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一座临海的港口城市,早就有九河下梢之称。自金建都北京(称中都,为古代中国首都)后,天津逐渐成为漕运的枢纽,汇集了八方来客,也带来了八方美食。天津得以汲取南北各地技艺,汇集众多的行家里手,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天津小吃。

天津的风味小吃花样繁多,在中国各地小吃之中独具特色。天津风味小吃的制作多以面粉为主料,有油炸、煎烙、稀食和黏甜食四大类。其中最出名的有被誉为“津门三绝”的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此外还有杨村糕干、煎饼果子、贴饽悖熬小鱼、果仁儿张、棒槌果子、石头门槛素包、鲜果馅汤圆、恩发德蒸饺、马记茶汤等各式各样的小吃。

天津的风味小吃的另一个特点是有浓烈的“味儿”,典型的有煎饼果子、锅巴菜等,通常小吃是主副食合一的,但由于这些小吃的味道浓烈,所以天津人常拿来“下饭”,就着大饼之类的主食同吃。

在天津的风味小吃中,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多年来稳居头三把交椅,合称“津门三绝”。其中狗不理包子可谓天津小吃的代表,外地人一提起天津小吃,十有八九会想到狗不理包子。南来北往走东串西之客,只要有机会到天津,哪怕只是路过,也一定要尝一尝这中外驰名的包子,否则就会觉得没有真正到过天津。

相比狗不理包子和耳朵眼炸糕,“津门三绝”里最常被天津人带到外埠作为礼品的,就是那香甜酥脆的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既然称绝,自然就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它是以桃仁、青梅、桂花、青红丝、闽姜、麻仁等多种小料配置成一根什锦馅酥条,再把酥条、麻条和白条拧在一起,转成五个花才算告成。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炸透。出锅后再加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如此看起来精致美观,吃起来酥脆味美的小吃岂有不名扬天下的?说到耳朵眼炸糕,它的名字就先引起食客的兴趣,不了解内情的外埠游客,常把它误以为是一种非常小的炸糕。而对于天津人来说,恐怕没有不知道耳朵眼炸糕是因为最初的店址坐落于北门外的耳朵眼胡同而得名的。耳朵眼炸糕选料严谨,制作精细。皮酥脆嫩,馅细香甜,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