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百余名女兵被日军包围,聂荣臻下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要救出

玖歌看历史 2024-12-05 04:07:11

引言:

1941年8月,日军为报复"百团大战"的失利,对平汉路以西山区展开"大扫荡"。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遭叛徒出卖,驻扎在唐县的白求恩学校(简称"白校")200多名师生被迫转移。在向青墟山转移途中,这群年轻的医护人员不幸被日军围困在花塔山上。危急时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下达死命令:"成武,白校的百名女兵就交给你了,不惜一切代价要救出来!"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带领700余名战士,在梯子沟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终成功解救出这批珍贵的医疗人才,但这场营救行动的背后,却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大纲:

一、白求恩与白校的诞生

1937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白求恩来华与军区医疗现状

1939年白求恩学校的创办过程

白求恩与杨成武的友谊及白求恩牺牲

二、白校师生陷入重围

1941年日军"大扫荡"的背景

白校师生向青墟山转移

被围困花塔山的危急处境

聂荣臻下达营救命令

三、杨成武带队营救行动

700战士奔赴花塔山

3000人的艰难转移

梯子沟突围计划

白校师生运送伤员的感人事迹

四、营救成功与代价

梯子沟激战

主力部队分头突围

白校师生抵达道士观

这场营救行动的历史意义

1941年百余名女兵被日军包围,聂荣臻下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要救出

1941年8月,日军为报复"百团大战"的失利,对平汉路以西山区展开"大扫荡"。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遭叛徒出卖,驻扎在唐县的白求恩学校(简称"白校")200多名师生被迫转移。在向青墟山转移途中,这群年轻的医护人员不幸被日军围困在花塔山上。危急时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下达死命令:"成武,白校的百名女兵就交给你了,不惜一切代价要救出来!"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带领700余名战士,在梯子沟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终成功解救出这批珍贵的医疗人才,但这场营救行动的背后,却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抗战烽火中的医者仁心

1937年9月,日军的铁蹄踏破了华北大地。聂荣臻带领115师独立团和骑兵营,在五台山区开展游击战,建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成立之初,面临着严重的医疗资源短缺。伤员人数不断增加,但缺乏专业医护人员和必要的医疗设备。

1938年,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医生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他就是白求恩,一位在国际医学界享有盛名的外科专家。

白求恩到达根据地后,立即投入到一线救援工作中。他走访各个战区医院,发现医疗救治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医疗人才的匮乏,白求恩向聂荣臻提出了一个建议:创办一所卫生学校。这所学校将为根据地培养急需的医护人才。

聂荣臻对这个提议十分赞同,希望白求恩能够出任校长。但白求恩婉拒了这个职务,他表示自己更适合在前线救治伤员。

1939年9月18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正式成立。这所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设置了军医、药剂和护士三个专业。

在白求恩的指导下,学校编写了实用的教材,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计划。这些为根据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护人才。

白求恩经常来到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指导医疗工作,与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阜平保卫战和黄土岭战斗中,白求恩都奋战在最前线。

1939年秋天,在黄土岭战斗中,白求恩为了抢救一名患有丹毒的战士不幸被感染。他强忍病痛,继续工作,直到战斗胜利的消息传来才倒下。

杨成武得知消息后,立即要求白求恩去医院治疗。但倔强的白求恩坚持要继续救治伤员,直到战士们的恳求才同意前往后方就医。

不幸的是,白求恩的病情迅速恶化,最终抢救无效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学校。

在白求恩的精神感召下,白校的师生们继承了他救死扶伤的崇高品格。这所战火中诞生的医学院校,为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白校师生陷入日军重围险

1941年的夏季,日军在华北地区展开了一场残酷的"大扫荡"行动。这场军事行动的目标直指平汉铁路以西的山区,意在报复一年前"百团大战"中遭受的重创。

日军调集了大量兵力,采取分区包围、重点清剿的战术。他们派出大量汉奸和特务,打入根据地内部搜集情报。

在一名叛徒的出卖下,日军获知了晋察冀军区卫生部的具体位置。这个卫生部正是设在唐县的白求恩学校所在地。

当时的白校有200多名师生,其中大部分是年轻的女学员。她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医护培训,为即将到来的秋季战役做准备。

日军的突然来袭打破了白校的平静。学校领导接到情报后,立即组织全体师生连夜转移。师生们携带着珍贵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向青墟山方向撤离。

转移途中,白校的队伍遭遇日军尾随追击。为了甩开敌人,队伍不得不改变计划,转向花塔山方向转移。

在花塔山上,白校师生遇到了更大的困境。日军调集了大量兵力,对花塔山实施了全方位包围。师生们被困在山上,补给线被切断。

情况危急,白校的师生们组织起简单的防御工事。她们利用随身携带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在山上设立了临时医疗站。

消息传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批医护人才是根据地的宝贵财富,绝不能落入敌手。

聂荣臻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营救方案。会议决定由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负责这次营救行动。

聂荣臻亲自给杨成武发去命令:"成武,白校的百名女兵就交给你了,我给你下死命令,她们这批人必须救回来,不惜一切代价。"

被围困的白校师生并没有坐以待毙。她们组织了多个小分队,利用夜色侦察敌情,寻找突围的机会。

在山上的日子里,白校师生依然坚持进行医护培训。她们在临时医疗站中实践操作,为即将到来的突围战做准备。

日军多次试图强攻花塔山,都被白校师生和护卫部队击退。但随着时间推移,山上的粮食和药品储备逐渐见底。

在这危急时刻,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为山上的师生送去食物和情报。这些支援为后来的成功突围创造了条件。

就这样,白校师生在花塔山上与敌人周旋,等待着解救部队的到来。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医者仁心不仅体现在救死扶伤上,更体现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

杨成武率军展开营救战

杨成武接到聂荣臻的命令后,立即从一分区抽调精锐部队700余人。部队携带轻便武器,连夜向花塔山方向疾进。

路上,杨成武召集各营连指挥员,制定了周密的营救计划。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情报,日军在花塔山一带至少部署了一个联队的兵力。

为了打破日军的包围圈,杨成武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他派出一支小分队在花塔山东面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

主力部队则从西面的梯子沟方向发起突击。梯子沟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但也是日军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营救部队连续行军一天一夜,终于抵达花塔山附近。杨成武派出侦察兵,与山上的白校师生取得了联系。

通过暗号联络,杨成武得知山上还有3000多名群众也在被围困。这些群众是在日军"扫荡"时躲避上山的。

情况比预想的更加复杂,但杨成武没有退缩。他立即调整计划,决定分批转移这些群众和白校师生。

8月15日深夜,东面的佯攻部队开始行动。他们点燃篝火,制造喧闹声,成功吸引了大量日军。

就在这时,主力部队从梯子沟方向发起猛烈进攻。战士们用手榴弹和冲锋枪打开了一条通道。

营救部队迅速与山上的白校师生会合。杨成武将队伍分成数个梯队,开始向安全地带转移。

白校的师生们在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组织群众有序撤离,同时照顾伤病员。

在转移途中,几名白校女学员发现一群受伤的战士。她们立即停下脚步,就地建立临时救护站。

杨成武派出一个排的战士掩护这些医护人员工作。在枪林弹雨中,白校师生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专业素养。

日军很快发现了主力部队的意图,开始调整兵力包抄梯子沟。战斗越发激烈,双方展开了巷战。

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杨成武亲自带领一支队伍在半山腰设防。他们用机枪压制住了日军的进攻。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通宵,营救部队付出了重大牺牲。但他们最终完成了使命,成功护送白校师生和群众突围。

这场营救战充分体现了晋察冀军区指战员的英勇顽强。从聂荣臻到杨成武,从普通战士到白校师生,每个人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精神。

白校师生重建新院续华章

突围成功后的白校师生被护送到了安全区域。聂荣臻立即下令在根据地腹地重建白求恩学校,确保医疗人才培养工作不受影响。

在新校址选择上,军区参谋部门反复研究地形和环境。最终在河北省阜平县确定了新的校址,这里群山环绕,易守难攻。

白校的师生们在转移途中并未停止医疗救护工作。她们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立临时医疗站,为当地军民提供医疗服务。

1941年9月,新的白求恩学校正式建成。学校依山而建,规模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增设了多个专业实验室。

为了防止类似的突发事件,新校区修建了多处防空洞和地下通道。这些设施后来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重建过程中,当地群众踊跃支援。他们出工出力,帮助搬运建材,提供食宿,使学校很快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

被解救出来的白校师生们把在花塔山上的经历编入了教材。这段历史成为了对新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局势的发展,白校的培训任务日益繁重。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学校增设了战地急救、野战手术等实用课程。

1942年春季,白校迎来了第一批新学员。这些来自各地的年轻人,大多是参加过战斗的伤愈战士和农村青年。

在教学方式上,白校继承了白求恩"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师生们经常深入战地医院实习,积累实战经验。

到1943年底,白校已经培养出数百名合格的医护人员。这些毕业生被派往各个战区,成为抗战医疗队伍的骨干力量。

花塔山营救战的经历,让白校师生更加坚定了抗战救国的信念。他们不仅是医者,更是战士,在战火中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誓言。

1944年,白校举办了一次特殊的纪念活动。当年参与营救行动的杨成武专程来校,与师生们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在这次活动中,一位参与过花塔山突围的老师展示了当年保存下来的医疗器械。这些带着弹痕的器械,成为了学校最珍贵的革命文物。

抗战胜利后,白求恩学校发展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医学教育基地。许多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医护人员,后来成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民族危难之际,医者仁心与革命精神是融为一体的。白校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德,什么是崇高的爱国主义。

时至今日,白求恩精神依然在医学界传承。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那个战火纷飞年代里的医者大爱。

0 阅读:3
玖歌看历史

玖歌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