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这些人喝酒更易引发肝损伤

自然料法探索者 2025-01-27 09:14:38

酒精导致肝损伤

“因人而异”

撰文 王 阳 杨 松

编辑 保健君

酒精性肝病是危害

健康的主要肝脏疾病之一。

而在日常生活特别是社交场合

很多朋友都有饮酒的情况。

如何防治酒精导致的肝脏损伤

是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我们今天就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作一下简要介绍。

酒精导致肝损伤“因人而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应限制饮酒,每天酒精摄入量应<15克,相当于38度白酒约1两。

实际上不同人的酒精代谢能力以及肝脏对酒精损伤的敏感性是不同的,部分人群要更加严格限制饮酒。

01、饮酒容易醉的人要更加限制饮酒

不同人的“酒量”是不同的,有些人喝一点儿酒就会“酩酊大醉”,有些人大量饮酒也能保持“清醒”。

醉酒主要和血液酒精即乙醇的浓度相关,而饮酒后乙醇经过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

乙醇脱氢酶活性强的人饮酒后机体会迅速将乙醇转化为乙醛,所以不容易醉酒。

如果初始酒量不太好也就是乙醇脱氢酶活性较低的朋友仍坚持饮酒的话,那么机体就会诱导细胞色素P2E1酶来帮助代谢酒精,细胞色素P2E1酶表达升高后再饮酒,确实会加快乙醇的代谢速度,使“酒量”增大。但大量饮酒诱导的细胞色素P2E1酶不光帮助身体代谢酒精,还会导致机体的氧应激损伤。

特别提示

如果一开始“酒量”不好,不要去“练酒量”,练出来的“酒量”是以损伤身体为代价的。

02、喝酒脸红的人要更加限制饮酒

在生活中有些朋友喝酒会“上脸”,也就是饮酒后面部发红。这与身体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较低或缺失有关。

在乙醇代谢过程中,首先是乙醇经过乙醇脱氢酶代谢成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代谢成乙酸。乙醛脱氢酶活性低的朋友饮酒后体内会积攒大量的乙醛,乙醛不仅会使面部充血还可以导致肝细胞损伤。因此喝酒脸红的人要更加限制饮酒。

03、基因检测有助于发现酒精肝损伤敏感人群

人体对于酒精损伤的敏感性除了体现在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外,还与PNPLA3、TM6SF2等基因的差别有关。

有相关研究表明,同样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如果PNPLA3、TM6SF2与HSD17B13等基因表达有差别,可使酒精性肝硬化发生风险增加3倍。

因此长期大量饮酒的朋友,可考虑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以评估个体饮酒风险。

04、有基础肝病的人群建议戒酒

虽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于成年人饮酒给出的建议是限制饮酒,但如果饮酒者本身有肝病(包括脂肪肝、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或肝癌),建议其一定要戒酒。

特别是脂肪肝患者如继续饮酒,发生肝功能异常、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会增加。

酒精性肝损伤患者要重视定期监测

01、酒精性肝损伤患者要定期监测

长期饮酒者要注意酒精性肝病的筛查,一般应定期做肝功能、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化验,肝、胆、脾超声和超声弹性检查。

建议既往不清楚自身乙肝、丙肝感染情况的朋友,做一个乙肝五项和丙肝抗体检查,如确诊乙肝或丙肝应及时治疗并严格戒酒。

对于已经确诊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还要定期做胃镜和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注意排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肝癌。

02、重视酒精对全身器官的损害

长期饮酒者不仅要关注肝脏的情况,还要关注酒精对全身多器官的损伤。

长期大量饮酒者容易引发以下疾病:

①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进展到慢性胰腺炎,可能会导致胰源性糖尿病;

②肥厚型心肌病和各种心律失常;

③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痴呆、小脑变性和周围神经病等。

另外,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癌、胃肠道肿瘤发生风险增加。

因此,酒精性肝病的防治绝不仅仅是防治肝脏疾病的问题,而是要对全身多器官都要排查、监测与及时诊治。

03、重视酒精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长期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患者除了有酒精成瘾问题外,还有吸烟或其他成瘾性问题,部分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问题,甚至存在精神疾病。而焦虑与抑郁等也可能是患者酗酒的潜在原因。

因此,酒精性肝病患者家属要注意观察患者精神情绪问题的可能表现,必要时可以带患者到精神心理专科门诊就诊咨询。

酒精性肝病患者如何进行长期综合治疗

酒精性肝病的管理是全程和全系统的,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并发症处理及心理社会支持等长期综合治疗,使患者恢复健康。

酒精性肝病的病因就是过量饮酒,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早期戒酒完全可以逆转肝损伤。我们在临床上也看到很多早期肝硬化阶段患者,经过戒酒和规律治疗后逆转的病例。

特别提示

● 长期饮酒者应到专科门诊进行系统评估干预。

● 戒酒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 酒精性肝病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营养管理并积极治疗,以避免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等不可挽回的地步。

作者单位:

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王 阳

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杨 松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专家简介

杨松,医学博士,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青海省千人计划人才。担任北京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等学术兼职。

从事肝脏疾病诊疗10余年,擅长各型肝脏疾病的诊疗。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肝病相关课题1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等SCI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酒精性肝病管理和综合治疗的具体方法,请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2025年第1期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0 阅读:1
自然料法探索者

自然料法探索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