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大授衔,粟裕不接受大将军衔,陈毅:我把元帅让给他

秀才说文史 2023-09-21 07:20:04

1955年8月的一天下午,正在家里喝着下午茶的粟裕,忽然接到一位老战友打来的电话,老战友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粟裕:“我听说你被授予了大将军衔,提前恭喜你啊。”粟裕说:“消息我已经知道了,大将军衔我不接受,我马上去找周总理。”

听说大将军衔粟裕不接受,还要去找周总理,这位老战友电话里慌了,他急忙对粟裕说:“粟司令,你可不要去找周总理,名单是经过大会讨论定下来的,不容易更改了。你心里要是有什么委屈和要求,我帮你传达。”

这位老战友理解为,粟裕一定是对自己没评上元帅心中不平,他要是去找周总理要军衔,事不就闹大了。

大家都知道,这次授衔工作本就是一项系统、艰巨而又有争议的工作,比如:开始有几个元帅的名额一直难以敲定,这其中就有陈毅和粟裕。

论资历,陈毅是井冈山时期的元老,红军的创立者之一,粟裕是后起之秀。这一条陈毅比粟裕有优势。

论战功,粟裕是大家公认的军事奇才,尤其在苏中七战中打出了军威,奠定了军神地位。其领兵打仗能力远在其他元帅之上。这一条,粟裕又不输陈毅。

尤其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曾说过:“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一句话,为粟裕评选元帅直接加分。

可是,陈毅和粟裕两人都出身三野,这就预示着两个人中要淘汰一个。到底淘汰掉谁?

最终还是周总理说话了:元帅军衔授予陈毅,粟裕授予第一大将军衔。

那么,真如粟裕的老战友理解的那样,粟裕为自己没有评上元帅忧心忡忡?他要找周总理去理论吗?

如果大家真这么想,那就太小瞧我们粟裕大将的博大胸怀了。

原来,粟裕是觉得自己虽然擅长打仗,但年纪轻、资历浅,够不上第一大将这个军衔。他笑着对电话那头的老战友说:“你说什么呢?我去找周总理,不是去诉什么委屈,这次中央给我的军衔定高了,我看是否降一级。”

“啊,是这样啊。”听了粟裕的解释,这位老战友尴尬地笑了。

了解近代史的读者都知道,粟裕一生谦虚大度不贪名利,他这次让贤绝不是第一次,在硝烟纷飞的战争年代他就多次让贤。

1945年,军区从战争全盘考虑,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职。粟裕考虑到张鼎丞一直是自己的老上级,干的也不错,这次忽然和自己调了个个,粟裕首先考虑的是张鼎丞的心理感受,他力辞司令,希望做张鼎丞的副手。

抛开感情不说,人性都是有私心的,像粟裕这样的将才,要求升迁才是常理,偏偏他不计名利提出做个副手,让人称赞。粟裕说,坐正坐副都是为了打仗。这就是我们的战神粟裕。

1948年,鉴于粟裕立下的功劳,军区再次决定: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再次遭到粟裕反对,他说:“在统筹大局方面,我的能力远不如陈毅,我还是做个副司令好,专心在前线打好仗。”

粟裕的这一决定也招来了很多议论,有人说:粟裕打了胜仗做出了成绩,功劳全算到司令陈毅的头上,粟裕这是太犯傻。

还有人说的更气人:陈毅这是和粟裕争着“当官”。

这就有点冤枉陈毅了,在这次授衔工作中,陈毅的胸怀绝不小于粟裕。

授衔前夕,考虑到粟裕被评为大将,怕他思想上有包袱,陈毅和刘少奇之间有过一段谈话。刘少奇说:“你们两个都有资格当元帅,但你们两个之中也只能保留一个。”陈毅就主动提出让帅,他说:“粟裕劳苦功高,我把元帅让给他。”

当然,这样做会成全了粟裕,却对陈毅不公,周总理最后没有答应。

陈毅和粟裕都是是非分明、坦坦荡荡,一生不贪恋名利和地位的人,他们一生热爱的、牵挂的,是共和国的建设事业,他们的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精神将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人。

0 阅读:1

秀才说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