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吗?贵为九五至尊的汉武帝纳娶的女子中,却大都是民间女子,他这么做真是万般无奈而又用心良苦。
这其中只有一个例外,是姑姑馆陶公主刘嫖极力运作,少不更事或者说太过懂事的武帝才迎娶了表妹陈阿娇,但后来还是找借口把阿娇的皇后废了。

少不更事是说小小年纪的刘彻只看到了阿娇的美艳,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即便是皇帝娶老婆,也不是一对男女结合那么简单,而是关系两个家族的大事。
太过懂事是指武帝明白馆陶公主这个姑姑的厉害,她有资源、有势力、有权谋,和陈家联姻,对他做皇帝是有裨益的。
除了阿娇之外,武帝再也不在豪族大家中娶媳妇,卫子夫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家的奴婢、她本人则是歌女;钩弋夫人是河间地区的民女;李夫人也出自普通人家,她的哥哥李延年甚至是个身体残缺的宦官。
武帝这么做,当然不是单纯因为大户人家的女子,比不得小门小户的漂亮。如是这么简单,武帝何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至多只是一个贪恋美色的男人。
武帝肯定经过了深思熟虑,看到了外戚太强的恶果。
他当皇帝之前,祖母窦太后就为了天下要不要传给小儿子刘武把老爸景帝折腾得七荤八素。
他当皇帝初期,已经成了瞎婆子的窦太皇太后还是要强力控制他,他想改变黄老之术为儒家思想治国,几个大臣竟然被祖母直接处死。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窦太后太强势、窦家也慢慢积聚起巨大的家族势力,从而可以和皇帝抗衡、叫板。
看明白这一点后,武帝忘记了自己“金屋藏娇”的承诺,罗织各种理由废了阿娇皇后。
表面上看,是阿娇性格嫉妒,又在皇宫整蛊,实际上是武帝看穿了刘嫖姑姑的强势,以及姑父陈午家的能量,陈午是汉初功臣陈希之后。
武帝不想步老爸景帝的后尘,自己和老婆及其娘家天天斗法,他驾崩之后又把这个难题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民女出身寒微,家族薄弱,联姻就大大减少了这种风险。
正是基于这样的寻偶原则,武帝就把目光主要瞄准了地位低微的卫子夫、钩弋夫人和李夫人。不想皇帝这个身份实在太诱人,他还是被人算计了。

武帝和李夫人的结合被认为最有爱情因素,因为武帝实在爱她太深,还勉为其难地给死去的她写了诗词歌赋。他们的相遇实在太过传奇。
李夫人的哥哥之一李延年是著名的音乐家,因为犯事被割了蛋蛋入宫做了宦官,在宫里做歌舞团负责人。
他有心机、不安分,利用职务之便,组织合唱团在武帝面前演唱了一首流传至今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歌声婉转动听,一遍又一遍,唱得武帝心旌摇荡,问道:世上真有这样的绝色女子?

李延年做的局、设的计,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立即回应说,当然当然,那就是我的妹妹。
武帝当即纳娶了李家妹子,封她为夫人,这就是李夫人。
李夫人很快生下儿子刘髆,髆是肩膀的意思,寄托了武帝的厚望,希望他担当大任。刘髆很快做了昌邑王。
武帝不爱大户的女子,也不用大户的人才,怕他们坐大;他爱民女,也重用他们的家人,卫夫人的兄弟卫青和霍去病就这样成了抗击匈奴的大将,李夫人家的哥哥李延年做了协律都尉,是最高音乐团团长,哥哥李广利做了贰师将军,活跃在讨伐匈奴的前线。

可是好景不长在。李夫人突然得了重病,沉沉将死。在武帝看望她时,坚决不以真面目示人,即便武帝苦苦哀求也不行,许愿给她兄弟高官厚禄也不行。
她知道病魔缠身,自己美颜不在,而武帝是凉薄之人,又是群花环绕,这样一定会损害她在武帝心目中的美好回忆,也会影响武帝对她家人的照顾。李夫人看透人性,是通透之人。
人算不如天算。李夫人还有一个兄弟叫李季,不知死活地和宫女搞在一起,武帝勃然大怒,早已忘记他对李夫人的诺言,把李季全家处死,连带着的还有李延年全家,远在前线的李广利听到变故,吓得投降了匈奴,最后被陷害致死。

武帝调查发现,李广利还曾阴谋拥立外甥、李夫人的儿子刘髆做太子,于是盛怒之下,把羁押在长安的李广利家属全都处死。至此,李夫人的家人一个不剩。
李延年从开始就在算计武帝,李夫人临死也在算计武帝,李广利想要外甥做太子,也是对武帝的算计,算计来算计去,可能一切都在武帝这个老狐狸的算计中。

武帝把帝国的未来最后寄托在小儿子刘弗陵身上,担心强大外戚干政,毫无征兆地赐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转过头来把重任交给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光。
武帝觉得自己算无遗策、万无一失,没有算到的是,弱小的外戚也会壮大,霍光也是外戚,他外戚和权臣的身份叠加,比外戚更可怕。
后来的形势发展表明,只要霍光愿意,刘家的天下分分钟就会变成霍家的。

霍光和李夫人的交集是,昭帝刘弗陵死后,霍光想到了把李夫人远在昌邑做诸侯王的儿子刘髆的儿子刘贺,请到长安来接班做皇帝。
刘贺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不想被霍光控制做傀儡皇帝,被霍光认定27天内做了1127件坏事,一脚又踢回昌邑去做王。
试想一下,皇帝存废就是霍光一念之间,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这样强大的外戚,武帝在选民女做老婆时想到了吗?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