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的巅峰在哪个时间段呢?
虽然执着的港乐迷会说港乐一直能抗能打,但与六十载一直走在华语流行乐前列的台湾乐相比,港乐就如夏花,绚烂过,但未长青。
与80、90年代港乐百花齐放执华语乐坛牛耳相比,新世纪后港乐发掘出的让歌迷心潮澎湃的歌手屈指可数。
说港乐的巅峰在80、90尤其是在90年代,应该不偏颇吧。
港乐的80年代,是现代粤语流行歌从兴起到走向成熟的关键十年,作曲、填词上杰出的音乐人们以及获得CASH音乐成就大奖的歌手们,多集中在这个时间段。
90年代,是港乐将娱乐性发挥得最好的十年,“四大天王”以及叶倩文、林忆莲、王菲、周慧敏、草蜢等,走到华人世界的许多地方,都是风头最劲的艺人,这一点同时代的台湾歌手们确实很难抗衡。
在港乐的这些头部歌手外,杜德伟、吕方、温兆伦、许志安、孙耀威甚至“玩票”的梁朝伟、关之琳、梁家辉等,都有着十足的牌面和良好的音乐资源。
有些港乐艺人,能得到两岸三地乐坛的共同认可,确实是因为扎实的作品和强大的人气。
有些港乐艺人,能吸引唱片公司和投资方,实在是因为那个年代的港星在“身份”上的优先级。
80、90年代,不乏被港乐“拔高”而在现代内地歌迷看来有些“言过其实”的歌手或艺人。
今天,来列举几位有代表性的此类港乐歌手。
第一位,梅艳芳
梅艳芳在港乐的地位很高,甚至有港乐迷说她的地位盖过了其偶像徐小凤。
她是港乐80年代“三王一后”中唯一的“一后”,是“香港的女儿”,这样的女歌手,翻看50多年的现代港乐,确实是唯一的。
在梅艳芳1990年退出港乐一切竞争性质的颁奖礼后,其提携的草蜢组合、许志安、谭耀文等都走向了事业的快车道,梅艳芳的乐善好施,得到了港乐“歌侠”的称号。
然而,离开港乐,梅艳芳在华语乐坛的影响力,或许不如叶倩文和王菲。
2021年,一部安乐影业精心准备的传记类电影《梅艳芳》在大陆和香港同步上映,大陆那么大的市场,其票房堪堪突破一亿元,而香港本土票房却达到6252万港币,一度成为港影历史票房第二名。
与好友张国荣在离世后享受到世界华人地区无尽哀思所不同的是,似乎香港本土对这位“香港的女儿”感情更深。
或许,这与梅艳芳太早淡出港乐中心有关;或许,这与她淡出后只是尝试国语歌演唱而叶倩文、林忆莲、王菲等发力国语歌市场的策略有关;又或许,这与她太早离世有关。
但不管怎样,港乐文化与国语歌文化毕竟有所不同,港乐、港娱这么认可梅姐,自然有它的合理性。
第二位,陈慧娴
与梅艳芳“香港的女儿”相比,在80年代后期一度上升势头直逼梅艳芳的陈慧娴有着“公主”的称号。
不同的是,梅艳芳“香港的女儿”的称呼是官方的,陈慧娴“公主”的称号是歌迷给的。
与梅艳芳、叶倩文、林忆莲相比,陈慧娴的影响力似乎从未走出粤语地区,人们定义陈慧娴为“粤语天后”而不是华语天后。
从陈慧娴去年年底参加内娱节目《我们的歌》前市场的宣传和参加节目后市场的反响来看,确实是落差很大的。
陈慧娴的唱功,是不用质疑的,即使近些年有些退化,但底子和基础依旧是超一线的,她绕不开的只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而已。
总体来说,陈慧娴在港乐的地位,是不及梅艳芳甚至后面的叶倩文的,毕竟她曾在巅峰期淡出歌坛五年,此后四进三出,也错过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但陈慧娴在港乐的地位,也不是其他港乐女歌手想动摇就能动摇的,毕竟她一大堆港乐金曲放在那里,是对手和后辈无法忽视的。
陈慧娴在内地市场影响力有限,许是因为在同行们都在抢占国语歌市场时她在读书,当她读书归来时因大环境的原因又没有在国语歌市场上有所建树。
总之,陈慧娴算得上一位没有充分兑现自己天赋和实力的好歌手。
第三位,林子祥
曾多次看到歌迷朋友们对林子祥的一类评价:这家伙,确实厉害,那么大年纪了,还能飙那么高的音,但他除了会吼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他的高音,听起来有点别扭,嗓音一点也不干净。
什么时候,林子祥变成了所谓的“只会飙高音”的歌手了呢!
而在港乐,林子祥是“80四皇”,是许冠杰、徐小凤、罗文之后第四位金针奖歌手,是首位获得CASH音乐成就大奖的创作型歌手。
是港乐只知道“自嗨”从而“拔高”了林子祥的地位吗?
并不是,林子祥被港乐迷称为“歌隐”,他不追名逐利,实在是港乐歌手中唱作实力拔尖的殿堂级歌手。
林子祥有着多年国外游历经历,精通西洋乐,他在民谣、摇滚、爵士蓝调、说唱、乡村、古典等诸多领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与建树。
从《在水中央》、《分分钟需要你》到《阿LAM日记》、《亚里巴巴》,从《活色生香》、《海市蜃楼》到《真的汉子》、《数字人生》,从《每一个晚上》、《最爱是谁》到《十分十二寸》、《敢爱敢做》。
港乐歌手中,林子祥在作品的丰富性和厚度上,是其他人无法企及的。
所以,听惯了林子祥歌曲《男儿当自强》的歌迷们,听听他的《分分钟需要你》和他一系列的英文歌,你就会改变自己“林子祥只会吼”的认知。
作为一个1947年出生、比“歌神”许冠杰还大一岁的资深歌手,林子祥在1994年后就基本淡出了,那些林子祥淡出时还没有出生的歌迷,当然不会在自己开始听歌的年龄认识到这位“歌隐”了。
第四位,黎明
列举出黎明的名字,或许有朋友会说笔者“逻辑混乱”或者“双标”。
但四大天王的竞争比较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过,这种竞争渗透在很多领域,当然包括歌迷群体。
黎明是港乐90年代毫无争议的天王之一,也是四大天王中90年代在本港地区歌迷群体数量最庞大的那一位。
只是,与张学友、刘德华在港乐、国语歌市场“两开花”和郭富城从国语歌市场走红继而杀回香港“逆袭”不同的是,黎明是四位中相较而言最不重视国语歌市场的那一位。
虽然他来自北京,虽然他较早来到内地开演唱会,但在天王时代,黎明确实没有一张比肩《对你爱不完》、《吻别》和《忘情水》这样的国语专辑,其国语专辑粤语“汉化”的痕迹太明显。
等到他全力冲刺国语歌市场时,四大天王的时代已经过去,谢霆锋、陈奕迅们的新时代来临。
这些年来,黎明相对沉寂,很少出专辑、开演唱会,在影坛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粉丝们已经6年多没在大银幕上看到黎明的作品。
而张学友的演唱会开了一场又一场,刘德华从四大天王变成了“国民偶像”,郭富城成为金马、金像双料影帝。
所以,现在的内地歌迷已经忘记了黎明“曾是天王”,忘了黎明曾是红遍全球的当红偶像。
第五位,彭羚
虽然曾登上央视春晚,但与登上央视春晚后知名度暴增的刘德华、孟庭苇比起来,彭羚就像一阵风,吹过,但却没留下什么。
现在说起彭羚的名字,或许许多内地歌迷已经十分陌生了,这种陌生,可能已经陌生到遗忘的地步。
虽然她曾唱红了《囚鸟》、《爱我别走》这样的歌曲,但留给内地歌迷的印象依旧十分有限。
而在港乐中,彭羚却是港乐迷们多年来一直在呼喊着的名字。
彭羚是港乐女歌手中唯一一位在一年之内将劲歌金曲、中文金曲、叱咤乐坛、新城劲爆四大颁奖礼最有分量单项奖全部集齐的艺人。
这样的成就,即使换成男歌手,也没有人做到。
有人说,港乐女歌手,听歌曲的美感,首选陈慧娴;听歌曲的难度,还是得靠彭羚。
但可惜的是,彭羚从2002年彻底退出乐坛后几乎不露面,唯一一次公开唱歌,还是为了支持好友黄伟文的个人作品演唱会。
许久不唱歌的彭羚,与拿了12个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手奖的容祖儿同台竞技,硬是把容祖儿给比了下去。
所以,彭羚被内地歌迷低估,不是实力不行,只是因为她只是一个纯粹的歌手,没有花边又过早退出。
第六位,郑秀文
说起郑秀文,除了《值得》和《眉飞色舞》,内地歌迷几乎不太知道她的更多国语歌曲。
她被称为梅艳芳之后港乐的第二个“百变天后”,她又是港影金像奖入围最佳女主角提名最多的女演员。
港乐迷们非常认可郑秀文的实力,认为她在歌曲与舞台的结合上几乎做到了极致。
内地歌迷看待郑秀文,认为她不如王菲,甚至不如陈慧琳、杨千嬅和容祖儿。
在四大天王时代,是郑秀文终结了张学友与黎明对劲歌金曲金曲金奖长达八年的垄断,是她在叶倩文之后第一个做到了对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手的蝉联。
如果她专心唱歌,或许她在港乐的成绩将会超越叶倩文。
可是,她却在2000年邂逅了事业上的“贵人”刘德华,此后更侧重于影坛,成为不是金像、金马影后的“最佳女主角”。
她差一点就像好友刘德华一样成为歌影“双后”了,但这个“差一点”让她一直等待了超过20年。
在电影《长恨歌》后,郑秀文因为抑郁症几乎退圈三年,是港乐迷们一封又一封信唤得她涅槃重生。
港乐,从来未质疑过郑秀文;港乐迷给到郑秀文的宠爱,几乎接近梅艳芳。
不管是被港乐“拔高”还是被内地歌迷们低估,人生遭遇过多次致命打击的郑秀文,依旧坚强地站在最高点,这样的一种精气神,即使您不喜欢她也会对她保持一份敬意。
除了以上六位港乐的天王天后,您还能想到80、90年代哪些此类型的港乐歌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