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娘只是喂奶的吗?皇帝的奶娘绝对不是这么简单。东汉中期的这几个奶娘简直搅动了一场政坛风云。
皇帝请奶娘,自然还是幼小的皇子或是王子时,最直接的动因是自家母亲或者奶水不够、需要补充,或者为了保持身材,不愿哺乳。
有奶便是娘,加上陪伴和照顾,皇子或皇帝会因此和奶娘建立深厚的感情,甚至可能比亲爹妈还亲。

奇葩的是,明熹宗朱由校高度依恋奶娘客氏,最后竟然娶了比自己大18岁的客氏为妃。
清朝的皇子,祖制规定不能和亲生母亲住在一起,得由专请的奶娘抚养。
东汉倒没有这样的规定,比如汉明帝马皇后、汉章帝窦皇后,都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或是皇上钦命,或是自己抢夺,把别人的儿子由自己养着,也就是说,只要是自己的儿子,不管是亲子还是养子,都是母子共住,但是请奶娘也是有的。
汉和帝邓皇后没有自己的儿子,她挑选的殇帝刘隆登基时只有1岁多,为的是自己临朝称制、做事实上的女皇帝,过了几个月殇帝就殇了。
邓太后可能隐隐预测到了刘隆的早殇,早早就把大伯哥刘庆的儿子刘祜养在宫中,是为储副,也就是预备皇帝。等到刘隆殇了,刘祜上位,是为汉安帝,邓太后继续临朝称制、大做事实上的女皇帝。
刘庆原来是章帝的第一个太子,后来被窦太后阴险地搞掉了,和帝刘肇才得以上位。天道有轮回,兜兜又转转,刘庆没做成皇帝,皇位最后又转回到他的儿子。
安帝小时候就是有奶娘的,叫王圣,她有两个女儿,(王)伯荣和王永——女儿随母姓,是件古怪蹊跷的事。这三个女子不寻常,后来搞了很多事。
奶娘对安帝奉献的也不只是甘甜的乳汁,应该还有周到的照顾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安帝就把她们母女带到了都城洛阳,一起喝酒吃肉享清福,她们可以随意进出皇宫。
一贯强势而机敏的邓太后,没有禁止安帝和她们来往,或者说轻视或忽视了她们潜在的影响力。她没有预想到的是,她不是好惹的,奶娘也不是好惹的,女人中好似就有一部分是不好惹的。
邓太后对权力上瘾,安帝继位后,她又故伎重演,继续发号施令,让安帝坐冷板凳做傀儡皇帝,年轻气盛的安帝对此当然是不高兴的。
不高兴就会有些表现,自然不可邓太后的意。邓太后感觉到这个亲自选任的皇帝可能选错了,于是又故伎重演,把“美容仪”的河间王的儿子刘翼,过继为平原王的儿子,并召集到京居住。
这是个危险的举动和信号。以前汉殇帝时,邓太后怕殇帝挂了,就把刘祜接到都城,充当事实上的储副。这两次的动作实在太像了。安帝是否意识到问题,不知道,但是奶娘王圣是真的感觉到情况不妙。
她担心安帝被废,就多次在安帝面前诋毁邓太后,说邓太后的坏话,说这老婆子久不归政,又把另一个刘姓小孩弄到都城,这绝对没安好心。

安帝对此只有又恨又怕。但是面对强势的邓太后,他什么也不能做。郎中杜根请求邓太后归政安帝,差点被活活打死。她搞的就像白色恐怖。
王圣她们也是什么都不能做。皇帝都没办法,奶娘又能做什么?但是她可以诋毁邓太后,也是真心为安帝,安帝是她们荣华富贵的保障,要是安帝被废,她们什么都没有了。为安帝,也就是为自己。
王圣的所作所为虽然没有实际效果,但是在安帝心中积攒了对邓太后的巨大仇恨,为后来安帝清算邓太后家族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相比邓太后,安帝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他终于熬死了邓太后。
这个时候,安帝终于亲政,王圣知道自己说话管用了。
她联合宦官诬陷已经是平原王的刘翼和邓氏兄弟图谋不轨、谋取帝位。这事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而是安帝和王圣都觉得有必要把这些话说出来。
有了这些话才有借口收拾刘翼和邓太后兄弟,安帝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皇帝该有的实权,她这个奶娘才能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安帝要的就是奶娘的这些莫须有的举报,谋反的罪名,是弥天大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就这样刘翼被发回原籍,邓氏兄弟被逼令自杀,呼啦啦敌对势力一下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安帝成了真正的皇帝,奶娘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的奶娘。
安帝此后真是太疼爱奶娘了,王圣一家也真是把奶娘的利益用到极致。

安帝更变乱旧典、更改制度,封王圣为野王君——封地是今天河南的沁阳,开启了历史上封爵乳母的先河。
安帝任命王圣的大女儿伯荣为中使,前往祭拜父王刘庆的陵墓。伯荣恃宠而骄,所过郡国官员无不前呼后拥、夹道迎送,甚至迎着伯荣的车子叩首行礼,就像朝见帝王一般。
伯荣在宫廷内外活动,大肆收受贿赂、奢侈又暴虐。
太尉杨震上奏要求安帝遣送王圣母女出宫,同时阻断伯荣和宫内往来。安帝却把奏折给王圣母女看,她们怀恨在心,和宦官勾结诬陷杨震,导致杨震被革职后幽愤自杀。
奶娘作为一股势力已经深入介入当时的朝政,但是奶娘之间也有争斗。
安帝的太子刘保,只有10岁,在宫中受到惊吓而患病,终日惶恐不安。于是安帝把刘保从东宫搬到王圣的房舍里避难,并由王圣照看刘保。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王圣有了现任皇帝的庇佑,又投资了未来的皇帝,这是劫夺了刘保奶娘的利益,她们不干。
刘保的奶娘王男、厨监邴吉等人,就说王圣的房舍是新缮修的,犯了土禁,不能久居,意思是要夺回刘保的抚养权,为此与王圣和她的另一个女儿王永吵得不可开交。
王圣是安帝的奶娘,自然强过太子的奶娘,她们向安帝诬陷王男、邴吉,导致这两人被幽禁而死,家属都被流放到偏远地区。这还不算完,王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刘保思念奶娘王男,多次叹息,王圣害怕刘保秋后算账,和一群宦官污蔑刘保,导致太子刘保被废为济阴王。
安帝的皇后是阎氏,她没有生育儿子,因为嫉妒还毒死了刘保的亲生母亲。但是安帝终其一生只有刘保这一个儿子,刘保做太子是她如鲠在喉却不得不面对和接受的现实。王圣搞小动作废掉刘保的太子之位,难得地和阎皇后达成了利益一致。
等到安帝驾崩,阎皇后变身阎太后,顺理成章选择了安帝的堂弟刘懿而不是刘保做了皇帝。直到这时,阎太后对王圣这个奶娘还是心存一点点感激的,因为她为自己避开唯一的儿子刘保、选立堂弟继任新君扫清了障碍。
王圣显然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她和阎太后的根本利益是有冲突的,搞掉刘保的王圣也没有了利用价值,阎太后要学邓太后临朝称制,另一个强大的奶娘势力是不可容忍的存在,她们拥有的任何权力和利益都是对阎太后权益的损害。
于是,阎太后冠冕堂皇地让兄长阎显弹劾王圣等人,阎太后就坡下驴,把王圣母女流放到雁门,她们的党羽也都被处死或流放。
王圣落得这样的下场,一是自己太作,二是失去了安帝这个保护伞。自作孽不可活。
阎太后做足架势,要学婆婆邓太后做事实上的女皇帝。和邓太后相同的遭遇是,她拥立的皇帝刘懿很快也死翘翘了,就和当年的殇帝一样。
不同的是,她没有邓太后那样的能力和家族势力,另外一个奶娘又进一步断送了她的黄粱美梦。
刘保没做皇帝,也没遣送到封地济阴——今天的山东定陶,而是被软禁在宫中。他的另外一个奶娘宋娥,对干儿子的悲惨命运愤愤不平,进而铤而走险。

宋娥的冒险行动非常顺利,她竟然只靠发动拿着武器的19个宦官,就把刘保推上了帝位,是为汉顺帝。顺帝去找阎太后索取皇帝印绶,竟然也没有遇到一点点抵抗,她已经无力抵抗。
而阎太后此前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也苦心孤诣早有布局,安排阎家兄弟控制了内外军队。可是等到19个宦官咋咋呼呼一起来,阎家兄弟竟然调不动一兵一卒。
有分析说,这是因为阎家出身寒微,朝臣中的士族势力和军队中的中下层官员根本不愿听命于他们。
对顺帝来说,奶娘宋娥有救命和改命的功劳,要是没有奶娘的拼死一搏,他哪里还有做皇帝的机会,连小命都可能难保。
他对奶娘自然是感恩戴德,于是学老爹安帝对奶娘王圣的赏赐,封宋娥为山阳君——封地在今天的陕西东南部,食邑五千户。宋娥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得到封爵的奶娘。

权力会让一个人迷失。宋娥起初还比较安分守己,慢慢地就开始伙同宦官收受贿赂,还要求更高的地位、更多的封地。大臣李固等请求顺帝约束宋娥,宋娥竟然伪造奏章诬陷李固有罪,导致李固被贬。
好在顺帝是东汉最后一个头脑比较清醒的皇帝,他很快发现宋娥的不法行为,随即收回了山阳君的印绶,让她回到自己的田舍。和王圣不同,宋娥得以善终。
皇帝的奶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大都默默无闻。她们敢于出头和冒险,是出于对干儿子的母爱,从而不择手段维护他们的利益,往深里说,也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干儿子好,自然奶娘也好。
但是,等到尝到了干儿子带来的甜头,她们就和其他别的人一样,趋炎附势、争权夺利、为非作歹、无所不为,把自私的本性展露无余。奶娘和其他人没有两样。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