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隔壁漫威人红曲“寡”不同的是,DC的超级英雄们一直都很有“谱”。
如果穿越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你跟人说漫威的热度甩DC几条街,估计会被当傻子看待。那时的DC超级英雄可谓如日中天。
1986年,少年的我第一次在露天电影院看《超人》(1978),兴奋了好几星期。之后《超人2》《超人3》接连在中国上映,掀起了一股超人风暴。
红斗篷、红内裤(外穿),能飞、能打,还有镭射眼……那时候哪见过这阵仗的科幻大片啊?简直神了!相较之下,86版《西游记》的视觉特效简直是在玩家家酒。《超人》绝对是当时孩子们心中唯一的超级英雄电影。
随着电影火起来的,还有主题配乐《Theme from Superman》,它绝对是影史上最具辨识度的人物出场主题曲,没有之一。
这首旋律充满了正义、勇敢、智慧、责任等各种内涵,为全世界孩子们所喜爱。不少人的超级英雄启蒙都来源于它和它所归属的电影。
纵然如今超级英雄电影已泛滥成灾,但真正能让大家记得住的角色主题曲又有几个呢?钢铁侠?蜘蛛侠?还是雷神?细想之下,几乎没有。
唯有约翰·威廉姆斯的《Theme from Superman》经久不衰,永远站在英雄主题曲的C位。参见《约翰·威廉姆斯最著名的五首角色主题曲》一文。
上世纪这位经典的超人形象是由影星克里斯托弗·里夫塑造的,他于1978-1987年主演了《超人》(1--4),90年代因一次意外事故而瘫痪。超人的银幕之旅也告一段落。
直到2006年银幕上才再次响起那熟悉的旋律《Theme from Superman》,这便是布莱恩·辛格导演的那部不太成功的《超人归来》。不管怎样,DC的超英一哥总算回来了。
而真正的银幕凯旋还得数2013年的《超人:钢铁之躯》,这部由大卫·高耶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等人编剧,扎克·施奈德导演的超英电影叫好又叫座,一度挽回了DC相对漫威的颓势。参见《《超人:钢铁之躯》:扎克·施耐德的快与慢暴力美学》一文。
《超人:钢铁之躯》的配乐由汉斯·季默(Hans Zimmer)操刀,与同为他配乐的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2005-2012)形成DC这一轮超英片高度统一的暗黑音乐风格。
汉斯·季默抛开了约翰·威廉姆斯带给超人的那首昂扬向上的主题乐,重新赋予新超人以更加复杂的内心世界,包括从鲁莽、彷徨、无助到沉稳、果敢、坚韧的个性转变,从而让亨利·卡维尔饰演的这位大超变得更为立体与细腻。
首曲《Look to the Stars》。“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我们中有些人仰望星空。”——王尔德
《Zod Disbands Council》。佐德是一位有理想、有信念的反派,就像灭霸一样。
《First Flight》,第一次飞行。在低音超凡的磅礴配乐中,急速飞行的超人以第一或第三视角狂暴穿越峡谷与荒漠时,我能清晰的感觉到IMAX影厅里全方位音响齐放带来的皮肤与寒毛微微震颤的奇妙效果,神经末梢的共鸣状态使人仿佛跟着卡·艾尔急速飞了起来,虽不是4D却依然有种迎风而驰的极速快感。
《Clark Kent, Reporter》。你晚上加班么?困了累了喝红牛?NO,来听听寂寞大帝这一曲吧!
《Man of Steel Suite》。28分钟的配乐听过没?史无前例,后无来者。俾睨天下,惟我寂寞大帝。
《This Is Clark Kent》。深夜聆听我会感动得要落泪,仿佛自己就是那折翅的超人,下一个清晨却必须重新站起……
《Arcade Suite》先抑后扬,豁然开朗,有一种乌云压顶之下摩西劈开红海之势。
《Earth Suite》。何谓余音绕梁?这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