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伙凶徒冲进研究所打死"航空先驱",最后是如何处理?
"你们不能打他,他的身份很特殊!"一位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焦急地喊道。1968年6月的一个早晨,几个手持凶器的人闯入了第七机械工业部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他们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按倒在地,拳打脚踢。这位男子看上去斯文儒雅,却遭受着野蛮的殴打。即便有人提醒他们这是周总理的座上客,那伙人仍然置之不理。最终,这位科学家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能站起来。当这个消息传到中南海时,总理勃然大怒,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这位遇害的科学家究竟是谁?他为何会遭此横祸?那些行凶者最后又是什么下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个令人痛心的案件,背后究竟还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从农贩之子到留学精英
1922年,姚桐斌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普通的农贩家庭。父亲靠着一担粮食在街头巷尾奔波,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家中虽然贫困,但父亲始终坚持让姚桐斌读书,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
每天清晨,姚桐斌都要帮父亲将粮食挑到街上,等摊位摆好后才急匆匆赶往学校。放学后,他又要去帮父亲收摊。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反而让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在无锡县立中学读书时,姚桐斌养成了独特的学习方法。他不拘泥于课本,而是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当时的化学老师王德溥曾经回忆,姚桐斌经常拿着从路边捡来的矿石向他请教,询问其成分和性质。
1941年,姚桐斌参加江苏省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令人震惊。他不仅考取了全省第一名,而且在物理、化学两门课程上获得满分,这在当时的江苏省历史上都属罕见。
然而,就在他准备报考大学时,父亲突然患上重病。高额的医疗费用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甚至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无锡县立中学的陈校长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免除了姚桐斌的所有欠费,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笔钱资助他报考大学。
1941年夏天,姚桐斌以优异的成绩被当时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录取。他选择了冶金专业,这个选择与他早年在父亲摊位上观察到的现象有关。他曾经看到小贩们用铁锅熬制糖果,对金属在高温下的变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唐山工学院期间,姚桐斌的学习方式依然与众不同。他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经常到学校的实验室做各种尝试。有一次,他在实验室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就为了研究一种新型合金的性能。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他的指导教授都为之动容。
1945年,姚桐斌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唐山工学院毕业。他的毕业论文《钢铁冶炼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研究》,被学校收入教学参考资料。这份论文中,他提出了several个创新性的观点,为后来的钢铁冶炼工艺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
Claude-3.5-Sonnet没有响应。
二、学成报国显身手
1946年初,凭借优异的成绩,姚桐斌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他先后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深造,专攻金属材料学。在伯明翰大学期间,他参与了一项关于高温合金研究的重要项目。这个项目吸引了多家英国航空企业的关注,其中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向他提出了年薪优厚的工作邀请。
但在1950年初,接到祖国的召唤后,姚桐斌婉拒了所有外国公司的橄榄枝。当时的导师劝他说:"你在这里可以获得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待遇。"姚桐斌的回答是:"新中国需要我。"
1950年8月,姚桐斌回到祖国。刚回国时,他被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在教学之余,他开始着手研究航空材料。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实验设备也很简陋。姚桐斌带领团队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利用废旧设备改装成实验装置。
1956年,姚桐斌调入新成立的第七机械工业部材料与工艺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承担着国家重要的航空材料研发任务。在这里,他开始了最具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当时国内急需一种特殊的高温合金,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这种合金必须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下保持强度,还要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能。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姚桐斌带领团队进行了数千次实验。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一次实验中,高温炉发生故障,实验室险些起火,姚桐斌的右手被烫伤,但他坚持完成了实验数据的记录。
1958年,姚桐斌和他的团队终于研制出了新型高温合金。这种合金的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项成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2年,姚桐斌被任命为研究所副所长,主管技术研发工作。他始终坚持一线研究,经常与年轻科研人员一起讨论技术问题。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先后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965年,他领导开发的一种新型航空材料通过了国家验收,这种材料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航空材料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同年,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当时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三、两弹一星功勋卓著
1958年,姚桐斌被调入国防科委,参与"两弹一星"工程。他负责的是火箭发动机耐高温材料的研发工作。这项任务关系到导弹能否成功发射,可以说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研究过程中,姚桐斌发现传统的材料配方无法满足要求。火箭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和高压,会导致普通材料迅速失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
1960年春天,在位于青海的试验基地,姚桐斌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当时条件异常艰苦,海拔高,氧气稀薄,实验设备也很简陋。团队成员经常出现高原反应,但没有人退缩。姚桐斌更是以身作则,经常工作到深夜。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他们终于研制出了新型耐高温合金。这种合金不仅能承受3000度以上的高温,而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项突破为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姚桐斌团队研制的特种合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他又参与了氢弹研制工作,负责研发一种特殊的密封材料。这种材料必须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性,技术难度很大。
1965年,姚桐斌开始参与人造卫星工程。卫星在太空环境中要承受极端温度变化,对材料性能要求极高。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防热材料,这种材料后来成功应用于"东方红一号"卫星。
1967年初,姚桐斌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材料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材料的性能,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这项技术不仅应用于航天工程,还推广到了其他工业领域。
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姚桐斌团队共突破了12项关键技术,申请专利8项,发表论文20余篇。这些成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遇害真相与始末
1968年6月15日清晨,北京市海淀区的第七机械工业部材料与工艺研究所内,一场悲剧正在上演。七名身着便装的年轻人闯入研究所,他们手持木棍和铁管,直奔姚桐斌的办公室而去。当时的姚桐斌正在审阅一份关于新型航空材料的实验报告。
这群人冲进办公室后,二话不说就对姚桐斌实施殴打。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试图阻止这场暴行。一位姓张的技术员大声喊道:"你们不能打他,他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然而,这些人置若罢闻,继续施暴。
另一位工作人员赶紧跑去打电话报警,同时通知了上级主管部门。但等警察赶到时,姚桐斌已经倒在了血泊中。经医院抢救无效,这位为国家航空事业贡献一生的科学家,在当天下午2点17分永远离开了人世。
事发后,周恩来总理立即批示,要求北京市公安局迅速侦破此案。经过调查,这七名凶徒分别来自北京市内三个不同单位的造反派组织。他们声称姚桐斌是"反动学术权威",必须要"打倒"。
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在遇害前的一个月,姚桐斌就已经收到了多次威胁。有人在研究所的墙上贴出大字报,指控他"推行资产阶级反动学术路线"。但姚桐斌仍然坚持每天到研究所工作,继续推进航空材料的研发项目。
1968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七名凶手全部被逮捕。其中主犯李某,原是某工厂的临时工,因为参与造反活动而当上了工厂革委会委员。另外两名主要参与者王某和张某,分别是某中学教师和某机关的打字员。
案件审理期间,这些凶手供认,他们之所以选择姚桐斌作为打击目标,是因为他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份。他们并不了解姚桐斌的研究工作对国家的重要性,只是盲目追随当时的极左思潮。
1969年1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主犯李某被判处死刑,其他六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判决书中特别指出,被告人的行为严重危害了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
这起案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专门就此事召开会议,强调要保护科技人员的人身安全。他说:"像姚桐斌这样的科学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决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案发现场的血迹早已被清理,但姚桐斌的办公室被保持原样。他桌上的那份实验报告永远停在了最后一页,这是他献给祖国的最后一项研究成果。
五、平反昭雪与后世纪念
1978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为科技人员平反的重要指示。同年8月,姚桐斌案件重新得到审理。经调查核实,姚桐斌在"文革"期间被强加的所有罪名均系诬告。北京市委专门召开会议,为姚桐斌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979年3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姚桐斌被追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大会还特别表彰了他在航空材料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当时的国防科委负责人在会上透露,姚桐斌生前主持研发的多项技术,仍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980年,为了纪念姚桐斌对中国材料科学的贡献,中国金属学会设立了"桐斌奖",专门奖励在材料科学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第一届"桐斌奖"颁奖仪式上,姚桐斌的老同事、已经83岁高龄的张教授特地从上海赶来参加。他说:"桐斌同志虽然走了,但他为国家材料科学发展开创的道路永远不会被忘记。"
1982年,姚桐斌生前工作过的第七机械工业部材料与工艺研究所,在原址建立了姚桐斌纪念室。纪念室内陈列着他使用过的实验仪器、笔记本、证书等遗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本发黄的实验记录本,上面详细记录了他最后研究项目的数据。这个项目在他去世后由其学生们继续完成,最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系成立"姚桐斌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温合金材料,正是姚桐斌当年开创的领域。实验室的墙上挂着他的一句话:"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1988年,在姚桐斌殉难2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长篇报道,详细介绍了他的科研成就和爱国事迹。文章披露,他生前研发的某些特种材料,至今仍是国家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
1998年,为了表彰姚桐斌对"两弹一星"事业的贡献,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颁奖仪式上,与会者专门为他默哀一分钟。他的照片被永久陈列在中国航天科技馆的功勋墙上。
2008年,中国科学院材料研究所举办了"纪念姚桐斌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多位院士和专家学者回顾了他的科研历程,探讨了他的学术思想对当代材料科学发展的影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姚桐斌开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对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8年,在姚桐斌殉难50周年之际,中国航空材料研究院将一个新建的材料实验大楼命名为"桐斌楼"。大楼内设立了专门的展览区,系统展示了他的生平事迹和科研成果。每年,都有众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来此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