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状元在家啃老9年,曾想报清华被父母干涉,这是谁的错?

简史说 2024-12-11 11:38:10

高考状元,这个名头是每个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称号。

在我国,每年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而其中的佼佼者,都成为各大名校争先恐后想争取的人才。

我们印象中的高考状元,是智慧和勤劳的代名词,可湖南的一位高考状元,他身上发生的故事却令人唏嘘不已。

名校毕业的他,如今却蜗居家中,吃喝都要靠父母养着,没有工作,不愿见人,性格孤僻。

父母一度认为孩子是得了精神病,数次带着这位曾经的高考状元到精神科看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曾经的高考状元,为何会沦落至此?

一、寄人篱下

1984年,刘琦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最为家中的长子,也是独子,从小父母就对他寄予厚望。

小时候的刘琦在父母的照料下过得还算幸福,一家人日子过得虽然苦了些,但也给了刘琦一个完整的童年。

直到刘琦进入校园,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对于课本上的内容,几乎是一点就通,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

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刘琦的自律性也很好,非常听父母的话,刘琦就是别人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看着自己的孩子如此优秀,刘琦父亲也开始为自己孩子的未来考虑,如果将来孩子考上大学,家里的条件可养不起一个大学生。

在与妻子商量许久后,刘琦父亲决定外出打工,为刘琦攒够上大学的费用。

在刘琦父亲外出打工一年后,刘琦母亲也跟随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为孩子未来上学攒钱。

没有文化的两夫妻,在打工时,做的都是些体力劳动,刘琦母亲在餐厅刷盘子,做服务员,父亲则在外做苦力。

两夫妻生活过得很拮据,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只要一想到在上学的孩子,两夫妻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令两夫妻欣慰的是,孩子的成绩非常优异,只要孩子有出息,这个家就有希望,吃再多苦也是值得的。

而刘琦父母走后,年幼的刘琦就寄宿在大伯家里,成了农村的留守儿童,每天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自己家中养着这么一个闲人,伯母就很少给过刘琦好脸色,每天别的孩子回家都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而刘琦回到大伯家,剩的只有残羹剩饭。

在学校,虽然刘琦成绩很好,但是他的穿着破烂,不少同学都因此嘲笑他,给刘琦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自从父母外出打工后,刘琦开始不愿与人交流,开始变得自卑,自闭,很少与人交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学习上,这也是刘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

在学校里,刘琦不愿参加任何学校活动,除非是学校强制参与的,他才会参加,就算参加,他也很少认真与同学合作,交流,在同学们眼中刘琦就是个异类。

有时候刘琦也会嫉妒身边的同学,他们衣着光鲜,有父母的陪伴,有朋友,有家人。

而刘琦在他上学期间,这些东西都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

刘琦想拥有这些,可他脑子里听得最多的就是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于是刘琦用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

小学、初中、高中,每次考试结束后,父母都会打电话询问他的成绩,当然,刘琦也从未让他们失望过。

二、一朝成名

2002年,高考结束后,刘琦在家中等待着成绩公布,而他的父母也一样焦急地等待着孩子的成绩。

高考的分数似乎成了改变命运的一把钥匙,一家人都盼望着,这把钥匙能改变刘琦未来的人生。

在焦急的等待中,高考成绩出来了,刘琦以654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当地的理科高考状元。

刘琦父母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一家人沉浸在刘琦成为状元的喜悦之中。

刘琦当地的媒体、报社、电视纷纷报道本地高考状元刘琦的故事。

“寒门贵子”这一刻似乎成了刘琦的代名词,当地同龄学生羡慕刘琦优异的成绩,无数家庭都在羡慕刘琦的父母,教育出了这么一位成绩优异的孩子。

而刘琦父母脸上也写满了自豪,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刘琦父母与刘琦之间产生了隔阂。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以刘琦的成绩,国内的知名高校,清华北大他都可以挑选,而刘琦心中最理想的大学就是清华大学。

他想报考清华大学,可是刘琦父母却死活不同意,不是因为清华不好,而是如果刘琦报考清华,毕业后就需要到西部的偏远山区工作五年。

刘琦的父母认为,他作为高考状元,完全不用去吃这个苦,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毕业就吃苦,更想孩子一毕业,就能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于是在刘琦父母的软磨硬泡之下,刘琦心不甘情不愿地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三、毕业到失业

2002年9月,刘琦离开家乡,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承载着父母的期待,开始他自己的大学生涯。

初入大学校园的刘琦,习惯了独来独往的生活,在大学里,他不懂得如何与身边的人交流,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看书。

而在大学校园里,他的身份也不再是让人羡慕的高考状元,而是与北航其他学子一样,都是北航的一名大学生。

当光环褪去,刘琦似乎有些不习惯,但他勤奋好学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在校园里,他没有朋友,没有自己的圈子,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

对于父母,刘琦很少会主动联系他们,除了开口要生活费的时候会给家里打电话外,其他时候几乎不和家里联系。

2006年6月,刘琦顺利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初入社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一个无法躲避的现实问题——找工作。

作为从京城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还顶着高考状元光环的刘琦毕业后就被陕西的一家大企业相中,并成功步入职场。

在这个企业工作一年多后,刘琦觉得公司的薪资配不上自己的,他想换一份高薪的工作,于是他就从这家大企业离职,南下到上海、广州等城市寻求新的发展出路。

这本来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可是刘琦只考虑到财不配位的问题。

却没想过,自己没人脉,不懂交际,专业不对口,工作经验又少,就算他满腹经纶,可现实社会中却很难有他的用武之地。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刘琦四处辗转,四处碰壁,曾经的高考状元,名校才子,最终还是被残忍的社会现实击垮。

2011年,刘琦外婆去世,接着回家奔丧的契机,他向父母提出,想在家休整一段时间。

看着曾经天之骄子的儿子,如今却疲惫不堪的样子,刘琦父母心中也是阵阵心酸,于是就同意刘琦在家休整。

可夫妻俩没想到的是,刘琦这一修养,竟长达9年!

四、九年啃老

回到家后的刘琦,意志消沉,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见,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除了看书就是看电影。

刚开始的时候,刘琦的父母还没有发现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刘琦还是没有出去找工作的意思,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无所事事。

刘琦父母以为是刘琦找不到工作,于是就托人帮他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当刘琦得知这件事以后,他怒不可遏,认为父母就是在侮辱他,他看不起保安的工作,从那以后,父母与刘琦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到后来父子、母子之间,竟到了一句话也不说的地步。

刘琦依旧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哪里也不愿去,也不愿与人沟通和交流,这可急坏了刘琦的父母。

刘琦父母在万般无奈之下,病急乱投医,以为是刘琦患上了精神疾病,于是就强制让刘琦到精神病医院接受了7个多月的精神治疗。

刘琦父母的做法让刘琦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而这种类似的精神治疗,9年里就多达4次。

可父母越是焦急催促,刘琦表现得就越不耐烦,面对父母的指责,面对父亲的勃然大怒,刘琦始终选择以沉默来回应。

刘琦不仅不愿与别人沟通,就连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刘琦也不想与他们多说什么。

万般无奈下,刘琦父母只好找到一些媒体,想一起劝说刘琦,好好接受医院检查和治疗,早日融入社会,寻找工作。

可是面对媒体工作者时,刘琦也不愿与工作者们沟通,并隔着窗户开始指责起他自己的父母。

后来在亲戚以及媒体工作者的劝说之下,刘琦才勉强答应去看心理医生。

那刘琦变成如今这样,是不是精神上出了什么问题呢?

五、刘琦的想法

医生说,刘琦精神上并没有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刘琦并没有精神上的疾病,那他为什么要在家中啃老,不愿出去工作呢?

从医院回到家中,刘琦和媒体工作者袒露了心声,他向工作者们展示着自己弄得小发明,还有他自己写的一些代码。

面对着桌子上的这些电子元件,刘琦难得地露出了笑容,看得出来他对电子技术非常喜欢。

刘琦说道:

“对于未来我是有规划的,我现在在做的这些发明,慢慢地重新进入社会,好好生活,但是我的父母从来就没有理解过我,他们只会一味地催促,他们只会给我带来焦虑,带不来希望……”

就算在家这九年里,刘琦其实一直没有放弃过学习,他每天的作息都很规律,但在父母眼中,这就是不务正业。

而父母认为,名校毕业后,找一份高薪工作才是正确的事情,在父母的压力逼迫下,刘琦很难静下心来,最终造成现在的局面。

最后也希望刘琦能早日克服心里的魔障,早日重归社会吧。

对于刘琦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开。

0 阅读:1

简史说

简介: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