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蝉鸣中的告别
2008年夏末的蝉鸣像撒了把碎玻璃,扎得人心慌。韩菲儿蹲在槐花巷口的老槐树下,用树枝在青石板上划着歪歪扭扭的线条。十岁的她穿着粉色连衣裙,裙摆沾着搬家时蹭到的白灰,身后的纸箱堆得比她还高,父亲正和邻居王叔借胶带。
“小菲,过来和奇奇说再见。”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奇抱着篮球从巷尾跑来,球鞋在石板路上敲出急促的鼓点。他额前的刘海被汗水粘成一绺,怀里还抱着个铁盒子——那是他们去年一起攒的玻璃弹珠。
“给你。”他把盒子往韩菲儿怀里一塞,耳尖红得比巷口的石榴花还艳,“里面有颗蓝色的,是我最宝贝的。”
韩菲儿接过盒子,指尖触到盒盖上刻的“奇”字——那是去年她用铅笔刀刻的,歪歪扭扭像条蚯蚓。她喉咙发紧,从脖子上摘下串着贝壳的红绳:“这是我在海边捡的,给你。”
蝉鸣声突然放大,远处传来卡车鸣笛。韩菲儿的父亲开始往车上搬箱子,母亲轻轻拽她的袖子。李奇突然往后退了两步,背着手说:“以后我每天都给你写信!”
她点头,发梢扫过脸颊,咸咸的。卡车发动时,她从后车窗看见李奇站在槐树下,白色背心被风吹得鼓起,像只想要展翅的蝴蝶。巷子越来越窄,最后只剩他举着的手,像根倔强的小树苗。
第二章:重逢与约定
2015年暑假,十七岁的韩菲儿站在槐花巷口,手里攥着从行李箱翻出的红绳。贝壳早已泛黄,绳子磨得发毛,却始终没舍得扔。老槐树还在,只是当年齐腰的树干如今要两人合抱,枝头的白花碎雪般落了一地。
“菲儿?”
她转身,看见李奇从巷尾走来。少年褪去了幼时的圆润,个子窜得比槐树还高,白T恤下的锁骨清晰可见,篮球鞋踩过落花,发出细碎的声响。
“真的是你啊!”他笑起来,露出虎牙,和记忆中那个偷摘邻居葡萄被追着跑的男孩重叠。韩菲儿注意到他手腕上缠着红绳,和自己手里的那根一模一样。
那天下午,他们坐在老槐树下,蝉鸣依旧聒噪,却比七年前温柔许多。李奇说他在市一中读高二,每天放学都会绕到槐花巷看一眼;韩菲儿说起新城市的学校,说起抽屉里整整齐齐码着的78封信,每封都贴着不同的邮票。
“我们考同一所大学吧。”夕阳把韩菲儿的影子拉得老长,她望着远处被染成金色的教学楼,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就考临大,好不好?”
李奇捡起块石子,用力投向树冠,惊起几只麻雀:“好啊。我查过,临大的计算机系全国排得上号,你不是想学中文吗?正好,我们一起去。”
风掀起书页般的槐花,有几片落在韩菲儿的笔记本上。她翻开新的一页,工工整整写下:“2015年7月15日,与李奇约定共考临大。”旁边画了两颗连在一起的星星,其中一颗被夕阳染成了金色。
第三章:暗夜里的星光
高三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韩菲儿的书桌前贴满了临大的招生海报。台灯下,她咬着笔杆解数学题,手机突然震动,弹出李奇的消息:“今天模考数学压轴题超难,我用了你教的辅助线解法,居然做出来了!”
她嘴角上扬,打字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早说了圆锥曲线要画草图解,笨蛋。”发送前,又删掉“笨蛋”,改成“加油”。
凌晨两点,窗外飘起雪花。韩菲儿裹着羽绒服给李奇打电话,听筒里传来窸窸窣窣的翻书声:“我刚刷完一套理综卷,你呢?”
“在背《琵琶行》,”她呵出的白气在玻璃上结成霜花,“‘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突然就想到你。”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传来铅笔摔在纸上的声音:“等考上临大,我带你去看琵琶演奏会好不好?听说音乐厅的穹顶特别漂亮,像星空一样。”
雪越下越大,韩菲儿望着台灯下自己的影子,和电话里李奇的声音叠在一起。那些在深夜里互相发送的错题照片,那些夹在信里的银杏叶书签,那些隔着几百公里的加油视频,此刻都变成了窗外的雪花,轻轻落在临大的校徽上,积成厚厚的雪,等待春天的融化。
第四章:樱花大道的分叉
2018年9月,临大的樱花大道落英缤纷。韩菲儿穿着白衬衫站在计算机系大楼前,手里攥着录取通知书,心跳得比当年约定时还快。人群中,李奇穿着黑色卫衣走来,头发被风吹得乱翘,却在看见她的瞬间笑出酒窝:“欢迎来到临大,我的老同学。”
最初的日子像浸在蜂蜜里。他们一起在图书馆占座,李奇教她写Python代码,她帮他改征文比赛的稿子;周末去食堂吃麻辣香锅,李奇总会把她碗里的辣椒挑出来;樱花盛开时,他们坐在湖边喂鱼,李奇说以后要开发一款游戏,主角是一男一女,在虚拟世界里永远不会走散。
变故发生在那年秋天。李奇加入了学生会,开始频繁缺席他们的周末约会。第一次放鸽子时,他抱着一摞策划书,语气里满是歉意:“迎新晚会太忙了,下次一定补你电影。”韩菲儿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突然发现他的卫衣换成了学生会的深蓝色,不再是她熟悉的黑色。
真正意识到问题,是在一个雨夜。韩菲儿抱着给李奇送的伞站在学生会门口,透过玻璃看见他正帮一个短发女生整理领口的彩带。女生笑着说了句什么,李奇突然伸手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得像呼吸。
伞骨硌得手心发疼,韩菲儿转身走进雨里。雨水混着眼泪滑进嘴角,她想起三个月前李奇说“永远不会走散”时,眼睛里倒映的樱花,那么亮,那么暖,此刻却比雨水还冷。
第五章:无声的告别
那年冬天特别漫长。韩菲儿开始躲着李奇,推说社团忙、作业多,却在深夜翻遍他的朋友圈:学生会聚餐、和短发女生一起看展、两人在实验室的合照......每一张都像根细针扎在心上,不致命,却让人喘不过气。
平安夜那天,她在图书馆遇到李奇。他手里捧着一束玫瑰,见到她时眼神闪过慌乱:“菲儿,我......”
“不用说了。”韩菲儿打断他,声音比想象中平静,“我都知道了,恭喜你。”
玫瑰的刺划破李奇的虎口,他伸手想碰她的肩,却在看见她腕间的红绳时顿住。那根绳子他早已摘下,此刻却在她手上缠得紧紧的,像道褪不去的疤。
“对不起。”他的声音低得像片落叶,“我也不知道怎么就......”
“没关系。”韩菲儿转身离开,书包带蹭掉了桌上的笔记本,露出夹在里面的槐花标本——那是去年春天他帮她捡的。标本早已褪色,边缘蜷曲得像干涸的眼泪。
走出图书馆时,雪又下起来了。韩菲儿摸出手机,给李奇发了条消息:“祝你幸福。”然后删掉了对话框里堆积的几百条未发送的“在吗”。
第六章:春天的来信
大四那年,韩菲儿在图书馆备考研究生。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书页上,她翻到夹着贝壳红绳的那页,突然想起临大的樱花该开了。
手机震动,是李奇的消息:“听说你考上本校研了?恭喜啊。”
她笑了笑,回复:“谢谢,听说你和小薇要结婚了?”
对面沉默了很久,久到韩菲儿以为不会有回复,才看见弹出的消息:“你怎么知道......其实我一直想和你说对不起,当年太幼稚,伤害了你。”
窗外的樱花落在她的笔记本上,韩菲儿伸手拂去花瓣,阳光正好照在七年前写的那句约定上。那些曾经以为永远不会愈合的伤口,此刻竟像被春风拂过的湖面,只剩细碎的波光。
“没关系,”她打下这行字,顿了顿,又加了句,“其实该谢谢你,让我学会了怎么好好爱自己。”
点击发送的瞬间,樱花落在红绳上,贝壳在阳光里闪了闪。远处传来吉他声,有人在唱:“那年的约定像颗星,挂在记忆的天空里,虽然最终各自闪耀,却曾照亮过同一片土地。”
韩菲儿合上笔记本,起身走向图书馆外的春天。樱花落在她的发间,像一场迟到的雪,却比任何时候都温暖。有些故事不必有结局,就像槐花巷的风会记得年少的约定,就像老槐树会永远为两个奔跑的孩子保留一片阴凉。那些曾以为过不去的坎,终会在时光的褶皱里,变成生命里最柔软的茧,等待破茧成蝶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