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为了避免浪费金属材料,需要收回毛主席像章。
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回收毛主席像章的行动。
要知道,这可是党中央下达的文件,也是各行各业必须执行的任务。
但奇怪的是,当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任司令员孙继先,却敢于违抗命令一枚也不上交,并且还说:“不能随便上交。”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是因为难以割舍红色情怀,才敢于违抗命令吗?
众所周知,毛主席像章,作为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以及不可再造的特殊记忆,如同中华艺术瑰宝中的一颗明珠,更是世界徽章史上的一朵奇葩,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章”。
而作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的藏品,毛主席像章所承载的历史情感,也是对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可以说如今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基本都对毛主席像章独有情钟,并且有着一种深深的眷恋。
比如福建省莆田市就有一位70多岁的郑老先生,他收藏了各类毛主席像章就达一万枚之多,简直就像一座小型博物馆,而他的这个收藏爱好也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无独有偶,在京市怀柔区有个叫张建利的农民,更是一个痴迷收藏毛主席像章的红色草根藏家,几十年来,他收藏的像章多达两万余枚,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地上升。
可以说,源于敬仰伟人,爱好者就希望收藏毛主席像章作为纪念的方式,而源于热爱,他们也会不辞辛苦跑遍中国大江南北,只为寻找中意的红色藏品。
其实热爱收藏毛主席像章的人还源于一种情怀。因为他们是成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自然对党对领袖有着一种特殊的热爱情感,而这种情感终生难以磨灭。
1932年,上海地下党组织为了祝贺毛主席在江西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就制作了第一枚像章,由此成为我国最早的毛主席像章。
1945年,当时正值党的七大召开之前,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特意制作了精美的毛主席像章,来庆祝这个盛会而热烈召开,并且他们还别具匠心的在像章背后加上一个小小的别针,可谓用心良苦令人动容。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在制作军功章或者是纪念章时,也有把毛主席的肖像镶嵌在其中。
尤其到了1966年初期,人们开始争先恐后的收集珍藏毛主席像章,几乎达到了白热化。
因为那时的一枚毛主席像章,就代表着忠于毛泽东思想的象征,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会佩戴,甚至许多人开始疯狂的进行收藏,整整齐齐地放在珍贵的木箱中。
根据有关数据,粗略的统计,当时毛主席像章品种高达十万多、40亿枚,不仅证章厂、工艺品厂在生产,连小城镇的五金厂白铁社甚至小作坊都参与其中。
可想而知,大量的像章制作务必会花费了大量的材料,无疑对当时的工业生产造成极大弊端
1969年期间,周总理就在全国的工作会议上提起“像章越做越多,必须都得收回来!”
而毛主席也曾宣称“未经中央允许,不准再制作毛主席像章”。
就这样,收藏毛主席像章的热潮便逐渐冷却下来。
到了1980年7月,党中央下达一个文件,为了支援工业建设,要求各单位的像章全部上交回炉,于是散落在民间的许多毛主席像章开始陆续的回到了冶炼厂。
当时毛主席像章的制作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有的还涂上了一层漆,或者是荧光粉,其中以铝制和瓷制的最多,铝制是银白色青金属,质轻坚韧易于加工,瓷质洁白细腻,画面生动,非常受民众的欢迎。
此外,毛主席像章的设计制作也是一门综合艺术,简直就是集绘画,篆刻,摄影,书法、雕塑于一体的一件艺术品。
众所周知,毛主席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而他写出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在毛主席像章上出现过,任谁看了都会叹为观止。
然而,尽管当时中央三令五申要将个人手中收集的毛主席像章上交,但开国中将孙继先却无视命令,竟然态度坚决地说道:“不能随便上交。”
孙继先,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更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高级将领,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中将军衔。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来到了安顺场,当时蒋介石扬言“要朱、毛成石家军第二”。
然而蒋介石的算盘还是落了空,当我军巧渡金沙江后,先遣部队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夺得大渡河边仅有的一只小木船。随即,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一营营长的孙继先,迅速挑选出17名勇士,每人配一柄大刀、一挺冲锋枪、一支短枪,在红一团团长杨得志的配合指挥下,打响了红军长征途中震惊中外的强渡大渡河战役。
尽管大渡河猛浪滔天,水流湍急,尽管密集的火炮如织网,但我17勇士毫不退却,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北渡强渡成功,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四军守敌,使得安顺场从此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闻名于世。
事后,孙继先将这一光辉事迹刊登在红军某报刊,然而文章中笔墨所写的都是十七勇士,他自己却只字未提。
由此可见,孙继先不居功邀功、不计较名利的崇高品质令人无不敬仰。
然而无论如何,这场战役也为孙继先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7年期间,孙继先担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兵团副司令员,第二年他突然被召回国,随即率部开赴大西北,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训练基地司令员,并且进驻戈壁滩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
可以说在此期间,筹建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多少年后孙继先还不无感慨道:“那时既没有政委,又没有副司令员,那叫‘伸手派’,要人、要钱、要设备,我简直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地地导弹发射成功,命中目标。孙继先喜极而涕,因为他在此倾注的心血太多了。
那么,为什么孙继先无视党中央的命令,坚决不上交毛主席像章呢?
其实那是孙继先将军对毛主席的深切敬仰和缅怀,也是对他自己曾经戎马生涯的一种记忆和念想。
1990年4月13日,孙继先在济南病逝,他给子女留下的遗产仅仅是他晚年时期亲手制作的根雕和收集的毛主席像章。
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