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古至今房子都是一个恒久而重要的话题,古代人买房也是地段当先,再根据自己的需求不同进行择选。
如果是身在官场朝堂之上,肯定是居住在官府的附近,天子的脚下。
如果说是开商铺做买卖的,那么选择的地段位置,肯定是当地人潮鼎沸,喧嚣热闹的街道。

寻常百姓依靠自己的良田而居,房子一般都买不起,主要还是靠木匠或者自己建造房子。
房子是生存于世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家庭组成的必要因素。
无论哪个时代房子都非常的重要,所以关于房子的俗语,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也很多。

《入地眼全书》是北宋影响深远的风水学大师——辜托长老(静道和尚)所著。
在该书中就写了这样一句话:门要常开,户要常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一直在民间流传,尤其是现在农村的老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其中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古代的大户人家门前都有一个院子,这样的房子被称作宅,宅的大门就称作门,也就是房子的总门。
在字典上关于“门”的解释是,建筑物的出入口或者是安装在出入口处。
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也可以连接两个及以上的空间。

关于“门”的词语、成语有很多,官场上有“门第”、“门望”、“门风”、“门楣”等来形容一个家族的风气、朝堂地位。
婚嫁说媒时,媒婆会提到“门当户对”、“大户人家”、“小门小户”,对比适婚年纪的两个人的出身、家族实力。
而在老百姓嘴里说的:这事没门儿!就是用很坚决的态度,说出一件事情绝无可能的意思。
“门户”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自立门户”、“门户之见”等很多成语也包含了这个词语。

“门户”一般指一户人家,或者一个大家族统称,也可以代表一个宗派。
这样说来很好理解,那么“门要常开,户要常闭”这句俗语,将门户二字分开来说,意义又不相同。
二、古语中的“户”我们再说说“户”字,起源于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图像看上去是一块带着转轴的门板。

那么在繁体字里的“户”,又写作门字的一半,繁体字的“門”左右是对称的,一边一扇门。
以前的住宅大门一般都是两扇门组成的,也只有房屋的正门是这样的构造。
住宅里其他房子的门都只有一扇,这里就可以看出,“户”原本指的是单扇的门,一般是指侧门,或者后门。

比如古时候的商铺,铺面面积比较大,一扇正门不够供客人进出,也不方便货物的搬运。
那么就会安装几张正门,既让商铺看上去气派,店铺规模大,又吸引更多的客人上门。
但是留在后面的小门也就是后门,只会留有一个,久而久之,大家又将这样的商铺称为商户。

换作一个家庭也是同样的道理,有钱阔绰的大户人家,既要有声势显赫的正门,又要有对开两扇的门,当然也只有一个后门。
因此,古人就用“户”来代表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也用作量词使用,像“一户人家”。
比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千门万户来形容有很多的房屋和人口。

现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带“户”字的词语有“户口”、“用户”、“客户”、“租户”、“账户”等等很多很多。
这些词语和含义,都是从古至今,在人们生活的不断发展中衍生出来的。
三、“门要常开,户要常闭”“户”的小门或者后门,一般是给家里的佣人、侍女通行使用的。

一般需要在这里进行垃圾运输,供前来送货的小商小贩通行,或者驱赶喂养在后院的家禽。
平日里不需要通过的时候,就会把它给关上,防止有小偷进来盗窃,或是外来的动物进到院子里,也防止家禽进入到前面的房屋里。
而家里的主人或者来往的客人都会走正大门进来,前门会有门童负责看护,有人来时会及时禀报家主,后门则不会特意留人看护。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门代表着“阳”,基本上都是指前门。而户代表着“阴”,基本上都是指后门。
古代的房子极其讲究坐北朝南,前大门正对着南边,经常开启有助于吸收阳光之气,聚福聚财,提升家族运势。
而后门一般朝向北边,经常关闭着能够抵御北方的阴冷潮湿,所以在民间传统中的“门要常开,户要常闭”就被保留了下来。

这个传统咋一听上去属于封建迷信,其实仔细想想并不无道理。
人际交往是从人群居开始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关键。
有声望有能力的人,不缺乏“门庭若市”的景象,总是有很多上门拜访的人来拓展人脉。
登门拜访自然是要走前门进来,这就叫正大光明。

大门经常打开,寓意着欢迎客人的到来,会被看作是热情好客的方式。
风水学上认为一户人家的大门能接纳财运、福运的降临,大门经常开启才有机会让四面八方的鸿运有机会进入家门,招揽人缘及生意缘。
大门敞开才能让四处的门生有施展才能的可能,这样有利于扩散自身的优势,让外面的人了解到你的独特之处。

如果总是将大门紧闭,有什么事情还需要再三敲门,那么有什么好的消息,等到你知晓的时候别人已经提上日程了,也就错失了机遇。
要知道在古代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以前的消息主要靠人们的口口相传。
如果家中总是关着大门,自己又不愿意出门走动,别人自然也不愿意经常上门走访,外面的消息也就没那么及时能知晓了。

而且在古时候,婚嫁丧葬是十分看重礼节的,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自然家里人会当做大事来办理。
当家中有喜事发生,前面的大门都会早早地开启。
因为古人相信跟随着喜事同样到来的还有无限的好运和喜气,也方便让周围的邻居知晓自家的喜事,进门来道声恭喜。
主动打开大门,让喜事早点进门更是喜上加喜,能给家族增添不少的喜悦,更是在精神上让人更加抖擞。

当然,俗语中的“门要常开”不代表一直打开不关闭,到了夜晚肯定是要关上的,这是对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
前面已经解释了户可以当成房间的门或者后门的意思,“户要常闭”,自然是指这些门要随手关闭。

在我国农村,家中的大门经常是不用完全关闭的,因为村里的人都习惯了互相串门,家里长家里短的聊天。
哪怕是有事情出门了没有将家里的大门关上,也不用担心会有小偷登门入室,反而是有人上门,邻里会等你回来告知你。
远亲不如近邻,闲来无事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坐在院子里嗑瓜子聊天,有事的时候,又会相互帮扶。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搬到了城市里生活,城市里的高层每家每户的门总是关闭着的,除非有人敲门,一般是不打开的。
高层不存在后门之说,但还是讲究坐北朝南的房屋布局,朝南的窗户可以经常开启,在阳台上晒太阳,养些花草也可以给家里增添福气。
朝北的窗户在冬天就时常要注意关闭,北方的寒流也是很阴冷逼人的。

这也是因为城市里的人口众多,人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如乡下都是知根知底的邻里乡亲。
防范之心是必然要有的,但是也可以跟邻居友好地相处。
包括很久未见的好友,或者忙于工作、学业的亲人,人和人的关系需要靠日常的交往来维护。
建造房屋的“门”和“户”,主要是为了保护居住安全和隐私设置的,可不是为了断绝人们之间的联系。

相信住在农村的朋友能发现,白天时大家都是不关前门的,这就是这个俗语的应用,原因则主要是人情世故的需要以及应对节气变化。
大门时常开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广交良师益友,接纳所有的友善和问候,这是我们存于世应该处理好的人际来往。
勇于接纳新鲜事物,取长补短,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走的更远。

这句俗语还告诫后人,一定要走正道行大路,做光明磊落之事,才能让整个家族都受到庇佑。
不行偷鸡摸狗之举,不依靠后门走捷径,因为这样得来的成功最终会是一场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客观叙述,科普中国传统文化,无低俗迷信等不良引导。如图片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有画说艺 2024-09-13 俗语“门要常开,户要常闭”,什么是“户”?有何讲究
《树木与房子》——张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