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顺帝的四个妈妈

八公读历史 2024-11-13 18:26:57

一个人只有一个妈妈,汉顺帝却有4个妈妈,这和他是皇帝有关。这是好事?那可不一定。

亲妈李氏

顺帝的亲妈姓李,是个宫女,史称李氏。有汉一朝,很多皇后都没有名字,李氏并不冤。只是如果没有顺帝,她在史书上一个字的痕迹都不会留下,她就是众多籍籍无名的宫女之一。

顺帝的爸爸安帝,有一天临幸了李氏,李氏生下刘保,这就是后来的顺帝。刘保是李氏唯一的儿子,也是安帝毕生唯一的儿子。

这个唯一,是李氏后来没有生命再生,而安帝没有命运再生,都是无奈。

李氏被安帝临幸,是安帝作为皇帝的权力,后来又生下儿子刘保,对李氏本人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她被皇后阎姬毒死了。都说母以子贵,李氏没想到这为她招来杀身之祸。

阎皇后这么做,是出于嫉妒,暂且不表。对李氏来说,小小的宫女死了,就像被踩死一只蚂蚁,不声不响无声无息。这样的女子很多。她作为人、女人、母亲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

但是李氏的儿子刘保先是做了太子,后来被废了,最后还是当了皇帝,她也便不一样。

刘保做了皇帝,是为顺帝。他以前可能知道自己的母亲死了,但是母亲是谁、怎么死的、葬在哪里,他应该是不知道的。没人敢跟他说,在阎皇后(后来变成了阎太后)的高压下,谁去惹这事?顺帝不知道真相就没有那么痛苦。

做了皇帝,就有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他说,你的亲生母亲怎样怎样,讨好他,取悦他,也可能打着道义的名号。

李氏葬在都城洛阳北部。知道真相后,顺帝可能很痛苦,毕竟是亲妈;也可能没有,终究已是年少无知时的事,年头久远,没有记忆也没有感情。但他还是亲到墓地,举行葬礼,追谥母亲为恭愍皇后,并迁葬到老爹安帝恭陵的北边。

不算合葬,算是陪葬,合葬的另有其人。

李氏作为皇帝的母亲,生而不幸,死后得到的只是一种哀荣,她若泉下有知,可以感知到儿子对她的孝道,但是于真正的她毫无实际意义。

顺帝对李氏这个亲妈,回报的是孝道。孝在汉朝非常重要,汉朝以儒家思想治国之后,孝上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所有皇帝的称号,除了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都带有一个“孝”字,比如孝惠帝、孝武帝、孝顺帝等,他们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祖宗,而刘邦和刘秀是开国之祖,已“孝无可孝”。

嫡母阎姬

顺帝的嫡母是阎皇后,后来叫阎太后。阎皇后在史书上被称作阎姬,待遇其实和李氏差不多,也是有姓无名。她就是害死李氏的元凶。

阎姬是皇后,是安帝的正妻,安帝所有嫔妃生下的孩子,都要认她为嫡母。

比如《红楼梦》中的探春,本是赵姨娘所生,自己和他人都坚定地认为她的母亲是贾政的正妻王夫人。这是规矩,谁也没法破。所以,尽管阎姬毒死了刘保的亲生母亲李氏,她还是刘保的嫡母。

阎姬为什么要毒死李氏?主观原因是她生性嫉妒,客观原因是她一直没有生下儿子,而且一直不能生育,她便把李氏毒死了。她这个举动很可怕,又很诡异,李氏生儿子时,她还年轻,不管多晚,她生下的儿子都是嫡长子,太子先立嫡后立长,她还有机会,却笃定自己不能生育,坚定地毒死了李氏。

而且,当时临朝称制、只手遮天的邓太后,也似乎笃定阎姬不能生育,很快就立刘保做了太子。邓太后是强势婆婆,阎姬没有办法,只得听命。但是她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

而且,阎皇后竟然没有抚养刘保。刘保做太子,她这个皇后当得尴尬而不稳当。

之前章帝的窦太后害死和帝刘肇的母亲梁贵人,就收养了刘肇,对刘肇来说不但是嫡母还是养母,但是邓太后却亲自抚养刘保,不给阎姬这个机会,她的心里应该更是恨恨不已。

等到邓太后挂了,安帝安排自己的奶娘王圣抚养刘保,而刘保自己原来有奶娘王男。王圣和王男发生争执,太子的奶娘不是皇帝奶娘的对手,结果王男被幽禁而死。这之后,就因为思念王男、叹息几声,刘保就在王圣和阎姬的鼓噪之下,被老爹安帝废除了太子之位。

在废除刘保太子之位的这个过程中,阎姬是推波助澜的,她没有直接下场,但却是最高兴的,王圣帮助她达成了自己的心愿。

至此,阎姬和刘保这对嫡母子,已经撕破脸皮成了真正的仇敌。但不可理解的是,心狠手毒、动辄杀人的阎姬,却没有对刘保斩草除根,刘保只是被软禁在宫中。也许因为刘保是皇子,要真的痛下杀手,惹得安帝生气,反而得不偿失、大大不妙。

等到安帝莫名其妙地死于出巡的路上,阎姬雷霆行动,拥立的新皇帝当然和嫡子刘保无关,而是安帝的堂弟刘懿,阎姬以嫂子身份行太后之事。阎姬百密一疏,还是没有对刘保动手。

也许她忘了刘保的存在,也许认为他成了一只死老虎、不足为惧,也许连老虎都算不上,只是一只被遗忘的病猫。

但是刘懿做了200多天皇帝就挂了,还没等阎姬(这时已是阎太后)回过神来,刘保就糊里糊涂通过一场不成样子的政变登基称帝,等到阎太后回过神来,她已经无能为力。刘保为刀俎,阎太后为鱼肉,是杀是剐,全看刘保的心情。

臣子们和奴仆们都是人精,看得清这残酷的现实。有人就对顺帝说,阎太后和陛下没有母子恩义,现在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应该把她从皇宫迁出,陛下也不要去朝见她。

这是说出口的话,没说出口的话大概是,她既然能毒死陛下的妈妈,你搞死她也没什么的。

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的同意。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声音说,这样做大大滴不妥。

这人就讲故事:以前瞽叟老是要害死舜,但是舜对他越来越恭敬。

以前郑国的武姜因为喜欢小儿子共叔段,屡次谋杀长子郑庄公,壮公气得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私通嫪毐,还生下私生子,始皇帝决定再也和母亲相见。但是他们在颍考叔和茅焦的劝说下,都与母亲和解了,史书上都称赞郑庄公和秦始皇的孝道。现在阎太后被幽禁在离宫,万一死了,自然会说是陛下害死的,这就是陛下的不孝。

这个极个别的声音,比那些大多数的声音,更有说服力,顺帝听从了这个声音。

于是在即位后的第二年正月——真是改元的时间,其实离登基不久,顺帝在东宫以儿子拜见母亲的礼节朝见阎太后,史书上说阎太后“意乃安”,心里踏实了。她此前一定很难受,不知道这个嫡子会怎么收拾她这个嫡母,现在终于石头落了地。

按说阎太后和顺帝这对母子就此和好,至少是表面上的,但是没过几天阎太后就挂了。阎太后是抑郁而死、自杀而亡,还是被顺帝授意、或者有意迎合顺帝的人秘密杀死,成了历史悬案。不过这已经不重要,没有人不识时务地追究这背后的真相。

阎太后死后,顺帝把他和爸爸安帝合葬,比亲妈李氏的规格还高。这是做给世人看的。

奶娘王男和宋娥

顺帝的第三个妈妈是奶娘王男。

王男不是个男子,确定是个女人,不然怎么可能做奶娘?顺帝的奶娘叫王男,他爸爸安帝的奶娘叫王圣,难道做奶娘是王姓家族特有的职业?

顺帝的亲妈早早被嫡母阎姬害死,养护他的祖母邓太后忙于权位,小小年纪的顺帝自然需要王男这样的奶娘来照顾。

王男和顺帝的感情应该很深。小时候的顺帝经常生病,安帝就让自己的奶娘王圣,把他从宫中带到王家抚养。王男当然不干,这是把一支潜力股生生从手里夺走,就和王圣发生争执,说王圣家的房子犯了土禁,对顺帝身体不利。安帝当然听从自己奶娘的,最后导致两个结果,王男被幽禁而死,顺帝被废了太子之位。

顺帝还有第四个妈妈,也就是他的另外一个奶娘宋娥。

顺帝的嫡母舍近求远、舍他而选择刘懿做了皇帝,宋娥大大地不乐意、不满意:先帝唯一的儿子怎么就不能做太子、做皇帝呢?这太没有天理啦!

于是,爱干儿子心切的宋娥豁出去,联合19个宦官,把软禁在宫里的刘保扶上了皇帝宝座,这就是顺帝。多少文武大臣都没有做到的事,让一个女人带着一帮残缺的男人干成了。

奶娘也是娘,宋娥对顺帝确实有再造之恩,经历了人生大落大起的顺帝对她感恩戴德:封宋娥为山阳君,食邑五千户。宋娥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受到封爵的奶娘——第一个是安帝的奶娘王圣,被封野王君。

封了爵位、得了好处的宋娥,看贵为天子的干儿子顺帝真是越看越喜爱,儿子的天下、儿子的东西,想要便要,想拿就拿,她伙同宦官收受钱财,还伸手要求更高的地位、更多的封地,甚至干涉朝政。

一个例子足以证明宋娥对顺帝的强大影响:当时中常侍张防卖弄权势、收取贿赂,官府要逮捕他,对顺帝说的话竟然是,陛下赶紧下令抓捕张防,不要让他去找阿母求情。阿母就是顺帝的娘奶宋娥,要是宋娥说情,这事可能就办不成了。可见顺帝对宋娥真是言听计从。

面对各方对宋娥的不满,顺帝也只得收回宋娥的山阳君印绶,让她回到自己的家里去。顺帝和宋娥的故事就这样没了下文。

顺帝一生,四个妈妈。亲妈只是遥远的记忆。嫡母是生死搏杀。两个奶娘,王男留在怀念的遗憾中。只有宋娥得到了他的回报。他对四个妈妈的表现,亲妈不能爱,仇人(嫡母)不能杀,奶娘留不住也管不了。以孝之名,皇帝也做不了自己的主。​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0 阅读:29
八公读历史

八公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