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哲学的一致性和特点

文字有思想 2025-04-11 00:56:25

在尼采的哲学中发现一致性和贯彻始终的联系是不那么容易的。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天才的格言(就形式而言)或警句(就内容而言)的汇编,即使是创作旺盛时期的作品也是这样,而绝不仅仅是他1888年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年里写出的作品,或许在这一年里那即将发生的精神错乱已经给他的作品投上了阴影。有人在新近发表的关于尼采的注解文章里认识到,在尼采的思想里存在着一种联系、秩序和一致性,存在着一种尼采终生为之殚精竭虑的中心哲学主题——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假设,但是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今日之哲学——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表了大量的论及尼采的文章之后——已经开始广泛地研究尼采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他在思想史上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卡尔·雅斯贝尔斯发表了一部题为《尼采及其哲学思想导读》的书;马丁·海德格尔在他的大量的讲座和文章中讨论尼采并于1960年出版了两卷本的尼采问题专辑。

那么就让我们从一个侧面去接近尼采的作品吧!但是我们不可期望就此能窥其全貌。我们就从一篇引文入手,同时也可把它作为尼采那热情洋溢的语言和富于精湛技巧的文笔的一个范例。这是尼采的遗著《权力意志》中位于末尾的一段:

你们也知道我头脑中的世界是什么吗?要叫我把它映在镜子里给你们看看吗?

这个世界是:一个力的怪物,无始无终,一个坚实固定的力,它不变大,也不变小,它不消耗自身,而只是改变面目;作为整体,它的大小不变,是没有支出和消费的家计;但也无增长,无收入,它被“虚无”所缠绕,就像被自己的界限所缠绕一样;不是任何含糊的东西,不是任何浪费性的东西,不是无限扩张的东西,而是置入有限空间的力;不是任何地方都有的那种“空虚”的空间,毋宁说,作为无处不在的力乃是忽而为一、忽而为众的力和力量的嬉戏,此处聚积而彼处消减,像自身吞吐翻腾的大海,变幻不息,永恒的复归,以千万年为期的轮回;其形有潮有汐,由最简单到最复杂,由静止不动、僵死一团、冷漠异常,一变而为炽热灼人、野性难驯、自相矛盾;然而又从充盈状态返回简单状态,从矛盾嬉戏回归到和谐的快乐,在其轨道和年月的吻合中自我肯定、自我祝福;作为必然永恒回归的东西,作为变易,它不知更替、不知厌烦、不知疲倦——这就是我所说的永恒的自我创造、自我毁灭的狄奥尼索斯的世界,这个双料淫欲的神秘世界,它就是我的‘善与恶的彼岸’。

它没有目的,假如在圆周运动的幸福中没有目的,没有意志,假如一个圆圈没有对自身的善良意志的话——你们想给这个世界起个名字吗?你们想为它的一切谜团寻找答案吗?这不也是对你们这些最隐秘的、最强壮的、无所畏惧的子夜游魂投射的一束灵光吗?——这是权力意志的世界——此外一切皆无!你们自身也是权力意志——此外一切皆无!

为了获得一个理论基准点,我们不禁要问:尼采在此阐发的世界观和我们所熟悉的哲学史上的哪一位思想家和哪一个流派有相同之处呢?他的思想渊源来自何处?为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返回到遥远的过去:返回到那个尼采本人所熟知并自感与其思想相投的哲学家那里,这个人就是赫拉克利特。在尼采这里和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一样,世界是一个生成与流逝、创造与毁灭的永恒过程——仿佛深邃的海洋,在其中一切有限之物产生并成为有形之物,然后重又消亡和流散,在其中蕴含着一种原始的力量。

赫拉克利特吗?需要返回如此遥远的过去吗?这是否意味着,尼采对思想史上自赫拉克利特至公元十九世纪之间发生的一切都置之不理,难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基督教以及西方哲学都被他束之高阁了吗?其实不然,尼采脱离开他们,并摆脱了他们。事实是,他认为自那以后哲学已误入歧途。他满腹狐疑,他试图摧毁所有遗留的东西并以一种前无古人的极端的方式重新开始。当然他不想再继续使用那些遗存的概念语言——他甚至要与它们作殊死搏斗。尼采那“生动的”思维和话语产生的原因即在于此。

如尼采所言,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更确切地说,是权力意志。他补充说:“此外一切皆无!”这是何寓意?这句话里蕴藏着尼采向一切“形而上学”的挑战:这是向一切哲学和宗教尝试的挑战,他拒绝一切试图证明在我们这个所谓的“世界”之旁、之后和之上还存在另外一个“理想”世界的观念。“上帝死了”,这一句经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出的话,既是尼采思想的简洁表达形式。“永恒的观念”、“物自体”、“彼岸世界”,这一切皆是幻觉,是彩色烟雾和幻想,但是却绝非有益的幻想!它们究竟从何而来?“这是病弱者和行将就木者的幻觉,他们蔑视肉体和大地并凭空杜撰出天堂和救赎的血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在这一段引文里蕴含着某种新东西,即一种评价或价值判断,而且是依照成对的概念,如疾病与健康、消极颓废与精于世故。这也是尼采的一个特点,即把一切存在问题看成是价值问题或将其转变为价值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在最庸俗的生物学意义上去理解他的这些概念,那么这对尼采来说是不公平的。无疑,作为传统价值的毁灭者和新价值的创造者的尼采和作为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者的尼采,在尼采思想里所显示的一面相对而言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或许是太容易了,以至于人们将其哲学的另一面置诸脑后。就让我们在此条件下看一看尼采的价值表。

0 阅读:1
文字有思想

文字有思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