经,这也说明了那时候佛教在朝廷心里的地位,那可是相当的重要。

佛教的核心思想包括了“四真理、因果相依、五聚合、万物变迁、无自我”。在中国,佛教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理念,像“三真理融合”、“一瞬三千世界”这样的观点。佛教里的仪式活动丰富多样,比如盂兰盆法会、放焰口超度等,还有很多节日,比如佛诞节、泼水祈福节、赶鬼节等等。

现在,咱们国家大概有1亿人信仰佛教,特别是在藏族、蒙古族这些地方,佛教特别盛行。佛教里的重要人物,像“班禅”和“达赖”,他们对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民族复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第三,说说咱们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它是在魏晋南北朝那会儿慢慢发展起来的,像葛洪、寇谦之这些人,都是道教里挺有名的人物。

道教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得说清楚,道教和道家可不是一回事儿,它们之间既有关系也有不同。道教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宗教,它的核心思想来自于道家。而道家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庄子是它的重要代表人物。

宋朝那会儿,道教火得一塌糊涂,皇上们都特别信这个。老百姓呢,也跟着搞出了不少新花样,像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这些。这些不同的道教路子,在民间各有各的发展,但有时候也会掺和掺和,最后就剩下俩大头了——全真派和正一派。

古时候的道教,那可真是一股子封建味儿,里头夹杂着不少迷信的东西。不过,道教这玩意儿也挺灵活,它一路上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养料,紧跟着时代的脚步走,就为了让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新中国诞生后,道教信众自发组织了学习团体,积极投身抗美援朝的支援行动,并且废除了所有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派规矩,道教的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道教的核心思想依据的是《道德经》。跟西方的一神论不同,道教的神仙系统庞大又全面,里头有三清、四御、星神还有四方之神等众多神仙。要说谁地位最高,那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这三位大佬了。

道教徒追求的是修炼成仙,想要获得长生不老,让生命永恒。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念经、静坐冥想。在礼仪方面,他们见到民众会拱手行礼,见到神仙则会磕头跪拜。

现在,道教的理念融合了许多顺应国家进步的新元素,它主张的“顺应自然、人类和睦共处”这一观点,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

儒释道三家在我国文化里相互融合,形成了传统的礼节规矩和大众认可的主流观念。儒家讲的是“管理社会”,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社会,让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都能按部就班、和睦相处;佛家呢,它管的是“内心修炼”,教人修身养性,多行善事,心怀大爱。

道教讲究“修身养性”,反映了大家渴望永葆青春、长生不老的梦想。这三方面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并且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一起构成了我们国家的民众信仰体系。

【三、中西信仰差异】

打那以后,咱们就能瞧出来,中国的儒释道信仰和西边的三大宗教,虽说都是为了让大家心里有个寄托,可它们在门派样子、怎么传下来的、还有教义上,那差别可大了去了。到底有啥不一样,为啥会有这些不同呢?

咱们可以从这四个角度来琢磨一下:

首先,信仰的核心不一样。在西方三大宗教里,人们信的是真主啊、上帝这些,而在咱们这边,大家信的是天、是道。

另外,在基督教的传说里,诺亚特别听上帝的话。他得知人间即将遭遇超级大洪水,没办法,只能动手造了艘大船,用来保护自己和其他的生灵。

第三,说到大水成灾,在咱们华夏的传说中,鲧为了拯救老百姓,偷偷拿了天上的神土,也就是息壤,用来治理洪水,让大地上的生灵重新焕发生机。

第四,咱们把两个故事放一块儿瞅瞅,很明显,西方宗教里的人们对神的命令那是百分之百听话,可咱们中国人呢,信仰的是天地间的规矩,不是单单靠哪个神仙。碰到大灾大难,咱们靠自己的本事和决心去改变局面,不是光等着神来帮忙。

第二点,它们的接纳程度可不一样。在西方,那三大宗教啊,都是自家教权说了算,不太瞧得上别的教派。但咱们中国的儒家、道家呢,是围着皇权转的,不需要靠排斥别人来过日子。千百年来,儒、释、道三家,就像三只脚的大鼎一样稳稳当当,各自有各自的地盘,但也不互相掐架。

这事儿得从中西方的历史背景说起。在西方,那三大宗教啊,都是乱世里冒出来的。犹太人为了找条新出路,就搞了个犹太教,后来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都受了它的影响,变得有点“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味道。说白了,这些宗教在历史上经常为了谁能当头儿而掐架。

在我国悠久的种田岁月里,老百姓的日子都是跟着大自然的节奏走的。跟天灾斗来斗去,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慢慢就懂得了要团结互助。这样一来,咱们中国人的信仰就变得特别宽广,啥都能容得下,啥都能接受。

第三点,说说规矩的执行吧。中西方的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但执行起来可没那么一样严。西方那三大宗教,规矩多得是,以前啊,人们得死死守着,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来大麻烦,像宗教迫害这种事儿,历史上可不少见。不过还好,现在这些宗教也在慢慢改进,情况比以前好多了。

第四点要说的是,咱们国家的儒家、佛家和道家,其实更看重的是心里的那份真诚。只要你心里是真心实意的,外面的那些行为啊,其实没那么关键。就拿佛家来说吧,他们觉得,只要你有颗向佛的心,喝点酒、吃点肉这些表面的东西,都不是啥大问题。道家呢,讲究的是顺着自己的心性来,道法自然,让信仰在自个儿心里生根发芽,更加深入骨髓。

第五点,宗教信仰的差异挺大。在西方,很多人打小儿就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一辈子都受着那些教义的影响。他们之所以会守规矩、做好事,主要就是想让神满意,将来能上天堂。

中方对于信仰,更多是带着脚踏实地的态度去追求。不少人可能对儒家、佛教、道教的具体教义不是特别清楚,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这些信仰上。比如说,想要发财致富,就去拜拜财神爷;希望考试高中状元,就拜拜文殊菩萨;祈求平安顺利,则拜拜观音菩萨。

说到中国人的信仰,说实在点,大家伙儿更看重的是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对神的敬畏。那些整天歌颂神灵的人,其实没比为社会出力、办实事的人更受尊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看重一个人实实在在做了多少好事,对社会有多少贡献,而不是他嘴上说了多少对神的敬仰。说到底,大家还是更愿意尊重和敬佩那些能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人。

【四、总结】

中西方的信仰各有各的特色,说到底,它们都是在展现人们内心深处最真诚的精神需要。

潘恩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是能让人变好的信念,那都是有好处的。”

了解不同地方的信仰差异,能帮我们探知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从而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同时,信仰所起的作用,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内心的追求,建立起正面的价值观。这样,我们就能以稳固的信念迈向未来,为社会出一份力。

1 阅读:42

评论列表

明月清风

明月清风

3
2025-04-12 06:07

我们的信仰一个是无神论,一个是敬天法祖。

谈八卦沸羊羊

谈八卦沸羊羊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