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混动、混动,殊不知其实混动也分好几种类型,这次我们从技术结构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个遍
混动汽车,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市场上号称混动的车型也是五花八门,那么,到底那种混动车型技术最先进呢?我们购买混动是该如何选择呢?其实目前市场上的混动车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1.插电式混动
2.增程式混动
3.油电混合
4.还有一种是48V轻混,这个混动是有些尴尬的。
第一种插电式混动
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充电的。这种类型的混动主要特点就是电池容量大、能充电、续航里程远、油耗低等英文简称(PHEV)
插电式的以纯电为主进行续航,电池没有电的时候,以发动机为主参与工作。
第二种增程式混动
增程式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安装有増程器。也就是主要以纯电进行续航,当电池电量低时发动机工作给电池充电,电池充满后发动机停止工作。
主要特点:电池容量中等、主要纯电行驶、发动机给电池充电等
第三种,油电混合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续航能力强,节油效果好。
串联结构型(增程式):低速更省油
串联构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增程式汽车,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中内燃机不参与驱动,只是作为增程器带动发电机发电驱动车辆,
串联构型的特点是低速时爬坡能力差,并且发动机不能在高效区间直接驱动车辆,经过发电再到电机驱动的过程需要消耗15%的能效,增加了高速油耗。从实际表现也能看出,串联构型车型的中低速能耗表现优于同级别燃油车,但高速油耗略高于同级别燃油车。
并联构型:逐渐被淘汰的技术
并联构型的特点是发动机只能和变速箱协调工作,不能用来发电,驱动时用的电量都来自于电池组。由于发动机不能发电,因此当电池包电量不足时不仅油耗将大幅上升,驾驶时动力输出的体验也大打折扣。
各位还记得4、5年前咱们国产混合动力技术还不足够成熟的时候吗?那时候市面上大多数的混合动力车型使用的就是这种并联构型技术,所谓“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形容的就是当时这一类混合动力车。
现如今基于并联构型开发的车型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了,这类混动结构更多是一种政策性产物。
串并联结构型(插电式居多):目前最火!
串并联构型可以看作是串联构型和并联构型的组合升级版,其工作原理是让内燃机扮演驱动和增程发动机的双重角色,这也意味着发动机既能直接参与动力输出,又能通过增程器发电,多余的电量还要储存起来,既当爹又当娘;而当电量充足时,发动机又可以休息休息,让电动机负责驱动。
目前市面上比较典型的串并联构型有比亚迪的DMi、上汽荣威的DHT等等。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这几家混动系统的是完全相同的,各家系统都有些许差异,但底层终究都是串并联结构。举个例子:好比国产手机的系统,大家都有各自的叫法和名称,比如:华为的HarmonyOS系统、魅族的Flyme系统、小米的MIUI系统、vivo的OriginOS Ocean系统、oppo的ColorOS系统等等,但是归根结底,他们的系统底层技术都是一样的,那都是围绕着安卓Android系统开发,所以说,目前不论是比亚迪的DM-i,上汽荣威的超级电驱EDU G2 PLUS、长城DHT、理想增程式、吉利雷神动力等都采用的是串并联结构型的技术,
而串并联结构型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电力系统和燃油动力系统是共同合作为汽车提供动力效率的。所谓并联式合作,是指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这两个系统相互独立,其中一个系统坏了并不影响另外一个系统的运行。简单一点举例说明:并联的1号和2号两个灯泡,1号灯泡坏了但不影响2号灯泡保持继续发光。
要是再细分一下的话,就是电池组的差别了,像是本田i-MMD系统和丰田THS系统一样没有配备充电口的电池组,所以纯电续航里程也是只有几公里,也没有上绿牌的资格。
最鸡肋的48V轻混
所谓48V轻混系统,从名字就能看出“轻”这个字,这种系统主要由作为启动器和发电机的电动机以及相对较小的锂离子电池组成。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在车辆启动或加速时,通过电动辅助驱动力,来减轻发动机的负荷,在减速期间,可以将能量回收并存储在电池中。
但由于这种系统的电机功率有限,配套的电池组也非常小,所以不能实现完全纯电驱动,只能起到辅助节油的作用,理论上,配备这种48V轻混系统的车辆与普通燃油车相比,可以节省10-20%的燃油量。大概在三、四年前,国内也短暂刮起过48V轻混的潮流,但由于48V始终只是一个过渡方案,节油效果没有前面四种强混明显,所以48V轻混系统在国内市场普及率并不高。
其实,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的分类,也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提到新能源我们印象中的应该就是纯电动车,但其实纯电动汽车只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一小部分。纯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纯粹靠电能驱动的车辆,而不需要其他能量,如汽油、柴油等。提到新能源我们印象中的应该就是纯电动车,但其实纯电动汽车只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一小部分。纯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纯粹靠电能驱动的车辆,而不需要其他能量,如汽油、柴油等。
第二类: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
一般指由燃油和电池提供能源。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提供动力。这种车型一般电池容量较小,不提供充电接口,电池的能量通过汽车运行过程中的能量回收进行充电。该车型的电动机功率也不大,在起步和加速等场景时,电动机会辅助燃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因为有了电动机的辅助,充分发挥电动机的大扭矩优势,在起步和加速过程中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并使车辆整体油耗显著下降。因为依赖燃油提供能量,没有里程的焦虑。
第三类: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
插电相比油电混合其实就是多了充电插口,能量提供由电池和燃油提供。动力提供由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提供。不同的汽车厂商在PHEV上对于电池的容量,电机的数量,电机的功率配置有较大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整车风格和特点。这类车型可以通过电机,燃油机的介入算法形成多种驱动组合。比如纯电动模式,纯燃油机模式,电机加燃油机混合模式等。另外,PHEV进可攻,退可守,在充电方便,电量充足时,可以纯电动方式行驶,节能减排还降低用车成本。在电量不足充电不变时,燃油行驶,远行也无忧。
第四类:增程式新能源汽车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就是用发动机进行发电,电动机进行驱动的车辆。当电池组电量充足时采用纯电动模式行驶,而当电量不足时,车内发动机启动,带动发电机为动力电池充电,提供电动机运行的电力(即增程模式)。由于具有插混的外接充电优势,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也较长,如i3纯电版续航里程160公里,而i3增程版可达300公里左右。
第五类: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上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产生的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它也是电动汽车的一种,结构基本类似,只不过多了一个燃料电池和氢气罐。燃料电池的能量补充是通过加燃料的方式,因此时间和加油相近,可以快速完成。另外燃料电池能量转换过程效率高,无噪音,无污染物排出。然而,燃料电池汽车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燃料获取难,燃料储存和运输难,添加站点少。这也是我们最少见到的新能源汽车,国内基本是没有的。
以上就是目前市场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简单分析,大家如果有不补充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