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曹魏实力最强,却不是坚持时间最长的国家。难道这与它遭到几位女性的诅咒相关?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或亲或疏,确实至少有三个女子对曹魏有过诅咒或不好的预言。
曹丕建立的曹魏只存在了46年,只比最弱的蜀国多了3年,比偏居南方的东吴还少了12年。
而开国皇帝曹丕只做了5年半皇帝,就在40岁的盛年死去。
他的儿子曹叡倒是做了13年皇帝,但更是在30多岁的英年死去。
曹叡后面的三个皇帝,已经只是名义上的挂名皇帝,实权被操控在司马家族,年纪轻轻或被杀或被废或被夺位,悲惨至极。
按照时间顺序来捋一捋这三个具有神奇眼光和非凡力量的女子。
第一个是辛宪英。

东汉曹魏期间很多皇后都没有留下名字,辛宪英能青史留名,大概和她的精准预言有关。
辛宪英是侍中辛毗的女儿。这没有什么稀奇的,稀奇的是曹丕夺得魏王太子之位后,她对父亲辛毗说的话。
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之位,一路险象环生而最终有惊无险,他欣喜若狂地抱住辛毗的脖子说,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
堂堂太子,抱住他人脖子,喜形于色,这不是轻佻,也是不庄重。
这时辛毗没有说话。事后辛宪英对辛毗说,做太子就是要接替父亲的事业,接替父亲的事业,就意味着父亲已然去世,想到父亲去世儿子难道不该表现出悲伤吗?曹丕却得意忘形,这样的魏国能够长久吗?

曹丕后来做了皇帝,和辛宪英的父亲辛毗还有很多工作上的交集,那表现真是把做皇帝当作儿戏。
他要把冀州老百姓迁到外地,眼见着辛毗要阻止,竟然撒娇而赌气地说,我不和你们讨论这事。
他还喜欢打猎,打到野鸡时,竟然孩子气地说,猎雉乐哉!打野鸡真快乐啊!
这两件事都被辛毗好一顿抢白,搞得灰头土脸、臊眉耷眼的。
曹丕除了做皇帝,更和父亲曹操、弟弟曹植因为文学而知名,可能文学家的脾性大过政治家的气质。
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母亲卞夫人沉稳和明白。他被定为太子时,身边人都对卞夫人表示祝贺,要她拿钱赏赐大伙儿。卞夫人说,这有什么可庆贺的,他做太子,只是因为他是嫡长子而已。
对啊,曹丕乐个什么劲?
第二个真是诅咒曹丕和曹魏的女子是曹节。
曹节是曹丕的妹妹,献帝的第二任皇后,是曹丕嫁给献帝的三个妹妹之一。
曹操宥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一直没敢篡夺汉家天子之位,而曹丕不同,曹操刚死、他刚刚继任魏王,就急抓抓地要抢做皇帝。
这之前,他还假模假式地辞让了一次,当群臣劝进的时候。他想别人都撺掇自己做皇帝,自己的妹妹是自家人,自然不在话下。
曹丕派人去找献帝要皇帝的传国玉玺,这是从古传下来的皇帝大印,没有它皇帝就没有合法性,所以做皇帝一定得拿到它。
但是有了它也不一定坐得稳皇帝大位,比如袁术。
献帝虽然有心理准备,知道大势已去、汉祚已尽,但是真心没有人愿意做亡国之君,他就回复说,玉玺一直是我老婆、你的妹妹曹节保管着的。
对此,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的注释中说,这怎么可能!所以《资治通鉴》里根本没有记录曹丕向妹妹索要玉玺的事。但是范晔的《后汉书》是记录在册的。
分析来看,这是献帝的最后挣扎,死马当活马医。他的意思是,你不把我老刘放在眼里,但是曹节是你的妹妹,你总得看几分薄面,也许慈悲心一起,大汉又能苟活几天。
但是献帝完全想错了,在曹丕眼中,做皇帝远比兄妹情义重要,而且他想的是妹妹可能更好说话,于是掉头就去找曹节要玉玺。

可是曹节不给,她哭哭啼啼,见没有效果,就骂骂咧咧,你们曹家做这样不道德不讲究的事,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曹丕终于明白,现在的曹节,已经不是曹家的妹妹,而是刘家的媳妇,你曹家要做的皇帝,那是抢他们刘家的,刘家的凭什么要给你们曹家?给了你曹家曹节算什么!
曹节不但咒骂曹丕和曹魏王朝,还把玉玺狠狠地扔在地上,被世人眼红眼馋而又奉若神明的传国玉玺就此缺了个角。
曹丕顾不得这些,欣欣然地做了皇帝,开辟了自己的曹魏天下。他对献帝夫妇还是不错,封献帝为山阳公,在山阳县待遇和礼节还和做皇帝一样。

献帝可能还有担心,又把两个女儿献给曹丕做嫔妃。这样,献帝和曹丕的关系就变得比较混乱。
他本是曹丕的妹夫,在伦理上曹丕是舅舅娶了外甥女,但大概率这俩姑娘不是曹节所生,即便有血缘关系,皇帝舅舅娶了外甥女也不算怪事,前有汉惠帝娶了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
第三个是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的太子妃虞氏。
曹叡做了皇帝后,大封嫔妃,却不把太子妃虞氏册立为皇后。
曹叡的祖母、太皇太后卞氏,也就是曹操的卞夫人前去安慰虞氏,虞氏却破口大骂。

她说,曹家的男人向来喜欢立贱妇为后,皇后管理六宫内事,皇帝执掌天下大政,两人的职责相辅相承。如今皇上没有一个好的开端,也很难说会有好的结果。也许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亡国丧祀,断送江山社稷呢。
虞氏口不择言,她骂的直接对象是曹叡新立的毛皇后,以及做这事的曹叡,毛皇后出身不高,但是断不至于称作贱妇。
不想她乱棍齐飞,间接伤害了好心劝慰她的祖婆婆卞太后,因为卞夫人确实出身低贱,出自倡优之家,虽不是妓女,也是歌女。
虞氏当然没有好果子吃,曹叡终生不再见她。暴得宠爱、收到泼天富贵的毛皇后后来竟然被曹叡赐死,因为她的老公已然爱上了郭皇后。
曹叡也难称心如意,他很快驾崩。因为亲生儿子全都早夭,不得不由年仅8岁的养子曹芳接任。
在老谋深算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面前,小朋友曹芳只能是个傀儡皇帝,这为后来的曹魏江山易主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曹魏的两个成年皇帝曹丕和曹叡都早早挂了,这和辛宪英、曹节、虞氏的预言和诅咒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纯粹是一种巧合。
但是他们的行事方式确实大有瑕疵,新朝开张,没有祝福只有诅咒总不是好彩头,新年伊始都还要说几句祝福语呢。
其实《资治通鉴》特别是《后汉书》这样的史书在记录曹家的历史时,笔端总是流露出时隐时现的嘲讽,他们认为曹魏得天下不正。
当时的官员大都积极怂恿曹操尤其是曹丕称帝,是因为这样他们就能成为开辟新朝的有功之臣,曹家吃肉他们喝汤,大家有利可图。
其实在老百姓心中,大多还是认定天下就是刘家的、皇帝就是该刘家人做,曹家做皇帝,总是别别扭扭、奇奇怪怪,后来匈奴人刘渊还打着汉朝外甥的旗号建立赵汉,因为他觉得大汉还有民意基础。
所以,曹家被人不冷不热、话里话外怼上几句、骂上几声,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而历史从来不那么客观,当然要把这些话记录下来,曹操不就成了白脸的奸臣形象吗?他的子孙和曹魏王朝还能得到好的风评吗?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