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车隔十分钟一趟,如此“治理大气污染”真够气人的

评底郭 2025-04-23 16:59:20

“绍兴的洒水车,上班的时候洒,中午的时候也洒,下班的时候还洒,晴天洒,雨天也洒,晚上10点多还能碰到喷雾车。”“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待上个10分钟,保证能碰到洒水车经过,它们出现的频率,比巡逻的警车还要高。”最近,不少市民反映,绍兴市区高频出现的洒水车,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4月23日极目新闻)

洒水车隔十分钟一趟,这不是频率高,那是相当的高。除了洒水车,雾炮车也是频繁出现,市民说:“喷出来的水雾,笼罩的范围有十多米,直接影响了路面上的能见度,容易有安全隐患。”

如此频繁的洒水作业,路面一直湿漉漉的,到底图个什么?对此,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频繁洒水确实存在”。不过他解释称,绍兴市区洒水车和雾炮车高频率作业的原因,是因为接到了越城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调度中心的指令,“我们这边只是按要求做事”。

言外之意是这样的:如此做法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是“听指令的”。首先来说,作为城市服务的部门,应该知道节约用水,就因为“听指令的”就可以如此浪费珍贵的水资源?你们应该是“听科学的”“听制度的”,而不是“听指令的”,瞎胡指挥的指令也能听?难道“指令”让你们违法犯罪,你也能去干?作为一级单位,应该对自己的职责负责,而不是“听指令的”就可以浪费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岂能这样打水漂?

其次来说,大气污染的问题,是大气受到了污染,大气受到了污染当然需要治理。而用洒水车洒水也罢,用雾炮车喷雾也罢,都类似于“头疼医脚”。暂且不说频繁的洒水、喷雾的效果如何。即便“效果很好”,那也没有真正解决大气污染的根源问题。治理大气污染需要找到大气污染的“肇事者”,到底是工地灰尘没有控制好,还是企业排放没有控制住?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当从宏观层面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同时,加强交通管理,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而不是发号施令“10分钟洒一次水、喷一次雾”,如此做法难免让群众一头雾水了。甚至让我们怀疑其目的性:到底是想治理大气污染,还是想实现大气污染数据监测的造假?想想一些地方被媒体曝光的做法就不言而喻了:比如有的地方安排雾炮车在监测点附近喷雾,有的地方安排雾炮车对着监测设备喷雾。

洒水车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压尘和清洁城市道路,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改善局部空气质量。然而,当洒水车以十分钟一趟的频率在城市中穿梭时,其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不禁令人存疑。公共资源的使用应当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当注重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使用的高效性。

正如媒体质疑的那样:洒水车隔十分钟一趟,即使不浪费水,也浪费油啊!洒水车隔十分钟一趟,如此“治理大气污染”真够气人的,这是花公家的钱不知道心疼的表现!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